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748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抽油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及使用方法。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原材料组成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00~700份,聚乙烯300~350份,十八碳烷酸20~30份,聚双马来酰亚胺20~30份,聚降冰片烯5~10份,高分子蜡8~15份,色母1~6份。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使用方法包括进料、加热挤压、四段预热、装入模具、二次提温、圆周包覆和完全包覆。本申请的包覆材料通过加热挤压、预热和二次提温的多次加热,大大提高包覆材料的粘附性,有利于形成更加坚固的抽油杆包覆膜,并且包覆膜具有超高的耐磨性、耐高温和防滑性能。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抽油杆
,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抽油杆是油井抽油机抽油的主要管杆设备,抽油杆始终处于硫化氢、二氧化碳、溶解氧和导电性地下水的作用下,有的还处在蒸汽加热的高温斜井中,抽油杆在高温条件下(200~300℃)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能会大大降低;并且,抽油杆在生产过程中时刻处于动态的拉、压、弯、扭的环境中,又受到流体流动和磨粒磨损的作用,使抽油杆腐蚀加剧并极易产生腐蚀疲劳、冲刷腐蚀等。现在,为提高抽油杆防腐蚀能力,一般在抽油杆的表面加保护层,如用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喷涂抽油杆表面形成半包覆抽油杆,可有效解决抽油杆因偏磨及腐蚀造成的失效。
[0003]但是,很多半包覆抽油杆在使用时,由于外包裹层一般都是通过在抽油杆杆体上包裹聚乙烯等材料工艺制造的,这种材料可以杜绝油井采出液对杆体的腐蚀,但聚乙烯材料的耐磨性可以解决杆体的偏磨损坏;如公开号为CN201620529840.1的“一种改性尼龙包覆的防腐抽油杆杆头及生产装置”,抽油杆杆头采用改性尼龙包覆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包覆层材料为软性材料,在受外力的条件下容易引起微小的滑移和变形;因外包裹层的松脱位移或造成作业吊卡无法使用,同时,因位移造成杆体外露,外露出不具备防腐蚀、防偏磨功效;破损现象会造成继续使用时,破损脱落的聚乙烯材料落入抽油杆泵筒中,造成卡泵或者造成固定凡尔无法关闭造成泵效降低;半包覆抽油杆外包覆物鼓包也会造成油道截面减小造成生产管柱压力升高,不利于安全生产因素造成使用后不能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抽油杆工作过程中易腐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及使用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原材料组成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00~700份,聚乙烯300~350份,十八碳烷酸20~30份,聚双马来酰亚胺20~30份,聚降冰片烯5~10份,高分子蜡8~15份,色母1~6份。
[0006]作为优化,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235~250万,所述的聚乙烯分子量为5~7万。
[0007]作为优化,所述的高分子蜡的分子量为7000~8000。
[0008]作为优化,所述的喷涂材料通过高速搅拌制成,搅拌速度为110~150m/s。
[0009]作为优化,所述的原材料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00份,聚乙烯334份,十八碳烷酸21份,聚双马来酰亚胺22份,聚降冰片烯8份,高分子蜡11份,色母4份。
[0010]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使用方法,所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超过分子量包覆生产线的料斗中装入上述混合的抽油杆包覆材料;
S2、加热挤压:包覆材料通过料斗进入螺杆绞龙传输装置进行加热挤压;S3、四段预热:包覆材料在绞龙传输管传输过程中,分4个温度加热段进行加热,以对包覆材料进行充分预热;S4、装入模具:步骤S3中的包覆材料流入模具;S5、二次提温:步骤S4中的包覆材料通过加热包覆装置的加热单元,再次进行提温加热;S6、圆周包覆:模具对抽油杆进行圆周包覆,形成包覆膜;S7、完全包覆:随着S6中的包覆膜在抽油杆外围的不断增长,包覆膜带动抽油杆前行,直到整根抽油杆被包覆到公扣前端的台阶处停止,完成整根抽油杆的包覆。
[0011]作为优化,所述的四段加热温度分别为:第一加热段:加热温度范围:80~90℃;第二加热段:加热温度范围:90~100℃;第三加热段:加热温度范围:100~120℃;第四加热段:加热温度范围:120~130℃。
[0012]作为优化,所述的步骤S6中包覆膜与抽油杆的间隙为2~4mm。
[0013]作为优化,所述的步骤S5中二次提温的温度为140~150
°
C。
[0014]本方案的整体有益效果是: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及使用方法,具备以下优点:(1)采用分子量为235~25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低分子量聚乙烯,能够大大提高包覆材料的耐磨性、稳定性,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包覆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和粘附性,同时能够大大提高包覆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2)本申请的包覆材料还添加了聚双马来酰亚胺,能够显著提高包覆材料的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能够大大提高抽油杆包覆膜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热性,大大提高抽油杆包覆膜的使用寿命;(3)本申请的报复材料还添加了聚降冰片烯,能够有效提高包覆材料抗冲性能与耐磨性,进而提高包覆膜的使用寿命;(4)本申请的聚降冰片烯同时能够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聚双马来酰亚胺的稳定性与粘附性,有利于有序包覆工作的进行;(5)本申请的包覆材料使用方法通过加热挤压、预热和二次提温的多次加热,大大提高包覆材料的粘附性,有利于形成更加坚固的抽油杆包覆膜;(6)通过四段预热,由80℃逐渐升温到130℃,逐步稳定的升温能够大大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聚双马来酰亚胺和聚降冰片烯的反应,大大提高包覆材料的稳定性和粘附性,使包覆材料在抽油杆外部生成稳定、坚固的包覆膜,并且包覆膜具有超高的耐磨性、耐高温和防滑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原材料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00份,聚乙烯334份,十八碳烷酸21份,聚双马来酰亚胺22份,聚降冰片烯8份,高分子蜡11份,色母4份。
[0016]采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235万,聚乙烯分子量为5万,高分子蜡的分子量为7000。
[0017]上述喷涂材料通过高速搅拌制成,搅拌速度为110m/s。
[0018]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使用方法,所述的包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超过分子量包覆生产线的料斗中装入上述混合的抽油杆包覆材料;
S2、加热挤压:包覆材料通过料斗进入螺杆绞龙传输装置进行加热挤压;S3、四段预热:包覆材料在绞龙传输管传输过程中,分4个温度加热段进行加热,以对包覆材料进行充分预热,第一加热段:加热温度范围:80℃;第二加热段:加热温度范围:90℃;第三加热段:加热温度范围:100℃;第四加热段:加热温度范围:120℃。
[0019]S4、装入模具:步骤S3中的包覆材料流入模具;S5、二次提温:步骤S4中的包覆材料通过加热包覆装置的加热单元,再次进行提温加热,加热温度为140
°
C;S6、圆周包覆:模具对抽油杆进行圆周包覆,形成包覆膜,包覆膜与抽油杆的间隙为2mm;S7、完全包覆:随着S6中的包覆膜在抽油杆外围的不断增长,包覆膜带动抽油杆前行,直到整根抽油杆被包覆到公扣前端的台阶处停止,完成整根抽油杆的包覆。
[0020]实施例2: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原材料组成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50份,聚乙烯320份,十八碳烷酸250份,聚双马来酰亚胺250份,聚降冰片烯8份,高分子蜡12份,色母3份。
[002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240万,所述的聚乙烯分子量为6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材料组成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00~700份,聚乙烯300~350份,十八碳烷酸20~30份,聚双马来酰亚胺20~30份,聚降冰片烯5~10份,高分子蜡8~15份,色母1~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235~250万,所述的聚乙烯分子量为5~7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蜡的分子量为7000~80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涂材料通过高速搅拌制成,搅拌速度为110~150m/s。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材料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00份,聚乙烯334份,十八碳烷酸21份,聚双马来酰亚胺22份,聚降冰片烯8份,高分子蜡11份,色母4份。6.一种半包覆抽油杆喷涂材料使用方法,包括如权利1~5任意一项所述的抽油杆包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上料:在超过分子量包覆生产线的料斗中装入上述混合的抽油杆包覆材料;S2、加热挤压:包覆材料通过料斗进入螺杆绞龙传输装置进行加热挤压;S3、四段预热:包覆材料在绞龙传输管传输过程中,分4个温度加热段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玉斌王伦启褚彬彬王树杰曾宪为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三和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