一种提高碳纤维增强管减震阻尼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206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碳纤维增强管减震阻尼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碳纤维增强管减震阻尼性能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
,涉及一种液晶面板的搬运件,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碳纤维增强管减震阻尼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液晶
,需要对液晶面板进行各种工艺处理,因此,需要将液晶面板在各工艺设备之间输送和搬运,由于工艺设备各不相同,且各工艺时间也不相同,各工艺设备无法直接对接,需要将液晶面板在各工艺设备之间进行过渡和缓存。
[0003]碳纤维是指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碳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外形呈纤维状、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而且,碳纤维的密度小,因此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0004]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由碳纤维与树脂、金属以及陶瓷等材料复合,通过模压、注射与树脂传递等工艺制备得到,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风力发电、体育运动以及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其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对应用结构的动态承载能力、可靠性和安全性存在重要影响。
[0005]复合材料的阻尼机理与普通金属或合金材料不同,分别与基体和纤维自身的黏弹性阻尼、纤维/基体界面相阻尼、复合材料微结构损伤导致的摩擦阻尼、局部应力集中的非线性黏弹性阻尼及周期性热流动产生的热弹性阻尼等机理密切相关,由于复合材料阻尼机理的复杂性,以微观力学理论和应变能法为主要依据的结构阻尼分析方法在应用中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0006]CN 108036123A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复合管,所述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复合管以碳纤维束增强层为中心层,上下依次堆叠二层或二层以上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带增强层、一层或一层以上的玻璃纤维带增强层、一层或一层以上的碳纤维带增强层,其中,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带增强层、玻璃纤维带增强层和炭纤维带增强层均由经过预浸处理形成的预浸带构成,各预浸带的铺设角度为0
°
和90
°
或0
°
、30
°
、45
°
、60
°
和90
°
交替铺设。
[0007]所述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复合管通过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复合添加,提高了复合管的力学性能,但成本较高,而且为对管材的阻尼振动性能进行改进。
[0008]CN 110406194A公开了一种阻尼减震式增强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增强碳纤维复合片材、以及内嵌于增强碳纤维复合片材内的压电阻尼异熔材料;所述增强碳纤维复合片材为包覆碳纤维骨架的铝合金片材,其中,碳纤维骨架为由连续碳纤维和冷感纤维复合纺丝的网状纤维毡,铝合金为Cu-Mg-Al合金;所述压电阻尼异熔材料为掺杂嵌合压电材料的Cu-Zn合金颗粒,颗粒粒径为0.5-5μm,其中,压电材料采用无机压电材料。所述增强型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压电阻尼异熔材料的添加提高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阻尼减震性能,但提高了制造成本。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增强碳纤维增强管减震阻尼性能的方法,从
而能够提高碳纤维增强管对液晶面板进行转运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碳纤维增强管减震阻尼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操作简单,仅通过简单工艺处理即可实现碳纤维增强管的减震阻尼性能增强。
[0011]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碳纤维增强管减震阻尼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45-60℃下热处理碳纤维增强管60-120min,实现所述碳纤维增强管的减震阻尼性能增强。
[0013]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45-60℃,例如可以是45℃、48℃、50℃、54℃、56℃或6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60-120min,例如可以是60min、70min、80min、90min、100min、110min或120min,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特定温度下对碳纤维增强管进行特定时间的热处理,对所述碳纤维增强管内的树脂均一性进行了优化,从而实现了减少阻尼振动回复时间的目的。
[0015]特别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具有特殊形状与特殊组成的碳纤维增强管。
[0016]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增强管为带锥度的方形管。
[0017]优选地,所述方形管的长度为3000-4000mm,例如可以是3000mm、3100mm、3200mm、3300mm、3400mm、3500mm、3600mm、3700mm、3800mm、3900mm或4000m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8]优选地,所述方形管的大头端的横截面长度为65-75mm,例如可以是65mm、66mm、67mm、68mm、69mm、70mm、71mm、72mm、73mm、74mm或75m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宽度为35-45mm;例如可以是35mm、36mm、37mm、38mm、39mm、40mm、41mm、42mm、43mm、44mm或45m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9]优选地,所述方形管的小头端的横截面长度为60-70mm,例如可以是60mm、61mm、62mm、63mm、64mm、65mm、66mm、67mm、68mm、69mm或70m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宽度为24-30mm,例如可以是24min、25min、26min、27min、28min、29min或30min,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0]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增强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1)层叠设置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布,然后进行预压片处理;
[0022](2)步骤(1)预压片处理后的片材根据所需尺寸裁切后进行压片处理;
[0023](3)模压步骤(2)所述压片处理后得到的片材,得到所述碳纤维增强管。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压片处理后进行裁切,再进一步进行压片处理,优化了层叠设置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布中树脂的分布均一性,从而提高了最终所得碳纤维增强管的减震阻尼性能。
[0025]优选地,步骤(1)所述预压片处理的表压为0.2-0.3MPa,例如可以是0.2MPa、0.21MPa、0.22MPa、0.23MPa、0.24MPa、0.25MPa、0.26MPa、0.27MPa、0.28MPa、0.29MPa或
0.3MPa,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6]优选地,所述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碳纤维增强管减震阻尼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45-60℃下热处理碳纤维增强管60-120min,实现所述碳纤维增强管的减震阻尼性能增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增强管为带锥度的方形管;优选地,所述方形管的长度为3000-4000mm;优选地,所述方形管的大头端的横截面长度为65-75mm,宽度为35-45mm;优选地,所述方形管的小头端的横截面长度为60-70mm,宽度为24-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增强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层叠设置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布,然后进行预压片处理;(2)步骤(1)预压片处理后的片材根据所需尺寸裁切后进行压片处理;(3)模压步骤(2)所述压片处理后得到的片材,得到所述碳纤维增强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预压片处理的表压为0.2-0.3MPa;优选地,所述预压片处理的温度为30-50℃;优选地,所述预压片处理的时间为20-40s。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压片处理的表压为5-10MPa;优选地,步骤(2)所述压片处理的温度为80-120℃;优选地,步骤(2)所述压片处理的时间为1-5min。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模压的表压为10-30MPa;优选地,步骤(3)所述模压的温度为180-240℃;优选地,步骤(3)所述模压的时间为2-6min。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模压时,步骤(2)压片处理后得到片材的交叠区域宽度为10-15mm;优选地,步骤(2)所述压片处理后得到的片材厚度为2-3mm。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层叠设置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底层预浸布、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力军潘杰王学泽顾炜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