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05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泥鳅养殖领域,尤其是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顶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分隔板的四周均通过柔性橡胶板与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带动分隔板左右晃动的驱动机构,分隔板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漏卵网,漏卵网的上方均设有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养殖管,养殖管的底端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铰接在分隔板上;所述漏卵网的底端均设有锥形网筒,所述锥形网筒的内部顶端固定有锥形的导卵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为泥鳅提供良好的反季节繁育环境,防止泥鳅吃鳅卵或者鳅卵堆积的情况,繁育效果好。繁育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泥鳅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眼下无刺。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泥鳅为大。侧线完全。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褐色,腹面白色。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褐色斑点。背鳍、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0003]随着泥鳅养殖规模的扩大,对泥鳅苗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苗种已成为泥鳅养殖规模能否扩大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提高亲鳅所产鳅卵的受精率及孵化率,减少损伤即是其关键所在。
[0004]现有的泥鳅繁殖方式中,主要有人工授精和自然产卵两种方法,而由于泥鳅个体较小,体表粘液多,因此进行人工授精的劳动强度较大,且操作过程中对亲鳅的损伤很大,极易造成亲鳅产后死亡,因此,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苗种主要是靠亲鳅自然交配、自然产卵获得。但是现有的泥鳅繁殖装置泥鳅的活动范围过大,导致泥鳅交配和受精率降低。而且产过卵的泥鳅喜欢吃鳅卵,这样产卵过后将会有大量受精卵被吃掉,而且产卵后大量堆积,容易出现缺氧死卵的情况,同时在反季节时,由于环境的变化也使得泥鳅不容易进行繁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泥鳅繁殖效果差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包括顶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分隔板的四周均通过柔性橡胶板与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带动分隔板左右晃动的驱动机构,分隔板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漏卵网,漏卵网的上方均设有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养殖管,养殖管的底端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铰接在分隔板上;
[0008]所述漏卵网的底端均设有锥形网筒,所述锥形网筒的内部顶端固定有锥形的导卵板,锥形网筒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阶梯状排布的环形的附着网片,锥形网筒的底端通过转动架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底端侧壁上,转动架的底端延伸至壳体的下方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壳体内设有带动加热功能的进气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气泵,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加热箱,加热箱的出气端通过多根导管连接有环形出气筒,环形出气筒套设在锥形网筒的外部,环形出气筒的侧壁上
开有多个出气管,且导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0010]优选的,所述养殖管的顶端安装有养殖平台,养殖平台的侧壁上通过支架固接有水草养殖筒。
[0011]优选的,所述附着网片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限位板,导卵板的边缘处延伸至最上方的附着网片上方。
[0012]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通过支架固定在壳体底端的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有一个转动架,转动架延伸至壳体的底端上均安装有两个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之间均安装有传动链条。
[001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壁上均开有导向孔,导向孔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固接在分隔板上。
[0014]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端开口处设有顶板,顶板的四周与壳体之间设有连接架,连接架卡接在壳体上。
[0015]优选的,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安装有电热管,加热箱的顶端安装有温控器,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控器与温度传感器和电热管电性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通过进气机构的设置,能够对反季节泥鳅繁殖提供良好的温度环境以及充足的氧气;
[0018]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通过分隔板、漏卵网、养殖筒、养殖平台、驱动机构的设置,能够为泥鳅产卵提供养殖空间,且在产卵后方便将其导出,防止泥鳅吃鳅卵或者鳅卵堆积的情况;
[0019]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通过旋转机构、导卵板、锥形网筒和附着网片的设置,能够将鳅卵均匀的铺设在锥形网筒内的附着网片上,防止泥鳅吃鳅卵或者鳅卵堆积的情况。
[0020]本专利技术能够为泥鳅提供良好的反季节繁育环境,防止泥鳅吃鳅卵或者鳅卵堆积的情况,繁育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的养殖平台和水草养殖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的养殖平台、水草养殖筒和养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的锥形网筒、和导卵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壳体、2附着网片、3锥形网筒、4导卵板、5驱动机构、6分隔板、61导向杆、7转轴、8漏卵网、9连接杆、10养殖平台、11顶板、12养殖管、13环形出气筒、14气泵、15加热箱、16单向阀、17转动架、18水草养殖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参照图1-3,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包括顶端开口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6,分隔板6的四周均通过柔性橡胶板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带动分隔板6左右晃动的驱动机构5,分隔板6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漏卵网8,漏卵网8的上方均设有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养殖管12,养殖管12的底端铰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底端铰接在分隔板6上;
[0028]所述漏卵网8的底端均设有锥形网筒3,所述锥形网筒3的内部顶端固定有锥形的导卵板4,锥形网筒3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阶梯状排布的环形的附着网片2,锥形网筒3的底端通过转动架17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底端侧壁上,转动架17的底端延伸至壳体1的下方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壳体1内设有带动加热功能的进气机构。
[0029]进气机构包括气泵14,气泵14的输出端连接有加热箱15,加热箱15的出气端通过多根导管连接有环形出气筒13,环形出气筒13套设在锥形网筒3的外部,环形出气筒13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出气管,且导管上安装有单向阀16。
[0030]养殖管12的顶端安装有养殖平台10,为泥鳅活动提供更多附着物,养殖平台10的侧壁上通过支架固接有水草养殖筒18,在水草养殖筒18内种植水草,水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水体提供氧气,同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能够模拟自然环境,为泥鳅繁育提供更好的环境。
[0031]附着网片2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包括顶端开口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6),分隔板(6)的四周均通过柔性橡胶板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带动分隔板(6)左右晃动的驱动机构(5),分隔板(6)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漏卵网(8),漏卵网(8)的上方均设有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养殖管(12),养殖管(12)的底端铰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底端铰接在分隔板(6)上;所述漏卵网(8)的底端均设有锥形网筒(3),所述锥形网筒(3)的内部顶端固定有锥形的导卵板(4),锥形网筒(3)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阶梯状排布的环形的附着网片(2),锥形网筒(3)的底端通过转动架(17)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底端侧壁上,转动架(17)的底端延伸至壳体(1)的下方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壳体(1)内设有带动加热功能的进气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湾泥鳅反季节繁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包括气泵(14),气泵(14)的输出端连接有加热箱(15),加热箱(15)的出气端通过多根导管连接有环形出气筒(13),环形出气筒(13)套设在锥形网筒(3)的外部,环形出气筒(13)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出气管,且导管上安装有单向阀(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湾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龙袁小琛商泽昊王光毅徐凯王韶平舒结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