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养殖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008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活、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重力沉降池、第一水泵、第一管道、吸附装置、第二管道、吸附处理水回收池、第二水泵、第三管道和反渗透处理装置;吸附装置内由上至下至少设置有三层吸附材料层,每一层吸附材料层均由装有吸附材料颗粒的透水袋堆积而成,吸附装置的上部侧壁或顶壁设有出水口;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内部包括净水室和浓水室,净水室和浓水室之间通过反渗透膜予以分隔,浓水室设有进水口,浓水室的底部或侧壁下部设有出水口和控制出水口的阀门,净水室设有出水口。通过吸附装置和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协同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净化生活、养殖污水,并回收利用净化之后的水。净化之后的水。净化之后的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活、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农家乐、度假村、大中型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等场所,每天都会产生数量不少的生活污水或养殖污水,有些农家乐本身就圈养了大量的家畜、家禽,在产生生活污水的同时,也会产生养殖污水。由于距离城市较远,前述生活污水或养殖污水往往难以进入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理。为了避免将生活、养殖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水塘等水体中污染环境,农家乐、度假村、大中型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等场所大多配备了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
[0003]申请号为201720910714.5号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互联氧除臭高效蒸发装置,包括高效蒸发除臭膜布、蒸发架,所述蒸发架用于固定所述高效蒸发除臭膜布,还包括固体杂质过滤池、污水调质池、菌种培育池、泵和水管,所述固体杂质过滤池、污水调质池设置在所述高效蒸发除臭膜布下方或侧方,所述菌种培育池设置在污水调质池内,所述固体杂质过滤池与污水调质池之间采用管道或者通道进行连接,所述菌种培育池上设有菌种出口,污水首先进入固体杂质过滤池过滤杂质后再进入污水调质池,所述泵设置在污水调质池内,所述水管的一端与泵连接,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高效蒸发除臭膜布的上方,其作用是将污水调质池内的污水输送到高效蒸发除臭膜布上,使其中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而污水中的有害成分则附着在高效蒸发除臭膜布上或者随着残留的污水回到污水调质池内。目前,该技术专利已经在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的养殖场得到了推广应用,较好地防止了养殖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此外,从治理污水的原理上说,该技术专利也可用于农家乐、度假村等场所的生活污水治理。
[0004]然而,201720910714.5号技术专利申请也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主要是:(1)水资源消耗大,难以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推广实施。(2)其二,在阴天,特别是雨天,污水难以蒸发。(3)生活、养殖污水中含有部分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污水蒸发的过程中也会蒸发到空气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水资源消耗大,处理效果受天气制约,以及部分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蒸发到空气中的技术缺陷。该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生活、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重力沉降池、第一水泵、第一管道、吸附装置、第二管道、吸附处理水回收池、第二水泵、第三管道和反渗透处理装置;吸附装置内由上至下至少设置有三层吸附材料层,每一层吸附材料层均由装有吸附材料颗粒的透水袋堆积而成,吸附装置的上部侧壁或顶壁设有出水口;反渗透处理装置包括净水室和浓水室,净水室和浓水室之间通过反渗透膜予以分隔,浓水室设有进水口,浓水室的底部或侧壁下部设有
出水口和控制出水口的阀门,净水室设有出水口;第一水泵的进水口与重力沉降池中的水体连通,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一管道的另一端由上至下贯穿吸附装置的顶壁和所述吸附材料层后直达吸附装置的底部;第二管道的一端与吸附装置的出水口连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吸附处理水回收池连通;第二水泵的进水口与吸附处理水回收池中的水体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三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浓水室的进水口连通。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可附加下述技术手段,以便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0008]所述净水室和浓水室之间设置漏网,所述反渗透膜附着在漏网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材料层由上至下分别为活性炭颗粒层、沸石颗粒层、硅藻土颗粒层。
[0010]进一步地,在沸石颗粒层之上,还设置有海泡石颗粒层。
[0011]进一步地,在任意两层吸附材料层之间还设置有海棉层。
[0012]进一步地,设置有第二吸附装置、第三水泵和第四管道;第二吸附装置内设置有活性炭颗粒层和海泡石颗粒层,第二吸附装置的顶部或侧壁上部设有出水口;第三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浓水室的出水口连通,第三水泵的出水口与第四管道的一端连通,第四管道的另一端由上至下贯穿第二吸附装置的顶壁以及活性炭颗粒层和海泡石颗粒层后直达第二吸附装置的底部。
[0013]本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0014]通过吸附装置和反渗透处理装置的协同工作,本技术能有效净化生活、养殖污水,并回收利用净化之后的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吸附装置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吸附装置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吸附装置的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如图1所示,一种生活、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重力沉降池1、第一水泵2、第一管道3、吸附装置4、第二管道5、吸附处理水回收池6、第二水泵7(第二水泵优选增压水泵)、第三管道8、反渗透处理装置9、第二吸附装置10、第三水泵11、第四管道12。
[0021]如图2所示,吸附装置4内设置有四层吸附材料层,每一层吸附材料层均由装有吸附材料颗粒的透水袋堆积而成,由上至下分别为海泡石颗粒层401、活性炭颗粒层402、沸石颗粒层403、硅藻土颗粒层404;吸附装置4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水口405(也可将出水口设置在吸附装置4的顶部)。本实施例之所以在吸附装置4内设置四层吸附材料层,是因为污水中有害成分种类多,而针对不同种类的有害成分,不同的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有差别。此外,污水中还含有粒径大小不一的粉末状固体有害物质,比较而言,硅藻土颗粒和沸石颗粒吸
附大粒径粉末状固体有害物质的能力更强,故本实施例将硅藻土颗粒层和沸石颗粒层设置在下面两层。当然,如果污水中的有害成分不是太复杂,例如养牛场排放的污水中的有害成分通常不是太复杂,也可以不设置海泡石颗粒层。反之,如果污水中的有害成分特别复杂,则可酌情增加吸附材料层,例如麦饭石颗粒层,并可在任意两层吸附材料层之间增设海绵层。
[0022]如图3所示,反渗透处理装置9包括净水室901和浓水室902,净水室901和浓水室902之间通过漏网904和附着在漏网904上的反渗透膜905予以分(隔漏网904的作用是支撑和保护反渗透膜),浓水室902的侧壁上部设有进水口906(也可将进水口设置在浓水室的顶部或其他部位),浓水室901的侧壁下部设有出水口907(也可将出水口设置在浓水室的底部)和控制出水口907的阀门(图中未示出),净水室901的侧壁上部设有出水口903(也可将出水口设置在净水室的顶部或其他部位)。
[0023]如图4所示,第二吸附装置10设置有海泡石颗粒层101和活性炭颗粒层102,第二吸附装置10的侧壁上部设有出水口103(也可将出水口设置在第二吸附装置的顶部或其他部位)。第二吸附装置10之所以未设置其他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重力沉降池、第一水泵、第一管道、吸附装置、第二管道、吸附处理水回收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泵、第三管道和反渗透处理装置;吸附装置内由上至下至少设置有三层吸附材料层,每一层吸附材料层均由装有吸附材料颗粒的透水袋堆积而成,吸附装置的上部侧壁或顶壁设有出水口;反渗透处理装置包括净水室和浓水室,净水室和浓水室之间通过反渗透膜予以分隔,浓水室设有进水口,浓水室的底部或侧壁下部设有出水口和控制出水口的阀门,净水室设有出水口;第一水泵的进水口与重力沉降池中的水体连通,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一管道的另一端由上至下贯穿吸附装置的顶壁和所述吸附材料层后直达吸附装置的底部;第二管道的一端与吸附装置的出水口连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吸附处理水回收池连通;第二水泵的进水口与吸附处理水回收池中的水体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三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浓水室的进水口连通。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声吴培源刘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源环保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