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163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49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中,包括压缩机、散热器、冷凝器、甲换热器、乙换热器、丙换热器、驱动电机、多合一控制器、动力电池所构成的冷媒流动水路、电池深冷却水路、电机深冷却水路与机浅冷却水路,在应用时,通过对各种水路的通断,以实现电池及电机依次深冷却工艺、热机时电池升温工艺、电机浅冷却工艺中的任意一种,在此基础上,还可增设水泵二、水暖器以确保冷机时电池的升温,增设暖风芯体、蒸发器二、鼓风机二以实现驾驶室的升、降温,从而对冷媒的能量进行管理,对电机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本设计不仅能量管理效果较好,设备成本较低,而且兼容效果较好,易于控制。易于控制。易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热管理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各种纯电动商用车上的冷却和加热系统相互独立,如纯电动轻型卡车、纯电动冷藏车,不仅导致能量分配不合理,降低了能量利用率,而且使得每个需要加热或冷却的区域都需要单独的配有加热或冷却系统,提高了设备成本。
[0003]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能量管理效果较差、设备成本较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量管理效果较好、设备成本较低的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多合一控制器与动力电池,所述驱动电机经多合一控制器与水泵一相通,所述动力电池与水泵三相通;所述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散热器、冷凝器、甲换热器、乙换热器与丙换热器,所述甲换热器包括互通的甲一入口、甲一出口与互通的甲二入口、甲二出口,乙换热器包括互通的乙一入口、乙一出口与互通的乙二入口、乙二出口,丙换热器包括互通的丙一入口、丙一出口与互通的丙二入口、丙二出口,所述甲一出口与乙一入口相通,乙二出口与丙一入口相通,丙二入口与甲二出口相通;所述乙一出口依次经压缩机、冷凝器后与甲一入口相通,所述丙一出口依次经水泵一、多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后与乙二入口相通,所述水泵一的出口依次经多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散热器后与水泵一的入口相通,所述水泵三的出口依次经动力电池、甲二入口、丙二出口后与水泵三的入口相通。
[0006]所述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散热器的另一侧设置有电子风扇。
[0007]所述压缩机为电动变频压缩机。
[0008]所述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水泵二与水暖器,所述水泵二的入口与丙一出口、水泵一之间的管路相通,所述水泵二的出口与水暖器的入口相通,水暖器的出口与驱动电机、乙二入口之间的管路相通。
[0009]所述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暖风芯体、蒸发器二、鼓风机二与电子膨胀阀二,所述暖风芯体的出口依次经水泵二、水暖器后与暖风芯体的入口相通,所述电子膨胀阀二的一端与甲一入口、冷凝器之间的管路相通,电子膨胀阀二的另一端经蒸发器二后与
压缩机、乙一出口之间的管路相通,且暖风芯体设置在蒸发器二、鼓风机二之间。
[0010]所述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蒸发器一、鼓风机一与电子膨胀阀一,所述电子膨胀阀一的一端与甲一入口、冷凝器之间的管路相通,电子膨胀阀一的另一端经蒸发器一后与压缩机、乙一出口之间的管路相通,且蒸发器一的旁侧设置有鼓风机一。
[0011]所述冷凝器经电子膨胀阀三与甲一入口相通。
[0012]一种上述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电池及电机依次深冷却工艺、热机时电池升温工艺、冷机时电池升温工艺、电机浅冷却工艺、驾驶室冷却及升温工艺、冷藏室冷却工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池及电机依次深冷却工艺的启动信号为动力电池、电机都需要深度降温,所述电机需要深度降温是指驱动电机、多合一控制器中的至少一者需要深度降温;所述电池及电机依次深冷却工艺包括同时导通的下述三种水路:丙二出口、水泵三、动力电池、甲二入口、甲二出口、丙二入口所构成的电池深冷却水路;丙一出口、水泵一、多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乙二入口、乙二出口、丙一入口所构成的电机深冷却水路;乙一出口、压缩机、冷凝器、甲一入口、甲一出口、乙一入口所构成的冷媒流动水路。
[0013]所述热机时电池升温工艺的启动信号为驱动电机为热机,且动力电池需要升温;所述热机时电池升温工艺包括同时导通的下述两种水路:丙二出口、水泵三、动力电池、甲二入口、甲二出口、丙二入口所构成的电池深冷却水路;丙一出口、水泵一、多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乙二入口、乙二出口、丙一入口所构成的电机深冷却水路。
[0014]所述电机浅冷却工艺的启动信号为多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所述电机浅冷却工艺包括导通的下述水路:水泵一的出口、多合一控制器、驱动电机、散热器、水泵一的入口所构成的电机浅冷却水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中,包括压缩机、散热器、冷凝器、甲换热器、乙换热器、丙换热器、驱动电机、多合一控制器、动力电池所构成的冷媒流动水路、电池深冷却水路、电机深冷却水路、电机浅冷却水路,在应用时,通过对各种水路的通断,能够实现电池及电机依次深冷却工艺、热机时电池升温工艺、电机浅冷却工艺中的任意一种,不仅能够利用电机的余热对电池升温,实现电机降温、电池升温的同时完成,使得余热回收更充分合理,而且能够将冷媒的利用顺序限定为先电池后电机,以符合电池冷却温度低于电机冷却温度的实际需求,提高冷媒的利用率,从而在整体上提升车上能量的利用率,同时还减少配套的冷却、加热系统,降低车辆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尤其应用在纯电动冷藏车上时,效果更佳。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能量管理效果较好,而且设备成本较低。
[0016]2、本专利技术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中,增设有水泵二与水暖器,其中,水泵二的入口与丙一出口、水泵一之间的管路相通,水泵二的出口与水暖器的入口相通,水暖器的出口与驱动电机、乙二入口之间的管路相通,应用时,通过水暖器对电池升温,
以确保冷机时电池的升温需求,从而确保无论热机,还是冷机都能实现电池的升温,实现提升能量利用率与电池温度管理需求的同时满足。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能确保电池温度的使用需求,而且能量管理效果较好。
[0017]3、本专利技术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中,增设有暖风芯体、蒸发器二、鼓风机二与电子膨胀阀二,其中,暖风芯体的出口依次经水泵二、水暖器后与暖风芯体的入口相通,电子膨胀阀二的一端与甲一入口、冷凝器之间的管路相通,电子膨胀阀二的另一端经蒸发器二后与压缩机、乙一出口之间的管路相通,应用时,暖风芯体从水暖器借温,以提升驾驶室的温度,同时,蒸发器二还能从压缩机、冷凝器所在水路借冷,以降低驾驶室的温度,从而实现驾驶室的增暖与空调功能,此外,对驾驶室实现温度管理的零部件都嵌入在基本的冷媒流动水路、电池冷却水路、电机冷却水路中,避免额外配备加热、降温设备,降低了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对驾驶室进行降温与升温,提高驾驶舒适度,而且兼容效果较好,实现成本较低。
[0018]4、本专利技术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中,整个系统包括电机的深冷却、浅冷却水路,电池的深冷却、浅冷却水路,电池的两种升温水路,驾驶室的升温、降温水路,冷藏室的降温水路,以一个系统实现了多个区域、多种类的升温、降温需求,不仅功能齐全,而且将车辆不同部分的温度需求相联系,统筹管理,提升了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包括驱动电机(5)、多合一控制器(52)与动力电池(4),所述驱动电机(5)经多合一控制器(52)与水泵一(51)相通,所述动力电池(4)与水泵三(41)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压缩机(31)、散热器(53)、冷凝器(32)、甲换热器(6)、乙换热器(7)与丙换热器(8),所述甲换热器(6)包括互通的甲一入口(61)、甲一出口(62)与互通的甲二入口(63)、甲二出口(64),乙换热器(7)包括互通的乙一入口(71)、乙一出口(72)与互通的乙二入口(73)、乙二出口(74),丙换热器(8)包括互通的丙一入口(81)、丙一出口(82)与互通的丙二入口(83)、丙二出口(84),所述甲一出口(62)与乙一入口(71)相通,乙二出口(74)与丙一入口(81)相通,丙二入口(83)与甲二出口(64)相通;所述乙一出口(72)依次经压缩机(31)、冷凝器(32)后与甲一入口(61)相通,所述丙一出口(82)依次经水泵一(51)、多合一控制器(52)、驱动电机(5)后与乙二入口(73)相通,所述水泵一(51)的出口依次经多合一控制器(52)、驱动电机(5)、散热器(53)后与水泵一(51)的入口相通,所述水泵三(41)的出口依次经动力电池(4)、甲二入口(63)、丙二出口(84)后与水泵三(41)的入口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53)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32),散热器(53)的另一侧设置有电子风扇(5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31)为电动变频压缩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水泵二(91)与水暖器(9),所述水泵二(91)的入口与丙一出口(82)、水泵一(51)之间的管路相通,所述水泵二(91)的出口与水暖器(9)的入口相通,水暖器(9)的出口与驱动电机(5)、乙二入口(73)之间的管路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纯电动商用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暖风芯体(23)、蒸发器二(21)、鼓风机二(22)与电子膨胀阀二(2),所述暖风芯体(23)的出口依次经水泵二(91)、水暖器(9)后与暖风芯体(23)的入口相通,所述电子膨胀阀二(2)的一端与甲一入口(61)、冷凝器(32)之间的管路相通,电子膨胀阀二(2)的另一端经蒸发器二(21)后与压缩机(31)、乙一出口(72)之间的管路相通,且暖风芯体(23)设置在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历徐远王建平叶惟勤苏磊顾长志宋小伟胡松肖映元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