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力传递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力传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的数量日益增多,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当车辆发生撞击时,车辆的碰撞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安全性能的优劣。受到碰撞时,车辆主要通过设计的力传递结构对碰撞力进行分散与传递以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传统的力传递结构无法合理的对碰撞力进行传递,安全性能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无法合理的对碰撞力进行传递,安全性能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及其力传递结构。
[0004]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力传递结构,包括:
[0005]第一传力组件,所述第一传力组件包括能够进行力传递的前防撞梁、前纵梁、第一传力模块、第二传力模块、门槛、中通道及雪橇板;
[0006]第二传力组件,所述第二传力组件包括能够进行力传递的前端梁及A柱侧围;及
[0007]第三传力组件,所述第三传力组件包括能够进行力传递的前副车架总成、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力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力组件,所述第一传力组件包括能够进行力传递的前防撞梁、前纵梁、第一传力模块、第二传力模块、门槛、中通道及雪橇板;第二传力组件,所述第二传力组件包括能够进行力传递的前端梁及A柱侧围;及第三传力组件,所述第三传力组件包括能够进行力传递的前副车架总成、所述第二传力模块及所述门槛;其中,所述第一传力组件、所述第二传力组件及所述第三传力组件相互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力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车身纵向方向,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最前端与所述前防撞梁的最前端平齐;或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最前端与吸能盒的最后端平齐,其中,所述吸能盒设置于所述前防撞梁与所述前纵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力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力模块包括与所述中通道连接的前围板横梁、及设置于前围板横梁与所述前纵梁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且所述前防撞梁、所述前纵梁、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前围板横梁及所述中通道能够进行力传递并配合形成第一传力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力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力模块包括第二连接部、歇脚板、扭力盒及A柱内板;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歇脚板均与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扭力盒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歇脚板及所述门槛均连接,所述A柱内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歇脚板、所述扭力盒及所述门槛均连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杨,张洋,王金龙,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