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镀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43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镀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支架(1)、电镀筒(2)、分配器(3)以及搅拌组件(4);其中,所述电镀筒(2)包括内筒(22)、外筒(21)与隔板(23)且内筒(22)与外筒(21)之间形成空腔(24);所述分配器(3)为圆台形结构,其顶面均匀设置第一圈分配孔(31)、第二圈分配孔(32)以及第三圈分配孔(33);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加料通道(41)、搅拌腔(42)以及回料通道(43)。该装置可以同时实现对电镀液的均匀搅拌与去除工件表面因副作用产生的气泡,同时该装置利用内部流道进行电镀液的循环使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电镀效率高、电镀质量好,适用于多数工件的电镀搅拌。于多数工件的电镀搅拌。于多数工件的电镀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镀搅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镀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0003]电镀时极易发生副反应:即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氧气或产生其他容易在电镀工件表面聚集形成的气泡,这些气泡将电镀工件与电镀液隔离,最终使得电镀不均匀或者电镀表面存在明显痕迹,导致电镀质量差、电镀效率低,甚至出现电镀层脱落、开裂等现象。
[0004]金属进行电镀处理时,会对电解液进行搅拌,但现有的搅拌装置,其功能主要针对的是搅拌溶液,使得电解液混合均匀;搅拌装置无法直接针对工件表面气泡,也无法实现同时兼顾搅拌溶液和去除工件表面气泡,甚至有些搅拌装置在搅拌过程中、还会产生气泡(空气进入电解液)附着在工件表面。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搅拌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使用不便,搅拌效果不够理想,使得金属电镀时间长,消耗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还有一些搅拌装置采用提升搅拌速度的方式来提升搅拌效果,但是搅拌速度高以后(循环)容器中心容易形成旋涡或者跌浪,工件有露出溶液液面、在空气中氧化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镀搅拌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不会占用较大的额外空间,在搅拌电镀液的同时能有效去除工件表面的气泡,避免镀质量差、电镀效率低,同时也避免电镀层不均匀、脱落或开裂的现象发生。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电镀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电镀筒、分配器以及搅拌组件;其中,所述电镀筒包括内筒、外筒与隔板,所述内筒中轴线与外筒中轴线共线且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筒顶端均匀设置若干溢流孔,所述溢流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外筒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支架、用于固定安装整个搅拌装置,所述外筒左侧设置加料管,所述加料管贯穿外筒筒壁、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空腔内、其宽度与空腔宽度一致、用于隔断空腔,所述隔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由一块半圆环形板与两块竖直板组成,所述半圆环形板位于靠近加料管的一侧且半圆环形板的中轴线与所述内筒中轴线共线,两块所述竖直板分别与所述半圆环形板的两端连接且所述竖直板远离所述半圆环形板的一端与所述外筒底部内壁连接;所述分配器与所述内筒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分配器为圆台形结构、其内部中空;所述分配器顶面均匀呈环形分布三圈分配孔,由分配器圆心位置向外依次为第一圈分配孔、第二圈分配孔以及第三圈分配孔;所述第一圈分配孔固定连接第一喷管、且所述第一喷
管伸出所述分配器顶面,所述第三圈分配孔固定连接第二喷管、且所述第二喷管伸出所述分配器顶面,第二喷管长度比第一喷管长度长;所述分配器底部与一进液管连通,所述进液管依次贯穿所述内筒与外筒、与所述搅拌组件连通;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加料通道、搅拌腔以及回料通道,所述加料通道位于所述搅拌腔左侧并与搅拌腔左侧连通,所述加料通道远离所述搅拌腔的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加料通道内设置电机驱动腔,所述电机驱动腔通过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加料通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腔内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一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出所述电机驱动腔、位于所述搅拌腔内;所述回料通道位于所述搅拌腔右侧且与所述搅拌腔右侧连通,所述回料通道远离所述搅拌腔的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搅拌腔上端中部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搅拌腔靠近所述回料通道的一侧设置固定圆板,所述固定圆板通过第二支撑杆与所述搅拌腔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圆板的直径小于所述回料通道直径,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圆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圆板左侧、所述输出轴上套接一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三个输出齿轮啮合,三个所述输出齿轮分别套接在三根转轴上,三根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固定圆板固定连接且三根所述转轴的中心点连接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三个所述输出齿轮远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端与一个齿轮环啮合,所述齿轮环与所述固定圆板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环外壁固定连接第一搅拌叶片;所述输出轴外壁、靠近所述电机驱动腔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搅拌叶片位于所述搅拌腔内。
[0007]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加料管与所述外筒连接处设置密封圈、防止加料管内的液体流出。
[0008]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半圆环形板为倾斜板,其远离竖直板的一端高于靠近竖直板的一端;且所述半圆环形板与所述竖直板连接处为圆弧连接。
[0009]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分配器顶面设置第一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待镀工件;所述内筒内壁设置第二固定支架、用于固定镀层金属。
[0010]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喷管为直管;所述第二喷管远离所述分配器的一端端部为弯管、且所述弯管向靠近所述内筒中轴线的一侧弯曲。
[0011]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圈分配孔处设置闭合挡板,用于控制第二圈分配孔的关闭与开启。
[0012]作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内筒连接处、所述外筒连接处均设置密封圈,避免液体漏出。
[0013]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喷管上设置第一单向流通阀,所述第二喷管上设置第二单向流通阀,所述进液管上设置第三单向流通阀。
[0014]作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5]作进一步优化,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电机驱动腔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轴承处设置密封圈。
[0016]作进一步优化,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固定圆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固定圆板的中心位置且其内壁套接在所述输出轴外壁上。
[0017]作进一步优化,所述输出轴中轴线与所述固定圆板中轴线共线。
[0018]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支撑杆为3~6根,其均匀分布在所述电机驱动腔外壁。
[0019]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支撑杆为3~6根,其均匀分布在所述固定圆板与所述搅拌腔之间。
[0020]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为扇形叶片,其均匀分布在所述齿轮环外壁,其数量为5~10片。
[0021]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搅拌叶片为扇形叶片,其均匀分布在所述输出轴外壁,其数量为5~10片。
[0022]作进一步优化,所述齿轮环靠近所述固定圆板的一侧侧面设置环形棱,所述固定圆板靠近所述齿轮环的一侧侧面对应所述环形棱设置环形导轨槽,所述环形棱卡入所述环形导轨槽内且能在环形导轨槽内转动。
[0023]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搅拌腔底部设置废料管,废料管与外部废料收集装置连通。
[0024]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加料通道、回料通道上分别设置第四单向流通阀、第五单向流通阀,所述废料管上设置截止阀。
[002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二搅拌叶片,同时通过输出轴、固定圆板、驱动齿轮、输出齿轮以及齿轮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镀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1)、电镀筒(2)、分配器(3)以及搅拌组件(4);其中,所述电镀筒(2)包括内筒(22)、外筒(21)与隔板(23),所述内筒(22)中轴线与外筒(21)中轴线共线且内筒(22)与外筒(21)之间形成空腔(24),所述内筒(22)顶端均匀设置若干溢流孔(221),所述溢流孔(221)与所述空腔(24)连通;所述外筒(21)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支架(1),所述外筒(21)左侧设置加料管(211),所述加料管(211)贯穿外筒(21)筒壁、与所述空腔(24)连通;所述隔板(23)位于所述空腔(24)内、其宽度与空腔(24)宽度一致,所述隔板(23)为一体成型结构,由一块半圆环形板(231)与两块竖直板(232)组成,所述半圆环形板(231)位于靠近加料管(211)的一侧且半圆环形板(231)的中轴线与所述内筒(22)中轴线共线,两块所述竖直板(232)分别与所述半圆环形板(231)的两端连接且所述竖直板(232)远离所述半圆环形板(231)的一端与所述外筒(21)底部内壁连接;所述分配器(3)与所述内筒(2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分配器(3)为圆台形结构、其内部中空;所述分配器(3)顶面均匀呈环形分布三圈分配孔,由分配器(3)圆心位置向外依次为第一圈分配孔(31)、第二圈分配孔(32)以及第三圈分配孔(33);所述第一圈分配孔(31)固定连接第一喷管(311)、且所述第一喷管(311)伸出所述分配器(3)顶面,所述第三圈分配孔(33)固定连接第二喷管(331)、且所述第二喷管(331)伸出所述分配器(33)顶面,第二喷管(331)长度比第一喷管(311)长度长;所述分配器(3)底部与一进液管(34)连通,所述进液管(34)依次贯穿所述内筒(22)与外筒(21)、与所述搅拌组件(4)连通;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加料通道(41)、搅拌腔(42)以及回料通道(43),所述加料通道(41)位于所述搅拌腔(42)左侧并与搅拌腔(42)左侧连通,所述加料通道(41)远离所述搅拌腔(42)的一端与所述空腔(24)连通,所述加料通道(41)内设置电机驱动腔(411),所述电机驱动腔(411)通过第一支撑杆(412)与所述加料通道(4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腔(411)内设置驱动电机(413),所述驱动电机(413)输出端固定连接一输出轴(414),所述输出轴(414)穿出所述电机驱动腔(411)、位于所述搅拌腔(42)内;所述回料通道(43)位于所述搅拌腔(42)右侧且与所述搅拌腔(42)右侧连通,所述回料通道(43)远离所述搅拌腔(42)的一端与所述空腔(24)连通;所述搅拌腔(42)上端中部与所述进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文良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圣盈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