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用于重现三维图形的媒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069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用于重现三维图形的媒质的方法。按照该用于三维图形的实的或虚的重现的媒质的制造方法,通过使一设有透镜装置的胶片通过各透镜曝光而摄录这些三维图形。通过整个透镜矩阵装置的观察,产生一个三维的图象,它相对于构成的媒质可以是位置固定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来制造用于重现的媒质的装置,它利用该方法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造用于重现三维图形的媒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以制造媒质的方法,所述媒质用于实际的或设计的三维图形(Anordnung,构形)的实的或虚的重现(Wiedergabe,重显)。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以制造媒质的装置,所述媒质用于摄录和/或重现三维的实的或虚的图形。已知三维的图,其中,印刷物(照片)设有一透镜装置,也就是说观察者只可通过透镜装置观察印刷物。这些透镜通常作为圆柱透镜在纵向方向沿媒质的全长设置,并且,依观察角度的不同,导致观察者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时看到不同的图象信息。利用一种这样的成象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例如位于不同位置的一个人,可得到一种三维的效果或者形成不同的图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一改善的包括附加的效果可能性的三维图的方法以及一种为此的装置,并且还能够简化地摄录3D三维图形(3D-Anordnung)。该目的按方法这样实现,即,通过使一设有透镜装置的胶片通过各透镜曝光,而制造一照片(Aufnahme,记录物)。按这种方式制成的媒质带来的优点是,在观察设有配属的透镜装置的胶片时可看到一个三维的图象,它相对于构成的媒质是位置固定的。关于设有透镜装置的胶片,按照本专利技术,也可理解为一种设有一胶片或设有一具有感光的粒子的层的透镜装置。胶片与透镜之间的调整是不需要的,因为它们不再需要彼此间进行后续定位,而是同样地被相应地安装。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以数据的形式摄录实际的图形,亦即例如三维的图象本身、负凹图象(Negativ-Hohl-Bild)或3D(三维)图形,并且成象在一设有透镜装置的胶片上。在通过透镜观察后者时可看到一个三维的图象,借其可以达到全新的效果,例如包-->括图平面前、后的对象的具有在任何空间方向的视差信息的3D图、负凹图象、运动的图样和图示以及所有可以用计算机技术精加工的图象或者虚构的图象,如3D集成照片(3D-Fotomontagen)、对象的出现和消失、许多二维图象的显示、变焦距效果或变形效果。这些效果的组合也是可能的。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同样有可能接纳一3D图形或一负凹图象。在这种情况下,摄录一个负凹图象而制造一个三维的图象,或摄录一3D图形而制造一个负凹图象。如果通过使一设有透镜装置的胶片通过各透镜曝光和使之显影,接纳一实际的三维图形,则该胶片通过其透镜装置观察显示为该3D图形的一个负凹图象。这就是说,胶片由于显影而成为一黑白或彩色负片,并且还由于透镜装置使人们看到该负片为一凹图象(Hohlbild)的形式。在一凹图象中,全部的空间关系是置换的。在空间上看来,好象是人们从内部观察全部对象,并且现在离观察者较远的对象部分挡住离他较近的部分。因此,凹图象的凹图象在空间上又是正常的。类似地也将凹图象的概念/说法用于全息照相术中,其中,在那里涉及的是当人们从后面观察一透射的全息图时所看到的图象。对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为了在摄录一个自然的3D景象以后尽可能原原本本地重现,规定:在一第一方法步骤中,使一设有透镜装置的第一胶片曝光和显影成负片,并且,在一第二方法步骤中,通过使一设有透镜装置的第二胶片曝光制成所述第一胶片的照片。因此几乎可以说是摄录了一第一三维图象的一个三维图象。将第一胶片显影成负片并且借助于在两胶片上设置的透镜成象在第二胶片上,随后第二胶片显影成正片并通过其透镜装置进行观察。在观察第一胶片时,人们在各位置(所述这些位置在相对于具有透镜装置的第一胶片摄录时具有对象)看到按负凹图象形式的全部摄录的对象。在第二显影的胶片上通过透镜装置则可看到一虚的或实的图象,它处于在第二胶片曝光过程中第一摄影装置的负凹图象相对于第二摄影装置的位置。因此,可以在自然光或者在非特殊的人造照明条件下,由任何人利用来摄录-->三维的景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的实施形式规定,一曝光装置分别依次显示一个三维图的或一个负凹图象的各单象(Einzelbild),并借助于多次曝光摄录它们。在这种情况下,在曝光装置的光屏上显示一3D图或一负凹图象的每一放大的设计的单象,并经由曝光装置的透镜和透镜装置的透镜成象在胶片上。该过程对于透镜装置的全部透镜重复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按照透镜装置的透镜尺寸,以约0.05至0.5mm的精度对曝光装置定位。应考虑,在不良定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照片的不均匀亮光度,由此只微小地降低分辨率。在这里重要的只是曝光装置的良好的角度分辨率和定位。不过,在制造一3D负凹图象时,建议尽量采取比较精确一些的定位,在打算复制(复印)时尤其如此。不同于已知的印刷技术,取消了在那里所必需的印刷物相对于圆柱透镜网屏的调节。此外可以规定,通过在制造一负凹图象或一3D图以后对媒质的远离透镜的那侧实施高分辨的图象扫描,使图象数据得以电子处理。对于本身是运动的对象的照片,建议:一变化的三维图形借助于一同样长地变化的曝光来摄录。可以这样摄录一运动的景象,即,通过使一个带有一透光带条的其他的透光薄膜间隔开地在胶片上方移动,使曝光发生变化。该透光的带条在移动过程中沿这样的位置移动,即观察者在完成对景象的图的摄录以后应该沿其移动的位置,特别是仍保持在三维的图中的相对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的实施形式规定,采用一种由远离透镜的那侧可显影的胶片,或采用在媒质的远离透镜的那侧直接或间接地涂覆感光的粒子。用这样的方式来防止空间的图象逆转(Bildumkehr):为设有透镜装置的胶片配置一个或多个向后反射薄膜(Retroreflektorfolie)和一个半透明的反射镜。因此,正显影的胶片材料的应用是可能的,并且有利地导致可以直接制造一3D正片,而不作为中间产物形成一3D-->的负凹图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此外还通过一种用于制造上述装置的方法来达到,即,通过将两个或更多个透镜层借助于胶粘剂在真空和/或机械压力下相互粘合在一起。该方法可使各个透镜层特别好地相对定位。借此可以确保良好的光学质量。此外,使各透镜层由此处于光学接触中并稳定地相互连结。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案规定,借助于激光将隔壁烧制到材料中。其中,有利的是生产过程简单,亦即不必将隔壁作为一附加的构件机械地连结于透镜,而是可以在生产透镜层以后在其中烧制出隔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的实施形式规定,通过将一种色料扩散到一个或多个透镜层中制造出光阑。该方法可以实现在一透镜内简单地制造光阑。光阑在一透镜内部按照一单独的构件的形式的结构设计在生产技术上耗费是很大的并因此是不利的。只有在扩散过程不再继续进行时才可得到光阑的精确确定的尺寸。这通过热或借助于UV光(紫外光)停止色料的扩散来实现。此外可以规定,将色料的物理的和/或化学的特性选择成使其可以特别好地扩散到某一确定的透镜层中,而在邻接的透镜层中是不大好扩散的。由此可以防止不合要求地染色某些确定的区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规定,在一透镜层的透镜中蚀刻出空隙。这可以例如铸进一光阑层,从而使光阑完全或部分地处于透镜内。或者,在这里是用于胶粘剂的位置,胶粘剂以有限的透明的实施形式可以在该空隙内占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在那里构成光阑。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有利的实施形式规定,一透明的照相的胶片在底材侧借助于胶粘剂在真空和/或机械压力下与一透镜层相粘合,并且将感光的粒子直接或间接地涂覆在一透镜层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通过一种装置来实现,该所述装置用来容纳一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以制造媒质的方法,所述媒质用于实际的或设计的三维图形的实的或虚的重现,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一设有透镜装置的胶片通过各透镜曝光,而制造一照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3-8-30 103 40 109.11.用以制造媒质的方法,所述媒质用于实际的或设计的三维图形的实的或虚的重现,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一设有透镜装置的胶片通过各透镜曝光,而制造一照片。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纳一3D图形或一负凹图象。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第一方法步骤中,使一设有透镜装置的第一胶片曝光和显影成负片,以及,在一第二方法步骤中,通过使一设有透镜装置的第二胶片曝光而制成所述第一胶片的照片。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曝光装置分别依次显示一3D图或一负凹图象的设计的各单象,并且借助于多次曝光摄录它们。5.按照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制造一负凹图象或一3D图以后对媒质的远离透镜的那侧实施高分辨的图象扫描,使图象数据得以电子处理。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变化的三维图形借助于一同样长地变化的曝光来摄录。7.按照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一个具有一透光带条的其他的透光薄膜间隔开地在胶片上方移动,进行或改变曝光。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由远离透镜的那侧显影的胶片或采用在媒质的远离透镜的那侧直接或间接地涂覆感光的粒子。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设有透镜装置的胶片配置一个或多个向后反射薄膜和/或一个半透明的反射镜。10.用于制造按照权利要求18-30之至少一项所述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两个或更多个透镜层借助于胶粘剂在真空和/或机械压力下相互粘合在一起。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激光将隔壁(8)烧制到材料中。1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一色料扩散到一个或多个透镜层中而制造光阑(10)。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热或借助于UV光停止色料的扩散。14.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样选择色料,即,使其可以特别好地扩散到一确定的透镜层中。15.按照权利要求1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利克斯冯拉费特科贝林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费利克斯冯拉费特科贝林斯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