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71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LCD中使用的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点光源电路板;多个点光源,位于点光源电路板上;漫射透镜,设置在各点光源上并包括凹点和从该凹点径向突出的曲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本申请要求于2005年11月1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2005-011104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涉及一种背光单元和一种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更具体地讲,涉及种具有点光源的背光单元和一种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近来,已经开发了平板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来代替传统的显示器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包括具有薄膜晶体管(TFT)的LCD面板、滤色器基底以及置于LCD面板和滤色器基底之间的液晶。由于LCD面板本身不发光,所以LCD包括在TFT基底的背面的作为提供光的光源的背光单元。根据液晶的取向调节从背光单元产生的光的透射率。LCD面板和背光单元容纳在平板显示设备的机壳中。根据光源的位置,背光单元可分为边光型背光单元或直下型背光单元。边光型背光单元在导光板的侧面布置光源,通常用于尺寸相对小的LCD,如用于在膝上电脑和桌上电脑所使用的LCD。边光型背光单元提供的光均匀性好并提供良好的耐久性,并且适用于薄框架的LCD。然而,因为在发射的光穿过导光板的同时损失了,所以降低了它的发光效率。另外,在大尺寸的LCD面板中,使用一个模制框不能制造导光板。随着LCD面板的尺寸的增大,已经重点开发直下型背光单元。直下型背光单元通过将多个光源布置在LCD面板的背面来对LCD面板的整个表面提供光。与边光型背光单元相比,直下型背光单元通过利用多个光源提供的亮度等级高,但是由于颜色的模糊导致亮度不够充分地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的颜色均匀性和良好的光效率的背光单元以及一种具有所述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的实施而得知。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可通过提供一种背光单元来实现,所述背光单元包括:点光源电路板;多个点光源,位于所述点光源电路板上;漫射透镜,设置在每个点光源上,并包括凹点和从所述凹点径向突出的表面。所述表面可具有像对称的非圆形曲线形状的部分。所述凹点可与所述点光源隔开预定的距离。所述表面通过下述方程形成,并且A1不等于0。z(r)=c·r21+1-(1-k)c2r2+A1r+A2r2+A3r3+A4r4+A5r5+···+Anrn]]>其中,c是漫射透镜的曲率,k是二次曲面常数。所述漫射透镜的所述表面可包括与所述点光源相邻的第一透镜表面和具有所述凹点的曲面的第二透镜表面,c可以是负数且A1可以是正数。所述表面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对称的圆形曲线的形状的部分。所述曲面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成形为像至少两个或多个不同圆形曲线。所述背光单元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漫射透镜的所述表面上的突出和凹陷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还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来实现,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点光源,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整个后表面上;漫射透镜,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各点光源之间,并包括凹点和从所述凹点径向突出的表面。所述表面可具有像对称的非圆形曲线形状的部分。所述表面通过下述方程形成,并且A1不等于0。z(r)=c·r21+1-(1-k)c2r2+A1r+A2r2+A3r3+A4r4+A5r5+···Anrn]]>-->其中,c是漫射透镜的曲率,k是二次曲面常数。所述表面可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对称的圆形曲线的形状的部分。所述曲面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成形为像至少两个或多个不同圆形曲线。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漫射透镜的表面上的突出和凹陷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还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在平板显示器中使用的背光单元来实现,所述背光单元包括:电路板;多个光源,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以产生光;漫射透镜,具有用于从对应的光源接收光的第一表面和用于发射接收的光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具有凹点和表面,所述凹点具有距离所述第一表面的凹陷距离,所述表面从所述凹点延伸并具有距离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所述距离根据距离所述凹点的距离,从所述凹陷距离变化到最高距离和最低距离。根据距离所述漫射透镜的中心的半径,所述距离可从所述凹陷距离增大到最高距离,然后从所述最高距离减小到所述最低距离。所述第二表面可包括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球形表面和具有第二半径的第二球形表面。所述第一球形表面可具有从所述凹陷距离到所述最高距离变化的距离,所述第二球形表面可具有从所述最高距离到所述最低距离变化的距离。所述第二表面可包括曲面和非曲面。所述非曲面可包括在所述凹点的圆周方向形成的平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相对于穿过所述凹点的直线线性变化的曲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具有线性变化的距离的第一部分和具有非线性变化的距离的第二部分。                      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并更易于理解,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LCD的分解透视图;图2A和图2B分别是示出图1中的LCD的漫射透镜的剖视图和分解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漫射透镜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漫射透镜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漫射透镜的亮度和传统漫射透镜的亮度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的示例,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以下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这些实施例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思。将参照图1、图2A、图2B和图5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LCD)。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LCD 1的分解透视图,图2A和图2B分别是图1中的LCD的剖视图和分解透视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漫射透镜的亮度和传统漫射透镜的亮度的视图。LCD 1包括LCD面板20、调光构件30、反射板40、发光二极管(LED)电路板51和LED 60,其中,所述调光构件30、反射板40、LED驱动电路板51按顺序位于LCD面板20的后面,LED 60位于LED电路板51上并与反射板40的LED孔41对应地布置。将多个LED布置在LED电路板51上作为LED 60。LED 60可用作LED的示例。LCD面板20、调光构件30和LED电路板51容纳在上机壳10和下机壳100之间。LCD面板20包括:TFT基底21,在所述TFT基底21上形成有TFT;滤色器基底22,面向TFT基底21;密封剂23,将两个基底21和22附着在一起以形成盒间隙;液晶层24,被两个基底21和22以及密封剂23围绕并布置在所述盒间隙里。提供的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单元,包括:点光源电路板;多个点光源,位于所述点光源电路板上;漫射透镜,设置在每个点光源上,并包括凹点和从所述凹点径向突出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5-11-19 10-2005-0111041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点光源电路板;多个点光源,位于所述点光源电路板上;漫射透镜,设置在每个点光源上,并包括凹点和从所述凹点径向突出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表面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对称的非圆形曲线的形状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凹点与所述点光源隔开预定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或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表面通过下述方程形成:z(r)=c·r21+1-(1-k)c2r2+A1r+A2r2+A3r3+A4r4+A5r5+···+Anrn]]>其中,A1不等于0,c是漫射透镜的曲率,k是二次曲面常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当c是负数且A1是正数时,所述漫射透镜的所述表面包括与所述点光源相邻的第一透镜表面和具有所述凹点的曲面的第二透镜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表面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对称的圆形曲线的形状的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表面包括至少部分具有至少两个或多个不同圆形曲线的形状的部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还包括:突出和凹陷部分,形成在所述漫射透镜的所述表面上。9、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点光源,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整个后表面上;漫射透镜,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各点光源之间,并包括凹点和从所述凹点径向突出的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表面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对称的非圆形曲线的形状的部分。11、根据权利要求10或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曲面通过下述方程形成:z(r)=c·r21+1-(1-k)c2r2+A1r+A2r2+A3r3+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宰张东燮尹晟镐金昌周金善吉朴惠恩金基洙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