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在侧面碰撞时弯曲地载荷的纵梁隔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由机动车辆吸收侧面碰撞的问题。
技术介绍
[0002]机动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通常包括由车身下部型材或侧纵梁界定的底板,并且环绕中央通道且用于将前座椅紧固到底板的前座椅横梁通常位于车身下部型材或侧纵梁之间。在发生柱式侧面碰撞时,这些前部座椅横梁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它和侧纵梁一起有利于车身下部结构的刚度,并且具体地,通过形成用于从纵梁转移力的通道而有助于吸收在纵梁上的侧面碰撞的能量。
[0003]为了改善在侧面碰撞时乘员的安全性,因此期望的是碰撞能量被座椅横梁尽可能高效地吸收。在这方面,通常将隔板横向设置在侧纵梁内部且与座椅横梁相对。通常这些隔板具有矩形形状并竖直地占据纵梁横截面的一半。例如在已公布的文献FR 3 027 274 A1中就是这样,该文献公布了具有侧纵梁的车身下部结构,侧纵梁具有与前座椅横梁相对并与倒U形加固件相对的半隔板。
[0004]在该教学中,实际上这些矩形的隔板或半隔板在侧纵梁中的形状和定位的作用在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机动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1),包括:-底板(3);-在所述底板(3)的每一侧的车身下部型材(5);-在两个所述车身下部型材(1)的至少一个中的至少一个横隔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13)或横隔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内边缘(13.1)和外边缘(13.2),所述外边缘(13.2)具有的最低高度高于所述内边缘(13.1)的最低高度,以便在侧面碰撞时在所述底板(3)处产生围绕纵向方向的弯曲力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1),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横隔板(13)的内边缘(13.1)和外边缘(13.2)是竖直的和/或相对于竖直线具有小于30
°
的平均倾斜度。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车辆下部型材(5)中的每一个包括内纵梁(11.1)和紧固至所述内纵梁(11.1)的外纵梁(11.2),所述横隔板(13)或横隔板中的每一个的内边缘(13.1)与相应的内纵梁(11.1)相对,并且所述横隔板(13)或横隔板中的每一个的外边缘(13.2)与相应的内纵梁(11.2)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13)或横隔板中的每一个的外边缘(13.2)的最低高度高于所述内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蒂芬,
申请(专利权)人: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