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14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脂肪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包含以下步骤:取血清样本,并对血清样本进行预处理;血清样本预处理完成后制得提取液,在提取液中加入酸催化剂,水浴加热;加热完成后,加入正己烷和生理盐水,涡旋振荡混匀后离心取上层清液,氮气吹干后,复溶;复溶后液体加入衍生化试剂,在密封反应系统中加热后,振荡摇匀,离心去上层清液收集;取离心后上清液置于C18反相色谱柱中进行色谱分析。该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提高了现有技术在对脂肪酸提取检测的不足,将甲酯化和HPL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儿脂肪酸检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
[0003]脂肪酸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分子内不带碳碳双键的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等;另一类是分子内带有一个或几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最常见的有油酸,油酸的碳链中只有一个碳碳双键,所以又叫单不饱和脂肪酸。一般脂肪酸化合物的碳链都较短,其长度一般在18-36个碳原子,最少的就是12个碳原子,如月桂酸。不管饱和的或不饱和的,生物体内脂肪酸的碳原子数大多是偶数,极少含有奇数碳原子,尤其是在高等动植物体内主要存在12碳以上的高级脂肪酸,一般在14-24个碳,以16和18碳脂肪酸最为常见。奇数碳原子脂肪酸仅在一些植物、反刍动物、海洋生物、石油酵母等体内部分存在。
[0004]含有多量饱和脂肪酸的甘油i酯在常温时往往是固体,例如牛油、羊油等,大多属动物脂肪。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在常温时往往是液体,例如玉米油、菜油等。植物和鱼类的油大多是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带有2-4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须从食物中取得,因而这些脂肪酸就叫必需脂肪酸,也有人叫它维生素F。虽然已认为它们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但还没有证据能证明人会因为食物中缺乏这些脂肪酸而引起疾病。微生物中也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蓝细菌最独特之处是含有两个或多个双键组成的不饱和脂肪酸,而细菌通常只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一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
[0005]游离脂肪酸又称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sterified fatty acid NEFA),血清中含量很少,如用小量血清标本测定必须采用灵敏的方法,并要避免脂肪水解产生的脂肪酸的干扰。NEFA是由油酸,软脂酸,亚油酸等组成,大部分游离脂肪酸与白蛋白结合,存在于血液中。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与脂类代谢、糖代谢、内分泌功能有关,游离脂肪酸的浓度会因为糖尿病、重症肝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而上升。
[0006]在人体血液中脂肪酸已经是反映机体状态的重要指标,现如今对血清中脂肪酸含量检测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不足,由于检测过程中未对脂肪酸做甲酯化处理,使得最终脂肪酸检测结果精度较差,同时采用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由于检测过程温度较高对于部分脂肪酸检测结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取血清样本,并对血清样本进行预处理;
[0010]步骤二:血清样本预处理完成后制得提取液,在提取液中加入酸催化剂,水浴加热;
[0011]步骤三:加热完成后,加入正己烷和生理盐水,涡旋振荡混匀后离心取上层清液,氮气吹干后,复溶;
[0012]步骤四:复溶后液体加入衍生化试剂,在密封反应系统中加热后,振荡摇匀,离心去上层清液收集;
[0013]步骤五:取离心后上清液置于C18反相色谱柱中进行色谱分析。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一血清样本预处理方法具体为在血清样本中加入提取剂后在4℃下以3500r/min速度离心10-15min后取上层清液留样制得提取液。
[0015]优选的,所述提取剂为氯仿与甲醇以1∶3比例混合的混合溶液,且所述提取剂与血清样本的混合比为1-1.5∶1。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酸催化剂具体为硫酸-甲醇(H2SO4/MeOH)溶液,所述酸催化剂与提取液的混合比为1∶6-10。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二水浴加热温度为60-90℃,加热时间1-2h。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三加热完成后液体与正己烷和生理盐水的调配比为1∶1∶2,所述涡旋振荡时间为30-60s,并在4℃下以3000r/min离心10-15min。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氮气流速为2-4ml/min,吹干时间为3-5min,且吹干后复溶液为正己烷,所述复溶液与提取液剂量相同。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衍生化试剂具体为氨甲基吡啶衍生化试剂,所述衍生化试剂与复溶液的混合比为0.1-0.3∶1。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密封反应系统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10-15min,反应后振荡摇匀以5000-6000r/min速度离心5-10min后取上清液。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检测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以60∶30∶10比例混合的混合液,柱温为20-25℃,流速在100-120ml/min之间。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酸催化剂结合将脂肪酸先进行甲酯化,并且衍生化试剂采用二甲氨基乙醇,氨甲基吡啶衍经过试验显示相较于以往报道的二甲氨基乙醇、五氟苯甲基溴等试剂具有更好的质子亲和效率,结合HPLC-MS检测灵敏度显著提高,且该试剂绿色环保实用价值高,并且通过使用HPLC-MS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中反应过程温度过高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27]步骤一:取脂肪酸样本溶液,并对脂肪酸样本溶液进行预处理;
[0028]步骤二:脂肪酸样本溶液预处理完成后制得提取液,在提取液中加入酸催化剂,水浴加热;
[0029]步骤三:加热完成后,加入正己烷和生理盐水,涡旋振荡混匀后离心取上层清液,
氮气吹干后,复溶;
[0030]步骤四:复溶后液体加入衍生化试剂,在密封反应系统中加热后,振荡摇匀,离心去上层清液收集;
[0031]步骤五:取离心后上清液置于C18反相色谱柱中进行色谱分析。
[0032]进一步的,步骤一脂肪酸样本溶液预处理方法具体为在脂肪酸样本溶液中加入提取剂后在4℃下以3500r/min速度离心10min后取上层清液留样制得提取液,提取剂为氯仿与甲醇以1∶3比例混合的混合溶液,且提取剂与血清样本的混合比为1∶1。
[0033]进一步的,步骤二中酸催化剂具体为硫酸-甲醇(H2SO4/MeOH)溶液,酸催化剂与提取液的混合比为1∶6,步骤二水浴加热温度为60℃,加热时间1h。
[0034]进一步的,步骤三加热完成后液体与正己烷和生理盐水的调配比为1∶1∶2,涡旋振荡时间为30s,并在4℃下以3000r/min离心10min,步骤三中氮气流速为2ml/min,吹干时间为3min,且吹干后复溶液为正己烷,复溶液与提取液剂量相同。
[0035]进一步的,步骤四中衍生化试剂具体为氨甲基吡啶衍生化试剂,衍生化试剂与复溶液的混合比为0.1∶1,步骤四中密封反应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取血清样本,并对血清样本进行预处理;步骤二:血清样本预处理完成后制得提取液,在提取液中加入酸催化剂,水浴加热;步骤三:加热完成后,加入正己烷和生理盐水,涡旋振荡混匀后离心取上层清液,氮气吹干后,复溶;步骤四:复溶后液体加入衍生化试剂,在密封反应系统中加热后,振荡摇匀,离心去上层清液收集;步骤五:取离心后上清液置于C
18
反相色谱柱中进行色谱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血清样本预处理方法具体为在血清样本中加入提取剂后在4℃下以3500r/min速度离心10-15min后取上层清液留样制得提取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剂为氯仿与甲醇以1∶3比例混合的混合溶液,且所述提取剂与血清样本的混合比为1-1.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酸催化剂具体为硫酸-甲醇(H2SO4/MeOH)溶液,所述酸催化剂与提取液的混合比为1∶6-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清中脂肪酸质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宁刘金星张曼玉刘传兴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惠安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