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胶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565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胶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柱状,所述安装座外表面安装有喷胶组,所述喷胶组包括有喷胶管,所述喷胶管沿安装座表面径向设置,所述喷胶管的一端为进胶口,所述喷胶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喷胶孔,所述喷胶孔在喷胶管上径向排列,所述喷胶组设置有若干组,且喷胶组沿安装座的圆周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组喷胶组可以交替使用,其中一组喷胶组喷胶则另一组进行维护作业,使喷胶孔保持通畅,实现持续喷胶作业;而且可以设置多种规格,根据需求选择规格合适的喷胶组用于喷胶作业,更换方便、快捷,设备成本低,而且更换规格后就不需要重新调节,大大提高效率及上胶精度。高效率及上胶精度。高效率及上胶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胶部件


[0001]本技术涉及是一种喷胶部件的改进专利技术,特别涉及的是纸芯加工上胶用的喷胶部件。

技术介绍

[0002]芯板是由多层面板复合而成,面板上胶后,面板涂覆有若干间距一致的胶条,而且上下面板上的胶条是错位设置的。传统面板上胶是采用齿辊与压辊压合上胶,齿辊上凹槽部位和凸出部位交替设置,凹槽部位对应面板未上胶部位,上胶辊上的凸出部位与面板接触并进行上胶,根据蜂窝孔径大小,要选择齿辊的规格,即齿辊凹槽部位和凸出部位间距不同,间距越大则蜂窝孔径越大,反之则小;那么针对不同规格的孔径就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齿辊,一层面板对应一组上胶辊,多层面板要对应多组上胶辊,设备成本投入非常大,而且多组上胶辊组不仅造成设备体积庞大,而且不同规格的上胶辊组也需要足够大的仓储空间。更换上胶辊时,因上胶辊机极重,需要多人及起重设备配合,操作十分繁琐,而且每次更换上胶辊后,需要调节每组上胶辊的位置,即调节涂胶的位置,使上下面板的涂胶位置错位设置,使蜂窝孔为正六边形,因而,上胶辊更换难度大,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便于更换的喷胶部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该种喷胶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柱状,所述安装座外表面安装有喷胶组,所述喷胶组包括有喷胶管,所述喷胶管沿安装座表面径向设置,所述喷胶管的一端为进胶口,所述喷胶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喷胶孔,所述喷胶孔在喷胶管上径向排列,所述喷胶组设置有若干组,且喷胶组沿安装座的圆周方向设置。
[0005]每组喷胶组的喷胶孔的间距规格不同或者每组喷胶组的喷胶孔的间距规格相同或者若干组喷胶组包含喷胶孔的间距规格相同和喷胶孔的间距规格不同的。
[0006]所述安装座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喷胶管的安装面匹配。
[0007]所述安装座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喷胶管的安装平面。
[0008]所述安装座为圆柱体。
[0009]所述安装座为棱柱体,每组喷胶孔均设置在棱柱体的侧棱上,或者每组喷胶孔均设置在侧面上。
[0010]所述安装座具有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与驱动其转动的动力件连接。
[0011]每一根喷胶管均连接有供胶管。
[0012]每一根喷胶管的进胶口均设有与喷胶工位的供胶管连接的连接头。
[0013]所述喷胶管的另一端也为进胶口。
[0014]本技术采用喷胶方式代替上胶辊上胶,因胶水会含有杂质,上胶面板也会有
飞屑,这些会造成喷胶孔堵塞,本技术在安装座上设置多组喷胶组,喷胶组的喷胶孔间距规格相同,可使喷胶组交替使用,当其中一组喷胶组工作一段时间后,采用另一组喷胶组进行工作,而前一喷胶组则暂停工作,并对该组喷胶孔进行维护作业,使喷胶孔保持通畅,如此持续喷胶作业,避免因喷胶孔堵塞造成停机;而且本技术还可以选用多种规格的喷胶组,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喷胶组用于喷胶作业,将该组喷胶组移动至喷胶工位,而其他喷胶组位于待机工位;需要更换规格时,再转动安装座使合适的喷胶组移动至喷胶工位即可,如此不仅适用规格更换方便、快捷,而且设备成本低,最重要的是,安装座上的喷胶规格已经设置完成,更换规格后就不需要重新调节,大大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沿图1A-A向的剖视图。
[0017]图3为
技术介绍
上胶辊组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安装在机架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该种喷胶部件,包括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为柱状,所述安装座2外表面安装有喷胶组,所述喷胶组包括有喷胶管4,所述喷胶管沿安装座2表面径向设置,所述喷胶管4的一端为进胶口,所述喷胶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喷胶孔3,所述喷胶孔3在喷胶管上径向排列,即一条喷胶管4上设有一组喷胶孔3,所述喷胶孔3对面板5喷胶,面板5纵向输送,则面板上形成纵向胶条,可以根据胶条的宽度选用喷胶孔3,比如,设定的胶条宽度需要两个相邻喷胶孔喷射的,则两个相邻喷胶孔对应喷射一条胶条,且每两个喷胶孔之间的间距相同,若设定的胶条宽度较窄,见附图,仅需一个喷胶孔,则一个喷胶孔对应喷射一条胶条,相邻喷胶孔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喷胶组设置有若干组,且喷胶组沿安装座的圆周方向设置,附图中设置有四组喷胶组,即四条喷胶管和四组喷胶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加更多组喷胶组,且所述喷胶组沿安装座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将附图中的四个喷胶管命名为第一喷胶管11至第四喷胶管14,四组喷胶孔命名为第一组喷胶孔至第四组喷胶孔,下面以四组喷胶组为例,根据需求选用喷胶孔的间距规格。
[0020]将四组喷胶组的喷胶孔的间距规格设置成相同的规格,假设第一喷胶管11在喷胶工位10,所述第一组喷胶孔喷胶,其他喷胶组则处于维护工位和待机工位,当第一组喷胶孔出现堵塞,则转动安装座2使第二喷胶管12转动至喷胶工位10,所述第一喷胶管11则转至维护工位,或者设定工作时间,第一组喷胶孔达到喷胶时间后,转动安装座2使第二喷胶管转动至喷胶工位10,由第二组喷胶孔进行喷胶作业,这样设备可持续运行,所述第一喷胶管11则转至维护工位,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一组喷胶孔进行维护、清洗,使喷胶孔保持通畅;所述第二喷胶管12作业后则转由第三喷胶管13,第三喷胶管作业后依次的转由第四喷胶管14,如此循环使用。
[0021]将四组喷胶组的喷胶孔3的间距规格设置成不同的规格,即四组间距规格不同的喷胶孔就对应四种规格的蜂窝孔,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用对应的喷胶组,比如选用第一喷
胶管11,则第一喷胶管在喷胶工位10,所述第一组喷胶孔进行喷胶作业,其他喷胶组则处于待机工位,同样,更换规格时,则转动安装座2将所需规格的喷胶组转至喷胶工位10即可。
[0022]还可以将四组喷胶组的喷胶孔的间距规格设置成两两相同的喷胶组,比如第一组喷胶孔和第三组的喷胶孔的间距规格相同,第二组喷胶孔和第四组的喷胶孔的间距规格相同,这样就有两组间距规格的喷胶组,上述两种方案的目的都能达到,第一,两组规格相同的喷胶组可以交替使用,比如第一组喷胶孔喷胶时,第三组喷胶组处于待机状态,需要转换时,转动安装座,使第三组喷胶组转动至喷胶工位,第一组喷胶组则转至维护工位,进行维护、清洗作业,并等待下一次喷胶作业;第二,两种规格转换使用,若安装座上喷胶组的数量越多,那么就可以增加更多种规格,假设待加工的蜂窝孔的规格与第一组和第三组喷胶组的规格相同,则选用第一组和第三组喷胶组交替进行喷胶作业,第二组和第四组喷胶组则处于待工工位,若待加工的蜂窝孔的规格与第二组和第四组喷胶组的规格相同,则选用第二组和第四组喷胶组交替进行喷胶作业,第一组和第三组喷胶组则处于待工工位,不同工位的转换同样是通过转动安装座即可实现。本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不会因喷胶孔堵塞,造成喷胶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胶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柱状,所述安装座外表面安装有喷胶组,所述喷胶组包括有喷胶管,所述喷胶管沿安装座表面径向设置,所述喷胶管的一端为进胶口,所述喷胶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喷胶孔,所述喷胶孔在喷胶管上径向排列,所述喷胶组设置有若干组,且喷胶组沿安装座的圆周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胶部件,其特征在于每组喷胶组的喷胶孔的间距规格不同或者每组喷胶组的喷胶孔的间距规格相同或者若干组喷胶组包含喷胶孔的间距规格相同和喷胶孔的间距规格不同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喷胶管的安装面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树丰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市美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