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驱动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64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转驱动减速器,包括左壳体、右壳体、差速器轴齿轮组、中间轴齿轮组和输入轴齿轮组;左壳体与右壳体之间的空腔中安装有差速器轴齿轮组、中间轴齿轮组和输入轴齿轮组,中间轴齿轮组的轴心的高度高于差速器轴齿轮和输入轴齿轮组的轴心高度,左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一引导筋,右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二引导筋,第一引导筋与第二引导筋对接,用于引导油液从空腔的底部流向中间轴齿轮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中间轴齿轮组布置在减速器的上部,避免中间轴轴承齿轮浸泡在油液中,减少搅油损失;第一引导筋和第二引导筋避免油液被大齿圈带动直接流向输入轴并堆积,油液向飞溅到上方再掉落,增大了油液与减速器的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壳体表面散热。有利于壳体表面散热。有利于壳体表面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转驱动减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
,尤其涉及一种反转驱动减速器。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的新能源驱动EPT大部分旋转方向是正转驱动车轮前进,驱动电机带动减速器正转,润滑主动力源差速器轴齿轮组的大齿圈顺时针旋转,带动齿轮油从大齿圈向上方流向输入轴,再从底部返回到大齿圈的底部,形成箱体内部大循环,减速器底部不会形成油液堆积。此情况下,齿轮油和箱体接触面积大,轴承处油液堆积少,产生的热量也少,无温升课题。
[0003]但是,部分后驱车辆,因整车车架layout布局问题,车辆前进时,减速器为反转驱动车轮前进。
[0004]减速器在温升试验时(最高转速转动,运转2小时,要求减速器温度小于140℃),差速器轴齿轮组的大齿圈带动齿轮油高速流向输入轴,引起输入轴和中间轴部位齿轮油堆积。堆积的油无法回流到大齿圈处,轴承和齿圈持续浸泡在齿轮油中。而输入轴和中间轴转速高,搅油损失剧增,搅油机械能损失转化成热能,引起减速器温度快速上升,短时间突破140℃,减速器温升试验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反转驱动时温升问题的反转驱动减速器。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反转驱动减速器,包括左壳体、右壳体、差速器轴齿轮组、中间轴齿轮组和输入轴齿轮组;所述左壳体与所述右壳体之间扣合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中安装有所述差速器轴齿轮组、所述中间轴齿轮组和所述输入轴齿轮组,所述中间轴齿轮组的轴心的高度高于所述差速器轴齿轮组和所述输入轴齿轮组的轴心高度,所述左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一引导筋,所述右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二引导筋,所述第一引导筋与所述第二引导筋对接,用于引导油液从所述空腔的底部流向所述中间轴齿轮组。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导筋和所述第二引导筋为弧形,其圆心朝向所述差速器轴齿轮组。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导筋的底部设有第一回流槽,所述第二引导筋的底部设有第二回流槽,所述第一回流槽与所述第二回流槽对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齿轮组处的油液从上往下流入到所述第一回流槽和所述第二回流槽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流槽和所述第二回流槽中至少部分油液贴着所述第一引导筋和所述第二引导筋的壁面向上流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流槽和所述第二回流槽中至少部分油液流入到所述差速器轴齿轮组中。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流槽包括第一凹槽、第三引导筋、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位于所述第一凹槽朝向所述输入轴齿轮组的一侧,所述第三引导筋相对于所述第一引导筋靠近所述差速器轴齿轮组,所述第一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筋与所述第三引导筋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流槽包括第二凹槽、第四引导筋、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入口位于所述第二凹槽朝向所述输入轴齿轮组的一侧,所述第四引导筋相对于所述第二引导筋靠近所述差速器轴齿轮组的大齿圈,所述第二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筋与所述第四引导筋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左壳体的内壁对应所述差速器轴齿轮组的位置设有储油槽,差速器轴齿轮组运动时,至少部分油液流入所述储油槽中,所述储油槽中的油液贴着所述第一引导筋和所述第二引导筋的壁面向上流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槽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第一储油槽、第二储油槽和第三储油槽,所述第一储油槽与所述第二储油槽之间设有第一筋板,所述第二储油槽与所述第三储油槽之间设有第二筋板,所述第三储油槽的上方设有第三筋板,所述第一筋板、所述第二筋板、所述第三筋板的中间设计有圆弧形凹口,所述第一回流槽和所述第二回流槽中的油液直接流入到所述第三储油槽中。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中由于中间轴齿轮组布置在减速器的上部,避免中间轴轴承齿轮浸泡在油液中,减少搅油损失,极大减少中间轴齿轮组产生的热量;第一引导筋和第二引导筋避免油液被大齿圈带动直接流向输入轴并堆积,油液向飞溅到上方再掉落,增大了油液与减速器的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壳体表面散热。
附图说明
[0018]参见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反转驱动减速器的左壳体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反转驱动减速器的右壳体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反转驱动减速器的左壳体的油液流向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反转驱动减速器的右壳体的油液流向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左壳体的局部油液流向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右壳体的局部油液流向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反转驱动减速器的右壳体中安装有差速器轴齿轮组、中间轴齿轮组和输入轴齿轮组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对照表:
[0027]左壳体1:第一引导筋11、第一回流槽12、差速器轴齿轮组安装位13、中间轴齿轮组安装位14、输入轴齿轮组安装位15、第一凹槽121、第三引导筋122、第一入口123、第一出口124;
[0028]右壳体2:第二引导筋21、第二回流槽22、差速器轴齿轮组安装位23、中间轴齿轮组安装位24、输入轴齿轮组安装位25、第二凹槽221、第四引导筋222、第二入口223、第二出口
224;
[0029]差速器轴齿轮组3、中间轴齿轮组4、输入轴齿轮组5;
[0030]储油槽6:第一储油槽61、第二储油槽62、第三储油槽63、第一筋板64、第二筋板65、第三筋板66。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容易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33]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34]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7所示,反转驱动减速器,包括左壳体1、右壳体2、差速器轴齿轮组3、中间轴齿轮组4和输入轴齿轮组5,左壳体1与右壳体2之间扣合形成空腔,空腔中安装有差速器轴齿轮组3、中间轴齿轮组4和输入轴齿轮组5,中间轴齿轮组4的轴心的高度高于差速器轴齿轮组3和输入轴齿轮组5的轴心高度,左壳体1的内壁设有第一引导筋11,右壳体2的内壁设有第二引导筋21,第一引导筋11与第二引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转驱动减速器,包括左壳体、右壳体、差速器轴齿轮组、中间轴齿轮组和输入轴齿轮组;所述左壳体与所述右壳体之间扣合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中安装有所述差速器轴齿轮组、所述中间轴齿轮组和所述输入轴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齿轮组的轴心的高度高于所述差速器轴齿轮组和所述输入轴齿轮组的轴心高度,所述左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一引导筋板,所述右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二引导筋板,所述第一引导筋与所述第二引导筋对接,用于引导油液从所述空腔的底部流向所述中间轴齿轮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转驱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筋和所述第二引导筋为弧形,其圆心朝向所述差速器轴齿轮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转驱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筋的底部设有第一回流槽,所述第二引导筋的底部设有第二回流槽,所述第一回流槽与所述第二回流槽对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转驱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齿轮组处的油液从上往下流入到所述第一回流槽和所述第二回流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转驱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槽和所述第二回流槽中至少部分油液贴着所述第一引导筋和所述第二引导筋的壁面向上流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转驱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槽和所述第二回流槽中至少部分油液流入到所述差速器轴齿轮组的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转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练郭凯王攀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