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95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摄像设备(20),具有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23)和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24);其特征在于:    上述照明装置(24)具有由摄像设备(20)的键操作或控制而进行发光操作的发光二极管(31)、使从该发光二极管(31)射出的光的光轴(L)朝摄像方向弯曲的反射构件(32)、及将由该反射构件(32)反射的光配到摄像范围的配光透镜(33)。(*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具有固体摄像元件的电子照相机的带照相机手机等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作为摄像设备的一例,近年来具有照相机和手机的复合功能的带照相机手机得到产品化。随着带照相机的手机的照相机的使用,要求具有在昏暗的场所也没有问题地对被摄体进行摄影的功能。因此,例如在日本特开2001-320622号公报所示那样,提出有在手机主体具有闪光装置的带照相机手机。该带照相机手机如图41所示那样,在电子电路基板1安装由背灯2和液晶板3构成的液晶显示器4,同时,在液晶显示器4的上方按一横列并排设置由摄影透镜和固定摄像元件(CCD等)构成的电子照相机5和闪光装置6。另外,闪光装置6具有闪光放电管7和反射罩8,在盖板9的与闪光装置6对应的位置的窗部安装有防护罩10。另外,在电子电路基板1的背面配置进行充电的主电容器11。然而,按照上述已有公报所公开的带照相机手机,为了将由氙管等构成的闪光放电管7和主电容器11等装入到手机,需要使用较大的部件。另外,如使手机主体薄型化,则可看到闪光装置6内部,所以,存在薄型化难以实现的缺点。另外,虽然还要求设于手机的照相机不仅能对静止像面摄影,而且也可进行动画的摄影,但存在由闪光装置6不能应对时常亮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可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由小型、可时常亮灯的灯实现薄型化,同时,即使在昏暗的场所也可没有问题地对被摄体进行摄影。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1形式中,摄像设备具有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和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其中:上述照明装置具有由摄像设备的键操作或控制进行发光操作的发光二极管、使从该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的光轴朝摄像方向弯曲的反射构件、及将由该反射构件反射的光配到摄像范围的配光透镜。按照该形式,可有效地实现摄像设备的薄型化,通过采用小型、可时常亮灯的灯,不限于静止画面,对于动画在昏暗的场所也可没有问题地进行被摄体的摄影,同时,存在难以从外部有效地看到发光二极管等内部的部件的优点。另外,作为照明用的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所以,具有消耗电力少、发热量也少的优点,由此也可有效地实现摄像设备的薄型化、小型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2形式中,摄像设备具有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和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其中:上述照明装置具有由摄像设备的键操作或控制进行发光操作的发光二极管、使从该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的光轴朝摄像方向弯曲的反射构件,在上述发光二极管与上述反射构件之间具有配光透镜,该配光透镜对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进行聚光,引导至反射构件,同时,通过在反射构件的反射配光到摄像范围。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可按良好的效率将发光二极管的光引导至配光透镜,可提高被摄体照度,同时,可使反射构件的大小小型化,具有摄像设备的进一步薄型化、小型化的优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3形式,在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中,使上述发光二极管与上述反射构件成对,具有多对。-->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可提高被摄体照度,同时,可获得不均匀性低的照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4形式,在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中,在上述发光二极管安装固定上述反射构件或/和上述配光透镜。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具有可有效地防止发光二极管与反射构件或/和上述配光透镜的相互间的位置偏移的优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5形式,在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中,上述反射构件由反射镜体构成。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可提供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的反射效率优良、被摄体照度明亮的照明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6形式,在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中,上述反射构件由棱镜构成。按照该形式,可获得与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7形式,在第6形式的摄像设备中,在上述棱镜体将上述配光透镜一体化。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可减少部件数量,可进一步实现紧凑化,实现摄像设备的进一步薄型化。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8形式中,摄像设备具有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和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其中:上述照明装置具有由摄像设备的键操作或控制进行发光操作的发光二极管和具有反射镜面的反射镜体,该反射镜面通过反射使从该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的光轴朝摄像方向弯曲,并具有配光到摄像范围的配光功能。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提供一种从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光的反射效率优良、被摄体照度明亮的照明装置,同时,不需要配光透镜,可减少部件数量,可实现摄像设备的进一步薄型化、小型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9形式,在第8形式的摄像设备中,使上述发光二极管与上述反射镜体成对,具有多对。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8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可提高被摄体照度,同时,可获得不均匀性低的照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10形式,在第8形式的摄像设备中,在上述发光二极管安装固定上述反射镜体。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8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具有可有效地防止发光二极管与反射镜体相互间的位置偏移的优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11形式,在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中,上述配光透镜兼用为保护上述照明装置的保护罩。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可通过部件的兼用化减少部件数量,可进一步薄壁化、小型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12形式,在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中,具有保护上述照明装置的光透射性的保护罩,该保护罩具有将光配到摄像范围的配光功能。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可组合配光透镜与保护罩的配光效果,所以,可减小各透镜的折射率,可将透镜形成得较薄,实现薄壁化、小型化,具有可容易地进一步进行最佳的配光设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13形式,在第11形式的摄像设备中,上述保护罩形成为产生上述摄像设备的视觉效果的部件或其部件的保护罩。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11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可通过进一步的部件兼用化进一步减少部件数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14形式,在第11形式的摄像设备中,上述保护罩形成为设在上述摄像设备的显示装置的保护罩。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11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可通过进一步的部件兼用化进一步减少部件数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15形式,在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中,上述摄像设备具有保护上述照明装置的光透射性的保护罩,具有位于上述保护罩与上述发光二极管之间的上述光的通过路径上使光散射的光散射部分。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由光散射部分产生的光的散射作用,可使得不易从外部看到内部的部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16形式,在第15形式的摄像设备中,上述光散射部分形成在构成上述照明装置的部件的一面或多面。按照该形式,不仅可获得与第15形式的摄像设备同样的效果,而且可通过部件的兼用化减少部件数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设备的第17形式,在第1形式的摄像设备中,上述摄像设备具有保护上述照明装置的光透射性的保护罩,并具有位于该保护罩与上述发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设备(20),具有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23)和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24);其特征在于:上述照明装置(24)具有由摄像设备(20)的键操作或控制而进行发光操作的发光二极管(31)、使从该发光二极管(31)射出的光的光轴(L)朝摄像方向弯曲的反射构件(32)、及将由该反射构件(32)反射的光配到摄像范围的配光透镜(33)。2.一种摄像设备(20),具有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23)和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24);其特征在于:上述照明装置(24)具有由摄像设备(20)的键操作或控制而进行发光操作的发光二极管(31)、使从该发光二极管(31)射出的光的光轴(L)朝摄像方向弯曲的反射构件(32),在上述发光二极管(31)与上述反射构件(32)之间具有配光透镜(33),该配光透镜(33)对从发光二极管(31)射出的光进行聚光,引导至反射构件(32),同时,通过在反射构件(32)的反射配光到摄像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发光二极管(31)与上述反射构件(32)成对,并具有多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光二极管(31)安装固定上述反射构件(32)或/和上述配光透镜(3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构件(32)由反射镜体(35)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构件(32)由棱镜(37)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棱镜(37)体将上述配光透镜(33)一体化。8.一种摄像设备(20),具有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23)和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24);其特征在于:上述照明装置(24)具有由摄像设备(20)的键操作或控制而进行发光操作的发光二极管(31)和具有反射镜面(39a)的反射镜体(39),该反射镜面(39a)具有通过反射而使从该发光二极管(31)射出的光的光轴(L)朝摄像方向弯曲、并配光到摄像范围的配光功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发光二极管(31)与上述反射镜体(39)成对,并具有多对。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发光二极管(31)安装固定上述反射镜体(39)。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配光透镜(33)兼用为保护上述照明装置(24)的保护罩(2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护上述照明装置(24)的光透射性的保护罩(25),该保护罩(25)具有将光配到摄像范围的配光功能。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罩(25)形成为产生上述摄像设备(20)的视觉效果的部件或其部件(22)的保护罩(25)。1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守教之中谷英彦阿部委千弘永利裕志只野祐次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