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005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上游侧输送部17的输送单元6设置成从供应部1的垂直方向偏上位置沿水平方向输送相纸P,且使相纸P在供应部1和曝光装置7之间向下方松弛形成环圈部Pa,并在上游侧输送部17的下方设置用于容纳所述环圈部Pa的环圈部容纳空间W。当相纸P未被相纸刀具5切断从而在供应部1与曝光装置7之间处于相连接的状态下,对相纸P的乳剂面形成图像时,相纸P在供应部1与曝光装置7之间向下方松弛形成环圈部。由于成像介质在供应部与成像部之间形成环圈部,因此由切割装置切断成像介质时,即使停止从供应部供应成像介质,也不会将因停止供应成像介质或切割成像介质而产生的负荷变化传递到在成像部处于成像过程的成像介质上。从而能够得到高画质的图像。由于形成环圈部,因此可缩短供应部与成像部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一边输送成像介质,一边在成像介质的成像面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关于用于冲洗照片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日本专利第3597342号公报中已公开了利用激光对由感光材料制成的相纸(例如,印图纸等成像介质)进行图像曝光的装置。该装置读取形成于已显影底片上的帧图像信息或存储于各种存储媒体上的图像数据,并根据这些图像数据在相纸的乳剂面(成像面)上进行图像的洗相曝光。该装置包括供应部,用于供应相纸(通常设有相纸暗匣装填部,该相纸暗匣装填部中装填有容纳相纸的容器(相纸暗匣));上游侧输送部,用于输送从供应部供应的相纸;成像部,在由上游侧输送部输送来的相纸的乳剂面上形成图像;下游侧输送部,设置在该成像部的下游侧,并且输送由成像部输出的相纸。成像部内设有以一定速度输送相纸的输送单元或激光单元,激光单元内设有特开平5-134199中所记载的发射激光的激光光源,以及沿相纸的宽度方向对相纸的乳剂面进行激光扫描所需的多角镜。而且,对由输送机构输送的相纸的乳剂面,沿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相纸的宽度方向)进行激光扫描,使潜影图像形成于乳剂面上。已形成该潜影图像的相纸,送往显影处理部进行显影处理。经过这些工序,在相纸的乳剂面上形成照片图像等想要得到的图像。然而,为了从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获得没有斑点的高画质图像,就必须在利用激光形成图像时,高精度地输送相纸。为此,在成像部中有必要防止将负荷变化传递到相纸的成像部分(曝光部分)。尤其当在供应部与上游侧输送部之间设有按规定长度切断相纸的切割装置时,如果操作该切割装置就会向成像部分传递负荷变化,从而给画质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方案,即在成像位置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利用相纸的输送路径来设置不-->使负荷变化传递到相纸成像部分所需的缓冲部分。但是,若采取利用相纸的输送路径设置缓冲部分的方法,则处理相纸的长度越长则输送路径也变得越长,其结果是,难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能够实现装置小型化的同时获得高画质图像。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把上游侧输送部的输送机构设置成,将成像介质从供应部的垂直方向偏上位置沿水平方向输送的同时,使成像介质在供应部和成像部之间向下方松弛形成环圈部,并在上游侧输送部的下侧,设置了用于容纳已呈松弛状态的形成环圈部的成像介质的环圈部容纳空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1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供应部,上游侧输送部,成像部,下游侧输送部和控制部。供应部,用于供应成像介质。上游侧输送部,包括将从供应部的垂直方向偏上位置所供应的成像介质沿水平方向输送的第一输送机构。成像部,一边沿水平方向输送从第一输送机构输送来的成像介质,一边在成像介质的成像面上形成图像。下游侧输送部,设置在成像部的下游侧侧方并沿垂直方向延伸,并且输送从成像部输送来的成像介质。还有,在供应部和上游侧输送部之间,设有按规定长度切断所述成像介质的切断装置。并且,当成像介质在切断部未被切断从而在供应部和成像部之间处于相连接的状态下,在成像部对成像介质的成像面形成图像时,由控制部控制上游侧输送部以使成像介质在供应部和成像部之间向下方松弛形成上游侧环圈部。在上游侧输送部的下侧,设有用于容纳环圈部的环圈部容纳空间。根据上述构成,由于成像介质在供应部与成像部之间形成环圈部,因此由切割装置切断成像介质时,即使停止从供应部供应成像介质,也不会将因停止供应成像介质或切割成像介质而产生的负荷变化传递到在成像部进行成像过程中的成像介质上。所以能够得到高画质的图像。而且,由于形成环圈部,因此可缩短供应部与成像部之间的距离。再加上由于下游侧输送部向垂直方向延伸,能够缩短供应部与成像部之间的距离,因此可缩短装置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并且,由于上游侧输送部的输送机构在所述供应部的垂直方向偏上位置沿水平-->方向输送成像介质,因此在上游侧输送部的下方存在与供应部的下部相对应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容易形成环圈部容纳空间。同时,如果将下游侧输送部的下端位置设置成与供应部或环圈部容纳空间的下端位置大体相同,可实现垂直方向上装置的小型化。因此,可在实现装置小型化的同时,获得高画质图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2种图像形成装置,供应部包括多个装填部,该装填部中装填容纳有卷成圆筒形的成像介质的容器。而且,该图像形成装置设置成,从被装填在所述多个装填部的任意一个容器中,选择性地供应成像介质。在供应部中,多个装填部并列配置在垂直方向。根据上述构成,可预先在装置内安装不同宽度的多种成像介质,因此节省了每次更换成像介质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应于装填部的数量供应部的体积会相应变大,但由于多个装填部在垂直方向并列配置,装置的高度会变高,但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不会变长。一旦供应部的高度变高,可在垂直方向上使环圈部容纳空间的空间增大,可确实防止向成像介质的成像部分传递负荷变化。同时,如果与供应部相对应的下游侧输送部也在垂直方向上变长,则在下游侧输送部内也容易形成用于防止向成像介质的成像部分传递负荷变化的缓冲,特别是在采用下面所述的第6种专利技术结构时非常有利。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3种图像形成装置为,在第1种或第2中装置中,成像部包括输送单元,光源单元和导光路单元。输送单元,以一定的速度输送由所述上游侧输送部的第一输送机构输送来的成像介质。光源单元,其内部含有光源,用于发射在所述成像介质的成像面上形成图像所需的光,并且从光射出口向外部出射自所述光源被射出的光。导光路单元,把从所述光源单元的所述光射出口所射出的光引向由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成像介质的成像面上。而且,与光源单元相邻的位置上,设有冷却所述光源单元的冷却部。光源单元的光源会成为发热源,为此光源单元内温度会上升。特别是,如果成像介质的宽度尺寸较大(例如,约600mm),则在成像介质的成像面上的光扫描时间变得相当长,光源的发热会变得更加激烈。因此会对光源的特性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常用于激光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则因温度变化会产生模式跳变。但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光源单元相邻的位置上设置了冷却光源单元的冷却部,因此可以抑制光源单元内部温度的上升,保持良好的光源特性,从而能够保证成像面上形成高画质的图像。另一方面,冷却部的空间也成为问题,-->但是,特别是如第2种专利技术所述的供应部的高度变高时,在上游侧输送部的上侧也可设置与下侧同等大小的空间。依据该构成,不需要再提高装置的高度,可在上游侧输送部的上侧设置光源单元和冷却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4种图像形成装置,成像部的光源单元,设置在上游侧输送部的上侧,冷却部,设置在所述光源单元与所述上游侧输送部之间。根据上述构成,可在光源单元和上游侧输送部之间设置冷却部,能够在有效地冷却光源单元的同时,可尽可能地抑制装置的高度。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第5种图像形成装置,下游侧输送部包括卷绕机构和抽取输送机构。卷绕机构用于夹持从成像部送出的成像介质的前端部并进行卷绕。抽取输送机构用于以成像介质的后端为先头,从卷绕机构抽取由卷绕机构卷绕后的成像介质并输送。根据该构成,形成图像后的成像介质一旦由卷绕机构卷绕后,就以后端为先头从卷绕机构被抽出,由输送机构送往显影处理部等下一个处理部。由于卷绕并暂时容纳形成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供应部,用于供应成像介质;上游侧输送部,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将从供应部的垂直方向偏上位置所供应的成像介质沿水平方向输送;成像部,一边沿水平方向输送从第一输送机构输送来的成像介质,一边在成像介质的 成像面上形成图像;下游侧输送部,设置在成像部的下游侧侧方并沿垂直方向延伸;输送从成像部输送来的成像介质;切断装置,设置在供应部和上游侧输送部之间,按规定长度切断成像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成像介质在切断部未被切断 从而在供应部和成像部之间处于相连接的状态下,在成像部对成像介质的成像面形成图像时,由控制部使成像介质在供应部和成像部之间向下方松弛形成上游侧环圈部;还包括环圈部容纳空间,设在上游侧输送部的下方,用于容纳上游侧环圈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1-15 2005-330359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供应部,用于供应成像介质;上游侧输送部,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将从供应部的垂直方向偏上位置所供应的成像介质沿水平方向输送;成像部,一边沿水平方向输送从第一输送机构输送来的成像介质,一边在成像介质的成像面上形成图像;下游侧输送部,设置在成像部的下游侧侧方并沿垂直方向延伸;输送从成像部输送来的成像介质;切断装置,设置在供应部和上游侧输送部之间,按规定长度切断成像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成像介质在切断部未被切断从而在供应部和成像部之间处于相连接的状态下,在成像部对成像介质的成像面形成图像时,由控制部使成像介质在供应部和成像部之间向下方松弛形成上游侧环圈部;还包括环圈部容纳空间,设在上游侧输送部的下方,用于容纳上游侧环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部包括在垂直方向并列配置的多个装填部,分别装填内部容纳有卷成圆筒形的成像介质的容器;所述供应部从被装填在所述多个装填部的任意一个容器中,选择性地供应成像介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成像部,包括成像部输送单元,以一定的速度输送由第一输送机构输送来的成像介质;光源单元,其内部含有光源,用于发出在所述成像介质的成像面上形成图像所需的光,并且从光射出口向外部出射自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导光路单元,用于将从所述光源单元的从所述光射出口射出的光引向通过所述输送单元被输送的成像介质的成像面上;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光源单元相邻的位置上,设有冷却所述光源单元的冷却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部的光源单元,设置成覆盖所述上游侧输送部的上侧,所述冷却部,设置在所述光源单元与所述上游侧输送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侧输送部,包括卷绕机构,用于夹持通过所述成像部被送出的所述成像介质的前端部,并卷绕所述成像介质;抽取输送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雅弘
申请(专利权)人: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