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型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90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融合型塑壳断路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绝缘底板、转接板、基座、中盖以及上盖,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分别集成于所述基座本体上的互感器模块和脱扣器;所述基座本体的进出线端设置电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采集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通过所述转接板传送至所述互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进行汇总输出;所述中盖包括中盖本体、集成于所述中盖本体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互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上盖通过所述控制器集成于所述中盖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断路器模块化、集成化的结构,减少了内部二次控制回路的二次导线,实现装配便捷、可靠性高、配置灵活的目的。配置灵活的目的。配置灵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型塑壳断路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型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配电物联网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断路器作为配电系统的一部分,对其智能化、高融合的方向需求越来越高。但考虑到实际改造应用场景,对断路器的尺寸要求不能有太大变化。在原有标准断路器外形尺寸的基础上,又要内置支撑物联网化的通信模块、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故对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诸多方案多为在原有产品上做加法,造成内部接线复杂、生产困难、产品故障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融合型塑壳断路器,以解决现有的断路器内部接线复杂、生产困难、产品故障率高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融合型塑壳断路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绝缘底板、转接板、基座、中盖以及上盖,其中:
[0006]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分别集成于所述基座本体上的互感器模块和脱扣器;所述基座本体的进线端或/和出线端设置电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采集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通过所述转接板传送至所述互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进行汇总输出;
[0007]所述中盖包括中盖本体、集成于所述中盖本体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互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
[0008]所述上盖通过所述控制器集成于所述中盖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互感器模块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三相电流互感器和PCB板;
[0010]所述壳体上端设置电流互感器插接口,将电流互感器信号、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通过PCB板的排母进行汇总输出。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基座本体包括:
[0012]互感器模块安装孔,用于安装互感器模块;所述互感器模块贯穿所述互感器模块安装孔与所述转接板电气连接;
[0013]脱扣器安装孔,用于安装脱扣器。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绝缘底板封装于所述基座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
[0016]控制模块,包括与断路器的外部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接口,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盖上;
[0017]处理模块,包括用于通信连接的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所述第一插针与所述控制
模块的排母以插接的方式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插针与所述PCB板的排母以插接的方式通信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中盖本体包括控制器安装腔,所述控制器安装腔的顶部设置通孔,所述处理模块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控制模块位于所述控制器安装腔内。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中盖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中盖安装孔,所述中盖通过所述中盖安装孔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包括上盖第一固定柱和上盖第二固定柱,所述上盖第一固定柱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上盖第二固定柱与所述处理模块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液晶显示屏,用于与断路器的外部建立人机界面通信。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1)本专利技术的融合型塑壳断路器,将互感器模块和脱扣器分别集成于基座内,将控制器集成于中盖内。转接板将采集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传送至互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进行汇总,将汇总后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输出至控制器内进行电压和温度的控制,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形成基于电压和温度控制的反馈回路;
[0024](2)该断路器是一种模块化、叠装式的结构方案,将内部的结构按功能区分,进行模块化、集成化的结构设计,便于按需求选择性配置功能或自定义配置不同功能的模块。叠装式安装结构,有效的减少了内部二次控制回路的二次导线,实现装配便捷、可靠性高、配置灵活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融合型塑壳断路器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断路器的装配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互感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基座的立体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中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如下:
[0034]1、绝缘底板;2、转接板;3、基座;4、中盖;5、上盖;6、基座本体;7、互感器模块;8、脱扣器;9、中盖本体;10、控制器;11、电流互感器插接口;12、PCB板的排母;13、互感器模块安装孔;14、控制模块;15、处理模块;16、第一插针;17、第二插针;18、控制模块的排母;19、控制器安装腔;20、中盖安装孔;21、上盖第一固定柱;22、上盖第二固定柱;23、液晶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融合型塑壳断路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绝缘底板1、转接板2、基座3、中盖4以及上盖5,其中:
[0037]基座3包括基座本体6、分别集成于基座本体6上的互感器模块7和脱扣器8;基座本体6的进线端或/和出线端设置电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采集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通过转接板2传送至互感器模块7的信号输入端进行汇总输出;
[0038]中盖4包括中盖本体9、集成于中盖本体9上的控制器10;控制器10与互感器模块7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
[0039]上盖5通过控制器10集成于中盖4上。
[0040]具体地,绝缘底板1将断路器的二次控制回路和一次负载回路与外部进行隔离,改善控制器的运行环境,提高断路器的控制精度。转接板2通过绝缘底板1封装于基座3上,提高转接板3的输入或输出信号的精度。
[0041]基座3的进线端或出线端,或进线端和出线端分别设置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安装采集孔,电压传感器的信号线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线分别插接在转接板2上。转接板2将采集的电压传感器的电压信号,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传送至断路器内部。基座3的底部设置行线槽,该行线槽规则排布,将强电导线和弱电导线进行分区。基座3的底部设置转接板安装槽,可将转接板2安装在转接板安装槽内。基座3还包括互感器模块7,转接板2将采集的电压、温度信号分别传送至互感器模块7的信号输入端进行汇总输出。
[0042]进一步地,将脱扣器8装配于基座3内之后,将中盖4盖合于基座3,通过紧固件进行紧固。到此,断路器一次控制回路结构部分和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采集部分装配完成,形成断路器的底层部分;全部的二次控制信号输出都通过互感器模块7的信号输出口进行汇总后再输出。
[0043]控制器10集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型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绝缘底板、转接板、基座、中盖以及上盖,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分别集成于所述基座本体上的互感器模块和脱扣器;所述基座本体的进线端或/和出线端设置电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采集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通过所述转接板传送至所述互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进行汇总输出;所述中盖包括中盖本体、集成于所述中盖本体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互感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上盖通过所述控制器集成于所述中盖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模块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三相电流互感器和PCB板;所述壳体上端设置电流互感器插接口,将电流互感器信号、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通过PCB板的排母进行汇总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本体包括:互感器模块安装孔,用于安装互感器模块;所述互感器模块贯穿所述互感器模块安装孔与所述转接板电气连接;脱扣器安装孔,用于安装脱扣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通过所述绝缘底板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寄文贾俊谈赛王云飞蒋罗庚戴旭毅
申请(专利权)人:威胜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