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26980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4
本申请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偏差值的控制方法,控制连铸坯宽度的偏差值为0~15mm,且其满足以下公式:Y=0.267[Si]+0.264[Al]+0.331([Si]+[Al])+0.129t;通过控制RH精炼出站时钢水中硅目标含量、铝目标含量、硅铝和目标含量和中间包目标过热度的范围,可以提高连铸坯的宽度偏差值在0~15mm的命中率。宽度偏差值在0~15mm的命中率。宽度偏差值在0~15mm的命中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属于钢铁冶炼
,具体涉及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电工钢包括碳含量<0.5wt.%Si电工钢和0.5wt.%~6.5wt.%Si硅钢两类,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电工钢板在磁性材料中用量最大,也是一种节能的重要金属功能材料。以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50W600为例,在连铸生产过程中,由于连铸坯宽度敏感性极高,目标坯宽控制偏差0~15mm的实际命中率较低,严重影响到后续热轧宽度命中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坯宽控制偏差0~15mm的实际命中率较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偏差值的控制方法,控制连铸坯宽度的偏差值为0~15mm,且其满足以下公式:
[0005]Y=0.267[Si]+0.264[Al]+0.331([Si]+[Al])+0.129t;
[0006]其中,Y表示连铸坯宽度的偏差值;[Si]表示硅目标含量,0.267表示[Si]的权重系数;[Al]表示铝目标含量,0.264表示[Al]的权重系数;[Si]+[Al]表示硅铝和目标含量,0.331表示[Si]+[Al]的权重系数;t表示中间包过热度,0.129表示t的权重系数。
[0007]可选地,所述连铸坯为RH精炼后的钢水依次经中间包和结晶器连续铸造制得;
[0008]其中,控制钢水在RH精炼出站时的硅目标含量为1.28wt.%~1.33wt.%,铝目标含量为0.29wt.%~0.33wt.%,硅铝和目标含量为1.57wt.%~1.66wt.%;控制中间包目标过热度为15℃~35℃。
[0009]可选地,还包括:当中间包和结晶器内钢水成分一致时,根据RH精炼出站时的硅铝和实际含量和目标含量的差值,调节连铸拉速;当RH精炼出站时的硅铝和实际含量小于1.57wt.%时,连铸拉速增加0.01m/min~0.02m/min;当RH精炼出站时的硅铝和实际含量大于1.66wt.%时,连铸拉速降低0.01m/min~0.02m/min。
[0010]可选地,还包括:当中间包和结晶器内钢水成分一致,且中间包实际过热度大于40℃时,连铸拉速降低0.01m/min~0.02m/min;
[0011]当中间包和结晶器内钢水成分一致,且中间包实际过热度小于15℃时,连铸拉速增加0.01m/min~0.02m/min。
[0012]可选地,根据连铸坯的目标宽度,调节结晶器出口尺寸;当采用结晶器调宽时,结晶器出口宽度的实际调整量为在目标调整量的基础上减2mm;当采用结晶器调窄时,结晶器出口宽度的实际调整量为在目标调整量的基础上加2mm;其中,所述目标调整量为连铸坯的目标宽度和结晶器出口宽度的差值。
[0013]可选地,通过调节结晶器出口尺寸调整连铸坯宽度,当采用结晶器调宽时,结晶器出口宽度的实际调整量为在目标调整量的基础上减2mm;当采用结晶器调窄时,结晶器出口宽度的实际调整量为在目标调整量的基础上加2mm;其中,所述目标调整量为连铸坯的目标宽度和结晶器出口宽度的差值。
[0014]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偏差值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热轧处理的应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控制RH精炼出站时钢水中硅目标含量、铝目标含量、硅铝和目标含量和中间包目标过热度的范围,可以提高连铸坯的宽度偏差值在0~15mm的命中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铸坯宽度偏差值与影响因子的对应图;
[0019]图2为现有技术中调节结晶器出口尺寸调节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偏差值、热轧宽度偏差值的趋势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偏差值、热轧宽度偏差值的趋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2]本申请实施例是针对无取向硅钢50W600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吹氩、RH精炼、连铸、酸洗冷轧和退火等;连铸工序包括钢水依次经钢包、中间包、结晶器、除磷、加热、保温冷却、控轧控冷等操作连铸为连铸坯。
[0023]连铸过程为钢水在结晶器开始凝固并逐渐收缩成铸坯的过程,无取向硅钢50W600在连铸生产过程中,连铸坯宽度敏感性极高,传统连铸过程控制宽度的手段为通过调节结晶器的尺寸进行连铸坯的宽度控制,但是结晶器的尺寸调节存在滞后性,很难将连铸坯宽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0024]在连铸工序中连铸坯宽度偏差值为热轧宽度值减去连铸坯宽度值,如连铸坯宽度偏差值较大,因热轧板厂粗轧工序采用带槽大立辊,投入控宽后,电工钢边部会出现起皮缺陷,连铸坯的宽度,会导致连铸坯在热轧工序中无法投入立辊控宽,将严重影响到热轧宽度命中率。
[0025]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偏差值的控制方法,在连铸恒定拉速恒定如0.9m/min的条件下,对连铸坯宽度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是:硅铝和>Si含量>Al含量>钢水过热度;
[0026]请参阅图1,在确认上述四种因素中某一种或几种因素的权重系数时,将其余的因
素保证恒定,改变该种或几种因素为变量,确认连铸坯宽度偏差值和变量因素的关系,并最终将四种因素和连铸坯宽度偏差值拟合为公式,各影响因素满足以下公式:Y=0.267[Si]+0.264[Al]+0.331([Si]+[Al])+0.129t;
[0027]其中,Y表示连铸坯宽度的偏差值;[Si]表示硅目标含量,0.267表示[Si]的权重系数;[Al]表示铝目标含量,0.264表示[Al]的权重系数;[Si]+[Al]表示硅铝和目标含量,0.331表示[Si]+[Al]的权重系数;t表示中间包过热度,0.129表示t的权重系数。
[0028]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控制RH精炼出站时钢水中硅目标含量、铝目标含量、硅铝和目标含量和中间包目标过热度的范围,控制连铸坯的宽度偏差值在0~15mm,并可以提高连铸坯的宽度偏差值在0~15mm的命中率。
[0029]具体地,控制RH精炼出站时钢水中硅目标含量、铝目标含量、硅铝和目标含量和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偏差值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连铸坯宽度的偏差值为0~15mm,且其满足以下公式:Y=0.267[Si]+0.264[Al]+0.331([Si]+[Al])+0.129t;其中,Y表示连铸坯宽度的偏差值;[Si]表示硅目标含量,0.267表示[Si]的权重系数;[Al]表示铝目标含量,0.264表示[Al]的权重系数;[Si]+[Al]表示硅铝和目标含量,0.331表示[Si]+[Al]的权重系数;t表示中间包过热度,0.129表示t的权重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偏差值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坯为RH精炼后的钢水依次经中间包和结晶器连续铸造制得;其中,控制钢水在RH精炼出站时的硅目标含量为1.28wt.%~1.33wt.%,铝目标含量为0.29wt.%~0.33wt.%,硅铝和目标含量为1.57wt.%~1.66wt.%;控制中间包目标过热度为15℃~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取向硅钢50W600连铸坯宽度偏差值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中间包和结晶器内钢水成分一致时,根据RH精炼出站时的硅铝和实际含量和目标含量的差值,调节连铸拉速;当RH精炼出站时的硅铝和实际含量小于1.57wt.%时,连铸拉速增加0.01m/min~0.02m/min;当RH精炼出站时的硅铝和实际含量大于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文田飞谢凯尹振芝刘彭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