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中DO值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574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中DO值测量装置,包括溶解氧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MCU模块、电源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和CAN通信模块;溶解氧传感器模块的溶解氧信号输出端与MCU模块的第一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模块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MCU模块的第二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MCU模块的模拟量输出端与开关量输出模块的TTL电平输入端连接,MCU模块的CAN总线差分信号端与CAN通信模块的差分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检测电路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与电路的可靠性;并且能够方便的与现有的多种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接口匹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性好等优点。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中DO值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DO值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是重要环节之一,生物处理的作用是脱氮除磷,而DO值的控制是生物处理的关键。
[0003]目前,溶解氧测量方法主要有碘量法,光纤法,荧光法,电流测量法。碘量法是纯粹的化学法,不适合做在线监测。光纤法与荧光工艺复杂,成本高。电流测量法主要是采用极谱式溶解氧电极,通过在电极阳极加直流电压作为激励,电极阴极会输出nA级的弱电流。溶解氧的电化学测量方法分为原电池法和极谱法,其存在电路可靠性较低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高效,稳定,且实现成本较低的污水处理中DO值测量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污水处理中DO值测量装置,包括溶解氧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MCU模块、电源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和CAN通信模块;所述溶解氧传感器模块的溶解氧信号输出端与MCU模块的第一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MCU模块的第二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MCU模块的模拟量输出端与开关量输出模块的TTL电平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出模块的OD门输出端输出标准电信号,所述MCU模块的CAN总线差分信号端与CAN通信模块的差分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向溶解氧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及MCU模块供电。r/>[0007]进一步地,所述溶解氧传感器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U1,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引脚4与溶解氧传感器插座P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引脚3与引脚4连接并接地,还经过并联的电阻R1和电容C1与引脚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引脚5连接第二供电端,并经过电容C2与引脚2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引脚1作为溶解氧信号输出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包括仪表放大器U2、运算放大器U3和运算放大器U4,所述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5连接第一供电端并经过电容C3接地,所述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4接地,所述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2和引脚3连接电压互感器PT1,所述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8经过串联的电阻R2和接插件J1与引脚7连接,所述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6经过串联的电阻R3和接插件J2与引脚7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引脚3经过电阻R4接地,还经过电阻R5连接VDDA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引脚1经过电阻R6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串联的接插件J3和电压互感器PT2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PT2经过电阻R7接地,还经过接插件J4与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6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过电阻R8连接
VDDA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引脚2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引脚4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还经过电容C4与引脚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引脚5连接第一供电端,并经过电容C5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引脚3经过电阻R9与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8连接,并经过电容C6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引脚4经过电阻R10与引脚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引脚5连接第一供电端,并经过电容C7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引脚2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引脚1作为温度信号输出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MCU模块包括单片机U5,所述单片机U5的引脚11作为第一模拟信号输入端,所述单片机U5的引脚12作为第二模拟信号输入端,所述单片机U5的引脚39作为模拟量输出端,所述单片机U5的引脚45和引脚46作为CAN总线差分信号端,所述单片机U5的引脚7经过并联的复位开关和电容C8接地,所述单片机U5的引脚5与晶体X1一端连接,并经过电容C9接地,所述单片机U5的引脚6与晶体X1另一端连接,并经过电容C10接地。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开关量输出模块包括光隔离器U6,所述光隔离器U6的引脚1与单片机U5的引脚24连接,并经过电容C16与引脚4接地,所述光隔离器U6的引脚2作为TTL电平输入端,所述光隔离器U6的引脚8与单片机U5的引脚36连接,并经过电容C17与引脚5接地,所述光隔离器U6的引脚6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并经过电阻R11接地,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1的漏极作为OD门输出端,并经过串联的电阻R12和发光二极管接地。
[0011]进一步地,所述CAN通信模块包括CAN总线芯片U7,所述CAN总线芯片U7的引脚1和引脚4作为差分信号输入输出端,所述CAN总线芯片U7的引脚2经过电容C18连接第一供电端并接地,所述CAN总线芯片U7的引脚3连接第一供电端,所述CAN总线芯片U7的引脚6和引脚7与CAN插座连接,并串联电阻R13和接插件J5。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芯片U8,所述电源芯片U8的引脚2经过并联的电容C19和C20接地,还经过保险丝连接外部电源,且与稳压器V1的引脚3连接,所稳压器V1的引脚2作为第一供电端,并经过电容C21与引脚1接地,所述电源芯片U8的引脚3与引脚2连接,所述电源芯片U8的引脚6作为第二供电端,并经过并联的电容C22和C23与引脚4接地。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高了检测电路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与电路的可靠性;并且能够方便的与现有的多种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接口匹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中DO值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溶解氧传感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MCU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开关量输出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CAN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中DO值测量装置,包括溶解氧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MCU模块、电源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和CAN通信模块;所述溶解氧传感器模块的溶解氧信号输出端与MCU模块的第一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MCU模块的第二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MCU模块的模拟量输出端与开关量输出模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中DO值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解氧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MCU模块、电源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和CAN通信模块;所述溶解氧传感器模块的溶解氧信号输出端与MCU模块的第一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MCU模块的第二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MCU模块的模拟量输出端与开关量输出模块的TTL电平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出模块的OD门输出端输出标准电信号,所述MCU模块的CAN总线差分信号端与CAN通信模块的差分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向溶解氧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及MCU模块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中DO值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氧传感器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U1,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引脚4与溶解氧传感器插座P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引脚3与引脚4连接并接地,还经过并联的电阻R1和电容C1与引脚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引脚5连接第二供电端,并经过电容C2与引脚2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引脚1作为溶解氧信号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中DO值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包括仪表放大器U2、运算放大器U3和运算放大器U4,所述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5连接第一供电端并经过电容C3接地,所述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4接地,所述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2和引脚3连接电压互感器PT1,所述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8经过串联的电阻R2和接插件J1与引脚7连接,所述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6经过串联的电阻R3和接插件J2与引脚7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引脚3经过电阻R4接地,还经过电阻R5连接VDDA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引脚1经过电阻R6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串联的接插件J3和电压互感器PT2连接,所述电压互感器PT2经过电阻R7接地,还经过接插件J4与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6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过电阻R8连接VDDA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引脚2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引脚4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还经过电容C4与引脚1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引脚5连接第一供电端,并经过电容C5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引脚3经过电阻R9与仪表放大器U2的引脚8连接,并经过电容C6接地,所述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玮陈应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