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055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16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第一冷却液回路以及连接于制冷剂回路和第一冷却液回路之间的第一换热器,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一膨胀装置;所述第一冷却液回路包括第一换热组件,压缩机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与第一膨胀装置的第一端相连,第一膨胀装置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在第一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膨胀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组件连通形成回路,第一换热组件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第一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通过第一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通过第一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低温环境下,热管理系统可以调节舱室内的环境温度,但系统的室外换热器存在结霜的情况,此情况下,会使系统调节舱室内环境温度的能力降低。在室外换热器结霜后,相关热管理系统可以先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后调节舱室内环境温度,或先对舱室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后进行除霜。因此,热管理系统仍旧需要进行优化,对舱室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和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可以同时执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第一冷却液回路以及连接于制冷剂回路和第一冷却液回路之间的第一换热器,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第一膨胀装置,所述第一冷却液回路包括第一换热组件,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均与第一膨胀装置的第一端相连,第一膨胀装置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
[0006]在所述第一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膨胀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组件连通形成回路,第一换热组件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第一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
[0007]在所述除霜模式下: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膨胀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组件连通形成回路,第一换热组件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第一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
[0008]所述第一制热模式和所述除霜模式能够同时执行,第一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同时执行时,制冷剂经压缩机后分成两路,一路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一路流向室外换热,两路制冷剂汇合后流向第一膨胀装置。
[0009]可选的,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阀控装置,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阀控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均与所述阀控装置相连,所述系统在第一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通过所述阀控装置与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系统在除霜模式下,所述室外换热器通过阀控装置与所述压缩机连通,第一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同时执行时,制冷剂经压缩机后通过阀控装置分成两路。
[0010]可选的,所述阀控装置包括第一阀和第二阀,所述第一阀连接于所述第一室内换
热器的第一端和压缩机的出口之间,所述第二阀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之间;
[0011]在第一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阀关闭,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膨胀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
[0012]在除霜模式下:所述第一阀关闭,所述压缩机、第二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膨胀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
[0013]第一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同时执行时,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均开启。
[0014]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冷却液回路以及连接于制冷剂回路和第二冷却液回路之间的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冷却液回路包括第二换热组件,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第二膨胀装置,第二膨胀装置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或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
[0015]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均与第二膨胀装置的第一端相连,第一膨胀装置和第二膨胀装置并联设置;或,所述第二膨胀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膨胀装置的第二端相连;
[0016]在所述第一制热模式或除霜模式或第一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同时执行时,所述第一膨胀装置和第二膨胀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开启,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组件连通形成回路,第二换热组件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第二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
[0017]可选的,还包括第三膨胀装置和第三阀,第三膨胀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第三膨胀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阀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制热模式,在第二制热模式下:
[0018]所述第一膨胀装置关闭,所述第三膨胀装置开启,所述压缩机、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三膨胀装置、室外换热器、第三阀、第一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
[0019]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组件连通形成回路,第一换热组件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第一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
[0020]可选的,包括第三膨胀装置和第三阀,第三膨胀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第三膨胀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阀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之间,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制热模式,在第二制热模式下:
[0021]所述第一膨胀装置关闭,所述第三膨胀装置开启,所述压缩机、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三膨胀装置、室外换热器、第三阀连通形成回路;
[0022]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组件连通形成回路,第一换热组件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第一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
[0023]可选的,还包括第四膨胀装置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第四膨胀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第四膨胀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所述系统还包括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下:
[0024]第一膨胀装置关闭,所述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四膨胀装置、第二室内换热器、第
一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或,所述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四膨胀装置、第二室内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
[0025]可选的,还包括第五膨胀装置和第三室内换热器,第五膨胀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第五膨胀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第三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或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在所述制冷模式下:
[0026]所述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五膨胀装置、第三室内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或,所述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五膨胀装置、第三室内换热器连通形成回路。
[0027]可选的,还包括第四阀,第四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膨胀装置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四阀的第二端相连。
[0028]可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液回路或/和所述第二冷却液回路还包括用于对冷却液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0029]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室外换热器和第一室内换热器并联地连接于压缩机的出口,制冷剂经压缩机后可以分成两路,一路流向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回路、第一冷却液回路以及连接于制冷剂回路和第一冷却液回路之间的第一换热器(7),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1)、第一室内换热器(2)、室外换热器(3)和第一膨胀装置(6),所述第一冷却液回路包括第一换热组件(8),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2-1)、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3-1)与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相连,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2-2)、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3-2)均与第一膨胀装置的第一端(6-1)相连,第一膨胀装置的第二端(6-2)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7-1)相连,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7-2)与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相连,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在所述第一制热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2)、所述第一膨胀装置(6)和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7)和所述第一换热组件(8)连通形成回路,第一换热组件(8)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第一换热器(7)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在所述除霜模式下:所述压缩机(1)、所述室外换热器(3)、所述第一膨胀装置(6)和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形成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7)和所述第一换热组件(8)连通形成回路,第一换热组件(8)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第一换热器(7)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所述第一制热模式和所述除霜模式能够同时执行,第一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同时执行时,制冷剂经压缩机(1)后分成两路,一路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2),一路流向室外换热(3),两路制冷剂汇合后流向第一膨胀装置(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阀控装置(24),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阀控装置(24)连接,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2-1)、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3-1)均与所述阀控装置(24)相连,所述系统在第一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2)通过所述阀控装置(24)与所述压缩机(1)连通,所述系统在除霜模式下,所述室外换热器(3)通过阀控装置(24)与所述压缩机(1)连通,第一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同时执行时,制冷剂经压缩机(1)后通过阀控装置(24)分成两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控装置(24)包括第一阀(4)和第二阀(5),所述第一阀(4)连接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2-1)和压缩机(1)的出口之间,所述第二阀(5)连接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3-1)与所述压缩机(1)的出口之间;在第一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阀(5)关闭,所述压缩机(1)、所述第一阀(4)、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2)、所述第一膨胀装置(6)和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形成回路;在除霜模式下:所述第一阀(4)关闭,所述压缩机(1)、第二阀(5)、所述室外换热器(3)、所述第一膨胀装置(6)和所述第一换热器(7)连通形成回路;第一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同时执行时,所述第一阀(4)和所述第二阀(5)均开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冷却液回路以及连接于制冷剂回路和第二冷却液回路之间的第二换热器(11),第二冷却液回路包括第二换热组件(12),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第二膨胀装置(14),第二膨胀装置的第二端(14-2)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11-1)相连,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11-2)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7-1)或所述压缩机(1)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2-2)、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3-2)均与第二膨胀装
置的第一端(14-1)相连,第一膨胀装置(6)和第二膨胀装置(14)并联设置;或,所述第二膨胀装置的第一端(14-1)与所述第一膨胀装置的第二端(6-2)相连;在所述第一制热模式或除霜模式或第一制热模式和除霜模式同时执行时,所述第一膨胀装置(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军启王奎阳刘巧凤贾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