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控温的组合式车辙成型试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01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可控温的组合式车辙成型试模,其主要由车辙试模和控温装置组成,所述车辙试模包括外侧试模和内侧试模两部分组成,内侧试模高度可由车辙板试件设计高度确定,外侧试模三面侧板被螺柱和螺铆固定,控温装置采用水循环控温的原理,由小型的控温水泵和水循环管道两部分组成,管道分布于外侧试模的底部箱体中,并处于密封环境。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试件高度可自由设计,脱模程序简单,耗时短,并且试模结构稳定,不易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优点。生变形的优点。生变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可控温的组合式车辙成型试模


[0001]本技术属于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室内试验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控温的组合式车辙成型试模,以提供一种模拟实际沥青路面厚度和层底温度的试验方案。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高速公路一般选用沥青路面,其具有行车平稳舒适、整体美观、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可再生等优点。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交通量迅速增加尤其是车辆重载和超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给沥青路面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出现了各种路面病害,其中由高温和荷载引起的车辙病害较为突出。
[0003]据此,实验室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中的T0703-2011试验方法制成车辙试件。试件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48h,待完全冷却后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试验温度60℃
±
1℃的恒温室内,试件保温5h后将试件和试模置于轮辙试验机的试验台上,试验时间约1h或最大变形达到25mm时停止试验。一方面,试件连同试模进行保温时,试件底部和侧面难以达到60℃的恒温状态,所以本专利设计一种利用水温循环的控温装置;另一方面,一般车辙试件的高度是由试模高度确定的,不能根据试验要求选择需要的试件高度,且传统的脱模方法工序较复杂、耗时长,经过多次拆卸组装导致试模侧壁连接不紧密,在轮碾成型机的碾压作用下会造成试模变形,因此,现设计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组合式车辙成型试模,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试件高度,也可以防止试模在轮碾成型机压力作用下变形并实现快速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设计方案,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基于可控温的组合式车辙成型试模,其主要由车辙试模和控温装置组成,所述车辙试模包括外侧试模和内侧试模两部分,外侧试模中三面侧板用螺柱和螺铆进行加固,控温装置由小型的控温水泵和水循环管道两部分组成,水循环管道分布于外侧试模底部的封闭箱体中,水管由导热材料制成,连接到外部的控温水泵以控制车辙试件底部温度。
[0006]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07]内侧试模高度可进行自由组合,且试模之间无需额外的固定装置,上下两个试模可以形成嵌锁状态,以保证水平方向不发生位移。
[0008]内侧试模四周紧密焊接成一体,避免了在试件成型过程中发生变形。
[0009]外侧试模三面围板由螺柱和螺铆进行固定,同时也可以防止内侧试模发生变形。
[0010]外侧试模底部分布有恒温管道,通过外部的小型恒温水泵对试件底部温度进行控制,以模拟实际路面的温度场。
[0011]由于内侧试模可以经滚轮和滑槽快速取出,因此,试验结束后,可以将车辙板试件快速取出而无需拆卸试模,节约试验时间,同时也保证了试模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外侧试模。
[0013]图2为内侧试模。
[0014]图3为底部控温装置。
[0015]图4为底部控温装置内部管道。
[0016]其中:1-围板;2-底部控温装置;3-螺柱;4-螺铆;5-滑轮;6控温水管;7-小型控温水泵;8-滑槽;9-内卡槽;10-外卡槽;11-凸块;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一、一种基于可控温的组合式车辙成型试模的基本结构:
[0019]一种基于可控温的组合式车辙成型试模,其中外侧试模如附图1所示,包括三面围板1、底部控温装置2、螺柱3、螺铆4、滑轮5、控温水管6和小型控温水泵7。螺柱3和螺铆4主要对三面围板1进行加固,同时试模前侧螺柱粗细与螺铆大小和后侧不一致,滑轮5便于内侧试模快速抽出。
[0020]内侧试模如附图2所示,包括滑槽8、内卡槽9、外卡槽10、凸块11和把手12,滑槽8与附图1中的滑轮5尺寸吻合,由此利用把手12内侧试模可以实现向里外推拉,另外,内侧试模可由下部试模边缘的内卡槽9和上部试模边缘的外卡槽10相互嵌挤形成稳定的结构,且不会产生水平位移,拆模时可以轻轻敲击凸块11便于将内侧试模拆卸。
[0021]底部控温装置2由控温水管6和小型控温水泵7组成。
[0022]二、一种基于可控温的组合式车辙成型试模的使用方法:
[0023]1、根据试验确定的车辙板试件成型高度组装内侧试模,待组装完毕后将内侧试模沿滑槽推至外侧试模内。
[0024]2、将拌和好的热沥青混合料倒入组装完成的车辙试模内并整平成凸圆形,即堆放每层沥青混合料时,靠近模具边缘的沥青混合料和模具齐平,而中间的沥青混合料高于模具,避免出现碾压过程中模具中心的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过高甚至过压,模具边缘的沥青混合料压实度不足等情况。
[0025]3、试件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置于常温条件下48h左右。待完全冷却后将试件和试模一起置于试验温度60
±
1℃的车辙试验机内进行养护,此时可以根据试验要求,模拟实际路面底层温度,利用小型控温水泵对车辙板试件底部进行控温,试件保温5h后将试件和试模置于轮辙试验机的试验台上,试验时间约1h或最大变形达到25mm时停止试验。
[0026]4、试验结束后,可以握住把手将内侧试模抽出以快速取出车辙板试件,内侧试模拆卸时可以轻轻敲击凸块11,以便于下次重组试模,节约试验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控温的组合式车辙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试模、内侧试模、控温装置三部分组成,所述外侧试模由控温箱、侧板、螺柱和螺铆组成,所述内侧试模有不同高度的围板组成,所述控温装置由小型控温水泵和水温循环管道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控温的组合式车辙成型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试模三面侧板由螺柱和螺铆固定;底部控温箱由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育名郭云龙魏建国程高峰杨晋雷黄亮陈致远王锦余李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