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构件单元、以及具有该陶瓷构件单元的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987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将插入体向陶瓷构件的插入口顺畅地插入,提升插入性的陶瓷构件单元以及具有该陶瓷构件单元的传感器。该陶瓷构件单元至少具有插入体(11~14)和陶瓷构件(50),该陶瓷构件(50)具有供插入体插入的插入部(50i),插入部至少具有插入口(50b),该插入口连通于陶瓷构件的表面的导入口(50s)并且设于比导入口靠深处的位置并形成开口,插入体能够向插入口插入,而且,在导入口与插入口相连通的连通部分具有随着朝向插入口去而变窄的锥形孔部(50t1)、(50t2),锥形孔部随着朝向插入口去而锥角变大,且锥形孔部与插入口相连。且锥形孔部与插入口相连。且锥形孔部与插入口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陶瓷构件单元、以及具有该陶瓷构件单元的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由例如引线和分隔件等构成的陶瓷构件单元以及具有该陶瓷构件单元的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进行汽车发动机等内燃机的燃料效率提升和燃烧控制的气体传感器,已知有检测废气中的氧浓度的氧传感器和空燃比传感器。
[0003]作为该种气体传感器,广泛采用如下的气体传感器:在板状的传感器元件的后端侧设置电极焊盘等电极部,使引线连接于该电极部,将来自传感器元件的传感器输出信号向外部取出。(专利文献1)。
[0004]该气体传感器能够如下那样制造。首先,如图10的(a)所示,从顶端侧起依次将分隔件500以及橡胶盖52固定在外筒25的内部来组装外筒单元700。然后,将各引线11~14从顶端贯穿外筒单元700的后端的橡胶盖52的插入口52b以及分隔件500的插入口500b。
[0005]然后,如图10的(b)所示,将引线11~14的顶端的比切槽11c~14c靠顶端侧的覆膜去除,露出芯线11a~14a并弯边连接(日文:
カシメ
接続)未图示的连接端子。接着,将引线11~14的后端侧部分向后端拉拽,将连接端子分别收纳于分隔件500的各插入口500b。
[0006]进一步,将贯穿有引线11~14的外筒单元700与预先另外安装的元件单元(未图示)接合,完成传感器。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2471号公报(图4)
专利技术内容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然而,如图11的(a)所示,在分隔件500的插入口500b的表面侧的开口部形成有锥形孔部500t,该锥形孔部是朝向深处变窄以便成为引线11的插入导引部的一级锥形孔部。而且若将引线11向该插入口500b插入,则引线11的顶端11f在接触点P与锥形孔部500t抵接,若进一步将引线11向深处侧按压,则引线11的顶端11f受锥形孔部500t导向,沿箭头朝径向内侧被向插入口500b引导。
[0012]然而,在如引线11这样柔软的插入体的情况下,如图11的(b)所示,有时引线11的顶端11f卡在锥形孔部500t而弯曲,引线11从插入口500b如箭头F那样向外侧脱出,向更深处的插入变得困难。
[0013]另外,如图12所示,冲压陶瓷粉体来制造分隔件坯料500x,将该坯料500x烧制而用来制造上述锥形孔部500t。然后,在冲压坯料500x时将销1100插入粉体而形成插入口500b,并且向销1100的周围按压压模1200,该压模1200的用于形成锥形孔部500t的顶端1200e变尖。此时,有时顶端1200e因模具的滑动、粉体的填充压力而破损。
[0014]在此,如图13所示,存在在压模1210的顶端设有平坦的地台部500f来防止压模1210的顶端破损的技术。在该情况下,如图14所示,对于得到的分隔件500,在锥形孔部500t与插入口500b之间形成水平部500f。
[0015]然而,若将引线11向分隔件500的插入口500b插入,则引线11的顶端11f会卡在锥形孔部500t的深处的水平部500f,向更深处的插入同样地变得困难。即,该水平部500f不像锥形孔部那样向径向内侧倾斜,因此不产生将抵接于水平部500f的顶端11f向径向内侧导向(引导)的效果,变为不能向更深处插入。
[0016]于是,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将插入体向陶瓷构件的插入口顺畅地插入,提升插入性的陶瓷构件单元以及具有该陶瓷构件单元的传感器。
[0017]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1观点的陶瓷构件单元至少具有插入体和陶瓷构件,该陶瓷构件具有供所述插入体插入的插入部,该陶瓷构件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至少具有插入口,该插入口连通于所述陶瓷构件的表面的导入口并且设于比所述导入口靠深处的位置并形成开口,所述插入体能够向所述插入口插入,而且,在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插入口相连通的连通部分具有随着朝向所述插入口去而变窄的锥形孔部,所述锥形孔部随着朝向所述插入口去而锥角变大,且所述锥形孔部与所述插入口相连。
[0019]在陶瓷构件的导入口的最大直径、插入口的最大直径以及从导入口至插入口的深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朝向插入口去而锥角变大的锥形孔部的锥角必定比一级的锥形孔部的小(浅)。即,锥形孔部必定位于比一级的锥形孔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0020]由此,在将插入体向陶瓷构件的插入部插入时,插入体的顶端最初与本专利技术的锥形孔部接触的接触点比插入体的顶端最初与一级的锥形孔部接触的接触点靠深处侧。其结果,插入体以向插入部更深地插入的状态为起始,进一步向深处插入,因此,即使插入体些许弯曲也能抑制插入体从插入口向外侧脱出,能够将插入体向插入口的更深处顺畅地插入,提升插入性。
[0021]另外,深处侧的锥形孔部也形成为锥形,因此,相比于插入口与水平部相连的情况,能够抑制插入体的顶端发生卡挂。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2观点的陶瓷构件单元至少具有插入体和陶瓷构件,该陶瓷构件具有供所述插入体插入的插入部,该陶瓷构件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至少具有插入口,该插入口连通于所述陶瓷构件的表面的导入口并且设于比所述导入口靠深处的位置并形成开口,所述插入体能够向所述插入口插入,而且,在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插入口相连通的连通部分,从所述导入口侧起依次具有笔直部以及深处侧锥形孔部,所述笔直部从所述导入口向所述插入口延伸,所述深处侧锥形孔部随着从所述笔直部向所述插入口去而变窄,并且与所述插入口相连。
[0023]在陶瓷构件的导入口的最大直径、插入口的最大直径以及从导入口至插入口的深度一定的情况下,朝向插入口具有笔直部以及深处侧锥形孔部的形状中,笔直部必定位于比一级的锥形孔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深处侧锥形孔部的锥角必定比一级的锥形孔部的锥角小(浅)。即,笔直部以及深处侧锥形孔部必定位于比一级的锥形孔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0024]由此,在将插入体向陶瓷构件的插入部插入时,插入体的顶端最初与本专利技术的深处侧锥形孔部接触的接触点比插入体的顶端最初与一级的锥形孔部接触的接触点靠深处
侧(插入口侧)。其结果,插入体以向插入部更深地插入的状态为起始,进一步向深处插入,因此,即使插入体些许弯曲也能抑制插入体从插入口向外侧脱出,能够将插入体向插入口的更深处顺畅地插入,提升插入性。
[0025]另外,深处侧锥形孔部也形成为锥形,因此,相比于插入口与水平部相连的情况,能够抑制插入体的顶端发生卡挂。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陶瓷构件单元中,也可以是,所述插入部形成从所述插入口朝向更深处延伸的贯通孔。
[0027]采用该陶瓷构件单元,也能够适用于具有贯通孔的插入部。
[0028]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具有技术方案3所述的陶瓷构件单元和沿轴线方向延伸的传感器元件,其中,所述陶瓷构件是陶瓷构件,所述插入体是与所述传感器元件电连接的所述引线。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陶瓷构件单元,其至少具有插入体和陶瓷构件,该陶瓷构件具有供所述插入体插入的插入部,该陶瓷构件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至少具有插入口,该插入口连通于所述陶瓷构件的表面的导入口并且设于比所述导入口靠深处的位置并形成开口,所述插入体能够向所述插入口插入,而且,在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插入口相连通的连通部分具有随着朝向所述插入口去而变窄的锥形孔部,所述锥形孔部随着朝向所述插入口去而锥角变大,且所述锥形孔部与所述插入口相连。2.一种陶瓷构件单元,其至少具有插入体和陶瓷构件,该陶瓷构件具有供所述插入体插入的插入部,该陶瓷构件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至少具有插入口,该插入口连通于所述陶瓷构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井正名松尾康司多比良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