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03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包括有由多个基壳拼接形成的壳体,多个基壳之间相邻拼接形成有多个腔体,所述壳体包括有两个凸部,所述多个腔体中至少包括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通断组件,第三腔体中设置有驱动模块,所述第三腔体中还设置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有控制芯片,线路板上还焊接固定有无线通信模块,至少其中一个凸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无线通信模块的插槽,所述插槽由至少两个基壳拼接构成,所述插槽与第三腔体相连通并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装配方便,且使用更稳定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定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定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能表外置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特别是一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符合物联网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除了具备常规的过电流、漏电保护等基本功能以外,通常还配备有远程控制分合闸功能,为了实现断路器的远程控制,断路器一般包括有集成有控制芯片的线路板、用于驱动断路器分闸或合闸的驱动模块、实现远程控制信号收发的无线通信模块等模块,这些功能模块的设置占用了很多断路器的内部空间,致使断路器的整体体积增大,也使断路器的结构变得复杂,模块和线路板之间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容易产生干扰且不利于装配,影响断路器的稳定运行。
[0003]此外,传统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壳体下部(安装状态时为侧部)通常具有两个凸部,两个凸部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可用于与滑轨配合进行安装定位,使断路器能够方便、稳定地安装在柜体或者墙体的相应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装配方便,且使用更稳定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包括有由多个基壳拼接形成的壳体,多个基壳之间相邻拼接形成有多个腔体,所述壳体包括有两个与导轨配合安装的凸部,所述多个腔体中至少包括有三个相邻且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通断组件,第三腔体中设置有能够同时驱动第一、第二通断组件实现通断的驱动模块,所述第三腔体中还设置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有与驱动模块配合连接的控制芯片,线路板上还焊接固定有与控制芯片配合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至少其中一个凸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无线通信模块的插槽,所述插槽由至少两个基壳拼接构成,所述插槽与第三腔体相连通并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隔离。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无线通信模块焊接固定在线路板上,除了构成线路板与控制芯片之间的电性连接外还能够将无线通信模块和线路板的位置相对固定在一起,方便装配,同时也使两者之间能够更好地实现电信号的传输,较传统采用导线连接方式而言,不容易与断路器内部其他部件产生干涉,提高运行的稳定性。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随线路板安装在第三腔体的同时能够安装在插槽中,而将插槽设置在断路器的凸部位置,并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隔离,能够更好地利用断路器的内部空间,同时提高插槽的容置空间,使其能够容纳更大的电子元件,不容易与断路器内部的其他部件造成干涉,不仅安装方便,而且结构紧凑,能够减小断路器的整体体积。
[0007]进一步地,包括有由多个基壳拼接形成的壳体,多个基壳之间相邻拼接形成有多个腔体,所述壳体包括有两个与导轨配合安装的凸部,所述多个腔体中至少包括有三个相
邻且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通断组件,第三腔体中设置有能够同时驱动第一、第二通断组件实现通断的驱动模块,所述第三腔体中还设置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有与驱动模块配合连接的控制芯片,线路板上还焊接固定有与控制芯片配合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至少其中一个凸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无线通信模块的插槽,所述插槽由至少两个基壳拼接构成,所述插槽与第三腔体相连通并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隔离。
[0008]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设置在第一腔体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第二板体上并与第二板体一同插装在所述插槽中,所述线路板包括有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有基部以及设置在基部上的若干插针,所述插针具有两个电连接端,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可供插针两个电连接端分别插入连接的焊孔,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可通过连接构件的若干插针构成两者的电性连接并同时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保持位置的相对固定。
[0009]进一步设置带来的优点是:通过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安装在第三腔体和插槽中并相互电连,一方面方便线路板与无线通信模块的连接,另一方面也提高对插槽空间的利用率,使第一板体能够做的更小,进而能够进一步地减小断路器的体积;通过连接构件的若干插针能够实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电性连接,并且在焊接之后还能够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保持位置的相对固定,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在一起,避免采用导线或排线进行连接的不便,同时也更加方便装配。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基壳包括有用于拼接形成第二腔体的第一基壳和第二基壳,所述第一基壳一侧与凸部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凹口,第二基壳与凸部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凹口配合连接的通孔,所述插槽由凹口和通孔连接形成,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部,通孔另一端与第三腔体相连通,凹口处设置有与第一插接部配合插接的第二插接部。
[0011]进一步设置带来的优点是:第一基壳和第二基壳在拼接形成第二腔体时第一基壳的凹口和第二基壳的通孔相互连接,凹口形成了插槽的尾段,通孔则形成了插槽的首段,通过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插接配合能够提高通孔和凹口之间的连接效果,尤其是能够提高插槽和第二腔体之间隔绝效果,方便安装,提高稳定性。
[0012]进一步地,第三腔体中设置有通断状态检测模块,所述通断状态检测模块包括有焊接固定在线路板上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包括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包括有两个分别对应行程开关的两个信号输出状态设置的摆动位置(即对应断路器分闸状态和合闸状态),所述第二通断组件包括有动触头机构,动触头机构包括有与壳体转动连接的触头支持,所述触头支持和行程开关之间设置有传动杆,用于分隔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的基壳上开设有可供传动杆活动穿设的第一弧形通槽,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触头支持配合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杆构成推动配合,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可推动操作杆朝向其中一个摆动位置方向运动,所述操作杆能够自行朝另一个摆动位置方向摆动复位。
[0013]进一步设置带来的优点是:触头支持通过活动穿设在第一弧形通槽中的传动杆与行程开关构成传动配合,所述行程开关的操作杆具有自行复位的能力,触头支持发生动作时通过传动杆推动操作杆运动至其中一个摆动位置,当触头支持及传动杆回到原先位置时,操作杆可自行摆动复位至另一个摆动位置,采用这样设置可以减少触头支持和操作杆
之间产生作用力的频次,提高行程开关的使用寿命;第一弧形通槽的设置对传动杆的运动起到一定的导向和支撑作用,提高其运动的稳定性。
[0014]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与传动杆运动轨迹相适配的第二弧形通槽,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活动穿设在第二弧形通槽中。
[0015]进一步设置带来的优点是:第二弧形通槽的设置对传动杆的运动起到一定的导向和支撑作用,提高其运动的稳定性,并且其在与第一弧形通槽配合时能够进一步地提高传动杆的稳定性,使传动杆不容易弯折断裂。
[0016]进一步地,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线路板朝向动触头机构的一侧。
[0017]进一步设置带来的优点是:由于传动杆另一端活动穿设在第二弧形通槽中,将行程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包括有由多个基壳拼接形成的壳体,多个基壳之间相邻拼接形成有多个腔体,所述壳体包括有两个与导轨配合安装的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腔体中至少包括有三个相邻且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通断组件,第三腔体中设置有能够同时驱动第一、第二通断组件实现通断的驱动模块,所述第三腔体中还设置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集成有与驱动模块配合连接的控制芯片,线路板上还焊接固定有与控制芯片配合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至少其中一个凸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无线通信模块的插槽,所述插槽由至少两个基壳拼接构成,所述插槽与第三腔体相连通并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包括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设置在第一腔体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第二板体上并与第二板体一同插装在所述插槽中,所述线路板包括有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有基部以及设置在基部上的若干插针,所述插针具有两个电连接端,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可供插针两个电连接端分别插入连接的焊孔,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可通过连接构件的若干插针构成两者的电性连接并同时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保持位置的相对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壳包括有用于拼接形成第二腔体的第一基壳和第二基壳,所述第一基壳一侧与凸部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凹口,第二基壳与凸部相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凹口配合连接的通孔,所述插槽由凹口和通孔连接形成,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部,通孔另一端与第三腔体相连通,凹口处设置有与第一插接部配合插接的第二插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第三腔体中设置有通断状态检测模块,所述通断状态检测模块包括有焊接固定在线路板上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包括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包括有两个分别对应行程开关的两个信号输出状态设置的摆动位置,所述第二通断组件包括有动触头机构,动触头机构包括有与壳体转动连接的触头支持,所述触头支持和行程开关之间设置有传动杆,用于分隔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的基壳上开设有可供传动杆活动穿设的第一弧形通槽,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触头支持配合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杆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全昌刘永华李连昌
申请(专利权)人:佳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