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92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包括:模板主体,其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中心开设有立柱孔;在模板主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两端与第一凹槽相连通;多个第一承重钢筋,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模板主体上,另一端用于连接起重设备;及嵌体,其形状、大小与第二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嵌体可嵌入第二凹槽内;嵌体上开设有多个钢筋孔,钢筋孔用于穿设第一承重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通过在模板主体上开设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以及与第二凹槽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嵌体,使其既可以作为无梁混凝土楼板结构的吊模模板,又可以作为有梁混凝土楼板结构的吊模模板,实现一个模板两种用途。途。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逆作法吊模施工

[0002]尤其是,本技术涉及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

技术介绍

[0003]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将高层建筑地下结构自上往下逐层施工,即沿建筑物地下室四周施工连续墙或密排桩,作为地下室外墙或基坑的围护结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有关位置,施工楼层中间支撑桩,从而组成逆作的竖向承重体系,随之从上向下挖一层土方,一同土模浇筑一层地下室梁板结构,当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作为围护结构的内水平支撑,以满足继续往下施工的安全要求。与此同时,由于地下室顶面结构的完成,也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也可以同时逐层向上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与顺作法相比,逆作法具有保护周边环境、节约社会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绿色施工等优点,它克服了常规临时支护存在的诸多不足。逆作法是一种利用主体地下结构的全部或部分作为支护结构,按地下结构自上而下并与基坑开挖交替施工的施工工法。
[0004]然而,逆作法施工的楼板有不同的结构,如最常见的柱帽式无梁板结构和有梁板结构,对于不同的楼板结构,需要选用不同结构形式的吊模模板。目前,尚无一种可以同时满足两种不同楼板结构的吊模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包括:
[0008]模板主体,其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开设有立柱孔;在所述模板主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
[0009]多个第一承重钢筋,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模板主体上,另一端用于连接起重设备;及
[0010]嵌体,其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嵌体可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嵌体上开设有多个钢筋孔,所述钢筋孔用于穿设所述第一承重钢筋。
[0011]优选地,还包括多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承重钢筋上。
[0012]优选地,还包括多个第二承重钢筋,多个所述第二承重钢筋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模板主体上,另一端用于连接上层楼板;所述第二承重钢筋可穿过所述钢筋孔。
[0013]优选地,还包括多个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二承重钢筋上。
[0014]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承重钢筋在所述模板主体上对称、均匀分布。
[0015]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二承重钢筋在所述模板主体上对称、均匀分布。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为方形凹槽。
[0017]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为方形凹槽。
[0018]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套筒、多个所述第二套筒为PVC套筒。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0020]本技术的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通过在模板主体上开设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以及与第二凹槽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嵌体,使其既可以作为无梁混凝土楼板结构的吊模模板,又可以作为有梁混凝土楼板结构的吊模模板,实现一个模板两种用途。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的模板主体与嵌体分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梁混凝土楼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梁混凝土楼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模板主体,2、第一凹槽,3、立柱孔,4、第二凹槽,5、第一承重钢筋,6、嵌体,7、钢筋孔,8、第一套筒,9、第二承重钢筋,10、第二套筒,11、立柱,12、无梁混凝土楼板,13、有梁混凝土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模板主体1、多个第一承重钢筋5和嵌体6,模板主体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的中心开设有立柱孔3;在模板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4,第二凹槽4的两端与第一凹槽2相连通;多个第一承重钢筋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模板主体1上,另一端用于连接起重设备;嵌体6的形状、大小与第二凹槽4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嵌体6可嵌入到第二凹槽4内;嵌体6上开设有多个钢筋孔7,钢筋孔7用于穿设第一承重钢筋5。多个第一承重钢筋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2与第二凹槽4的底部。
[0028]当本实施例的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作为无梁混凝土楼板吊模模板时,将嵌体6嵌入第二凹槽4内,同时,位于第二凹槽4内的第一承重钢筋5通过嵌体6上开设的钢筋孔7穿设过嵌体6,使得嵌体6与模板主体1组装成一体,结构如图1所示。施工作业时,立柱1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模板主体1套设在立柱11的外面,同时,模板主体1通过其上设置的多个第一承重钢筋5与起重设备相连接,即用起重设备将模板主体1吊挂起来。在第一承重钢筋5上套设第一套筒8,之后,开始在模板主体1上铺设结构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由于多个第一承重钢筋5的外面套设有第一套筒8,使得浇筑混凝土不与第一承重钢筋5直接接触,这样,浇筑完成后,第一套筒8与浇筑混凝土形成一体,而留在成型后的无梁混凝土楼板12中,而第一承重钢筋5却可以在第一套筒8内部自由下降。通过下调起重设备的位置,进而带动模板主体1沿着立柱11自上而下(图中由A位置下降到B位置)滑动,当模板主体1下降到下一层楼板标高时,开始在模板主体1上铺设结构钢筋,并在第一承重钢筋5的外面再次套设第一
套筒8,然后浇筑混凝土,重复上述过程,完成下一层楼板的浇筑。浇筑完成后的无梁混凝土楼板12的结构如图3所示。
[0029]当本实施例的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作为有梁混凝土楼板吊模模板时,将嵌体6从第二凹槽4内取出,使得第二凹槽4与第一凹槽2相连通,共同形成浇筑空腔,结构如图2所示。施工作业时,立柱1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模板主体1套设在立柱11的外面,同时,模板主体1通过其上设置的多个第一承重钢筋5与起重设备相连接,即用起重设备将模板主体1吊挂起来。在第一承重钢筋5上套设第一套筒8,之后,开始在模板主体1上铺设结构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由于多个第一承重钢筋5的外面套设有第一套筒8,使得浇筑混凝土不与第一承重钢筋5直接接触,这样,浇筑完成后,第一套筒8与浇筑混凝土形成一体,而留在成型后的有梁混凝土楼板13中,而第一承重钢筋5却可以在第一套筒8内部自由下降。通过下调起重设备的位置,进而带动模板主体1沿着立柱11自上而下(图中由A位置下降到B位置)滑动,当模板主体1下降到下一层楼板标高时,开始在模板主体1上铺设结构钢筋,并在第一承重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主体,其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开设有立柱孔;在所述模板主体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多个第一承重钢筋,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模板主体上,另一端用于连接起重设备;及嵌体,其形状、大小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嵌体可嵌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嵌体上开设有多个钢筋孔,所述钢筋孔用于穿设所述第一承重钢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承重钢筋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逆作法吊模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承重钢筋,多个所述第二承重钢筋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模板主体上,另一端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李颜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正远岩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