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850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属于环保装置领域,它包括混凝土基台,混凝土基台上安装有框体,框体内为模块化设计且通过网状板进行分区,框体一侧的进水口连接着进水管,框体另一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框体内部设置有提拉抽屉式污水处理模块,从进水口到出水口依次设置有粗砾石过滤模块、细砾石过滤模块、循环吸附模块、碳素纤维生态水草净化模块、微生物附着基模块,各个抽屉式模块的顶盖通过第一螺钉紧固连接,且各个模块均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框体内。本装置不在河岸上设置污水处理装置,而采用在河床上修建基台进行安装净化装置,且采用模块化设计,可灵活配置净化手段,且就地取材以降低成本。且就地取材以降低成本。且就地取材以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入河排污口一般分为工业废水入河排污口、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和混合废污水入河排污口。其中工业废水入河排污口为接纳企业生产废水的入河排污口,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即为接纳生活污水的入河排污口,而混合废污水入河排污口则为接纳市政排水系统废污水或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入河排污口。
[0003]一条河流是否健康,入河废污水排放量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好入河排污口也就是抓住了解决江河湖库水污染的关键。虽然,目前对工业污水的监管与控制较为严格,且各种工业废水污水的处理设施也较为丰富完善,比如某些工业园的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工程入河排污口会采用多种综合类的措施如粗格栅与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及改良型 A2/O 生物池、二沉池、中间提升泵站、絮凝沉淀池及滤布滤池、生态氧化池及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等,在正常排放情况下,可削减大量水污染物,改善了水环境水质,在排污口下游的水质仍然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凝土基台(1),所述混凝土基台(1)设置在河边的河床上,混凝土基台(1)上安装有框体(3),框体(3)内为模块化设计且通过网状板(20)进行分区,框体(3)一侧的进水口(21)连接着进水管(4),进水管(4)通过第二连接管(6)连通排污口,框体(3)另一侧开设有出水口(14);所述框体(3)内部设置有提拉抽屉式污水处理模块,从进水口(21)到出水口(14)依次设置有粗砾石过滤模块(9)、细砾石过滤模块(10)、循环吸附模块(11)、碳素纤维生态水草净化模块(12)、微生物附着基模块(13),各个抽屉式模块的顶盖(26)通过第一螺钉(7)紧固连接,且各个模块均通过第二螺钉(8)固定在框体(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3)的侧壁顶部设置有一圈安装平台(27)供各个抽屉式模块进行放置安装,其中各个抽屉式模块的顶盖(26)的面积大于抽屉顶端开口的面积以便顶盖(26)贴合安装于安装平台(27)上,顶盖(26)与安装平台(27)的安装面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且顶盖(26)与抽屉顶部的贴合安装面处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6)上设置有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3)整体为梯形结构且进水口(21)处的宽度大于出水口(14)一端的宽度;所述混凝土基台(1)上设置有框体(3)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外部四周设置有安装挡圈(2)将框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玉刘梦月刘春华卿志和刘志华蒋朝辉陈宏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