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碰撞吸能结构、车身结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96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碰撞吸能结构、车身结构件及车辆,所述碰撞吸能结构用于车辆,包括本体和多个填充区,所述多个填充区设置于本体包覆形成的中空腔体内,每个填充区内均填充有泡沫铝;每个填充区内的泡沫铝的发泡率和厚度根据吸能要求的不同而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保证阻尼减震效果的同时,降低车辆的重量。降低车辆的重量。降低车辆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碰撞吸能结构、车身结构件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碰撞吸能结构、车身结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里程的追求,在提升电池电量的同时,汽车行业不断将汽车轻量化、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等作为重要手段。但随着纯电动汽车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中汽车侧撞交通事故占比32%,政府法规及公共试验等对汽车安全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0003]汽车门槛梁在汽车侧撞过程中,对电池起到重要保护屏障,是汽车车身电池安全系统的重量部件。当事故发生时,门槛梁若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横向传导碰撞能量,碰撞力将直接挤压到电池,对电池内部平衡及汽车乘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从而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由于车辆侧面吸收撞击能的空间远小于正面,所以如何设计出同时满足安全、强度、吸能等性能要求和轻量化需求的门槛梁结构一直是汽车厂商的重要难题之一。
[0004]图1显示现有的一种门槛梁总成结构,该门槛梁总成结构由门槛外板11、门槛内板12、门槛内板后段19及门槛支撑板13、14、15、16、17、18组成,其中门槛外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撞吸能结构,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40)和多个填充区(20),所述多个填充区(20)设置于本体(40)包覆形成的中空腔体内,每个填充区(20)内均填充有泡沫铝;每个填充区(20)内的泡沫铝的发泡率和厚度根据吸能要求的不同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体被分成若干个区(60),所述若干个区(60)包括间隔区(23)和所述多个填充区(20),所述间隔区(23)设置于所述填充区(2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0)仅由门槛外板(42)、门槛内板(44)和门槛内板后段(46)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填充区(20)包括第一填充区(21)、第二填充区(22)、第三填充区(24)和第四填充区(25),所述第二填充区(22)和所述第三填充区(24)之间设置有间隔区(23),所述第一填充区(21)和第二填充区(22)均设置于车辆前车门门洞下方,所述间隔区(23)设置于车辆B柱下方,所述第三填充区(24)和第四填充区(25)均设置于车辆后车门门洞下方。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洁林琳冯丽魏珺儒林少辉李振兴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