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是高层建筑和住宅最为常用的基础,按照桩的制作方式,桩主要分为预制桩和现浇桩。传统桩的施工方式多为现浇桩,即将所有材料运到施工现场后,在施工现场临时浇筑成桩,这种作业方式会造成现场建筑材料堆放混乱、影响工程进度;而且施工现场现浇桩会加大环境污染程度,不利于环境保护。而预制桩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弊端,预制桩是现在工厂内预制构件,之后将这些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就行就地装配,预制桩能够提高施工进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同时预制桩受气候限制条件小,可提高施工后建筑质量。工程桩是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在竖向方向上承受力作用的桩。现有预制桩多从桩的长度方向进行考虑,将桩预制成长度较小的多段桩,运输到现场后再将多段桩进行拼装成一整体,如CN201721826641.8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桩结构,包括若干桩体单元,桩体单元包括位于其轴向一端的插件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桩单元、第二桩单元和第三桩单元;所述第一桩单元、所述第二桩单元和所述第三桩单元均为用混凝土浇筑钢筋骨架而成的圆弧片,所述第一桩单元、所述第二桩单元和所述第三桩单元的侧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错缝拼接的榫头和凹槽,所述第一桩单元、所述第二桩单元和所述第三桩单元共同装配形成桩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桩单元、第二桩单元和第三桩单元;所述第一桩单元、所述第二桩单元和所述第三桩单元均为用混凝土浇筑钢筋骨架而成的圆弧片,所述第一桩单元、所述第二桩单元和所述第三桩单元的侧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错缝拼接的榫头和凹槽,所述第一桩单元、所述第二桩单元和所述第三桩单元共同装配形成桩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内预埋有抗剪钢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单元、所述第二桩单元和所述第三桩单元的圆弧外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设有加强钢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钢板的预埋深度与所述桩体的弧长比为1:(9~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的突出长度与所述桩体的弧长比为1:(12~18)。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钢板为方钢或工字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张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正远岩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