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扭力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47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扭力舵机,包括舵机壳体,设置于舵机壳体内的齿轮结构、驱动装置、PCBA控制板,设置于舵机壳体上并与齿轮结构输出轴两端相连的主U支架,以及设置于舵机壳体上并用于外接部件的副U支架;齿轮结构的输出轴的两端均与主U支架相连,主U支架和副U支架上均设置有连接操作的操作孔以及环绕操作孔的用于连接外界设备的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主U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舵机输出齿轮的输出轴两端,改变了以往舵机只在输出轴一端连接输出的形式,使其舵机由原来的单边输出变为双边的输出,使舵机的输出更稳定,双边的输出方式也使舵机能承受更大的输出扭力,大大提升舵机的扭力输出以及安装的便捷性。舵机的扭力输出以及安装的便捷性。舵机的扭力输出以及安装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扭力舵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大扭力舵机。

技术介绍

[0002]舵机是一种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现有的舵机都是通过输出轴单边输出,其稳定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由于采用单边的输出,其输出所承受的扭力相对较小,不能满足需要大扭力输出的需求,同时,现有的舵机与外界设备连接时需要相对比较复杂的连接方式,造成了其安装使用的不便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稳定输出较大扭力且便于与外界设备连接的的舵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扭力舵机,由现有的单边输出设置为双边的输出,提高舵机输出的扭力,同时,提升其与外界设备连接时的便捷性,提升舵机输出扭力的稳定性以及使用便捷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大扭力舵机,包括舵机壳体,设置于所述舵机壳体内的齿轮结构,设置于所述舵机壳体内并用于驱动齿轮结构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舵机壳体内并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的PCBA控制板,设置于所述舵机壳体上并与所述齿轮结构输出轴两端相连的主U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舵机壳体上并用于外接部件的副U支架;其中,所述齿轮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输出轴上的动力齿轮,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舵机壳体内并与所述动力齿轮相齿合的传动齿轮,以及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舵机壳体内并与所述传动齿轮相齿合的且与所述主U支架相连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的输出轴的两端均与所述主U支架相连,所述主U支架和所述副U支架上均设置有连接操作的操作孔以及环绕所述操作孔的用于连接外界设备的连接孔。
[0006]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与所述动力齿轮相齿合的大齿轮,以及与所述输出齿轮相齿合并与所述大齿轮同轴设置的小齿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设置有多个,且均固定在所述舵机壳体内并呈相互齿合的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舵机壳体包括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相连并包覆所述PCBA控制板、所述齿轮结构、以及所述驱动装置的舵机中壳,通过螺钉与所述舵机中壳一侧相连的舵机上壳,以及通过螺钉与所述舵机中壳另一侧相连的舵机底壳。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齿轮的输出轴两端分别设有便于与所述主U支架固定相连的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其中,所述第一法兰盘位于所述舵机上壳的外侧,所述第二法兰盘位于所述舵机底壳的外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设置的主U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舵机输出齿轮的输出轴两端,改变
了以往舵机只在输出轴一端连接输出的形式,使其舵机由原来的单边输出变为双边的输出,使舵机的输出更稳定,双边的输出方式也使舵机能承受更大的输出扭力,同时,本技术中的齿轮结构为平面单级的传动,区别于以往舵机双联叠齿的齿轮结构,由于平面单级的传动相较于双联叠齿的传动具有更强的扭力传动能力,因此,可以使用较大的动力驱动装置,输出较大的扭力,大大提升舵机的扭力输出。
[0012](2)本技术在输出齿轮的输出轴两侧设置的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极大的方便了主U支架的连接固定,给主U支架的更换和维护也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同时,在主U支架和副U支架上均设置有连接操作的操作孔以及环绕所述操作孔的用于连接外界设备的连接孔,通过操作孔与连接孔的操作可以有效快捷的将舵机的副U支架固定连接在设备基座上,以及方便快捷的将主U支架固定连接在需要驱动的设备上,大大的提升了舵机的使用便捷性。
[0013](3)本技术的舵机壳体拆分为舵机底壳、舵机中壳、舵机上壳三个部分,极大的方便了壳体内PCBA板、驱动装装置、齿轮结构等部件的安装拆卸,提升了舵机整体的维护保养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爆炸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0017]1-齿轮结构,2-驱动装置,3-PCBA控制板,4-主U支架,5-副U支架,6-舵机中壳,7-舵机上壳,8-舵机底壳,9-第一法兰盘,10-第二法兰盘,11-操作孔,1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9]如图1~2所示:
[0020]一种大扭力舵机,包括舵机壳体,脱机壳体包括舵机中壳6、舵机上壳7、舵机底壳8,三者通过螺钉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其连接在一起,用于包覆壳体内部的部件或者用作其内部部件的安装支撑件。
[0021]舵机壳体内设置有用于传动的齿轮结构1、与齿轮结构1相连的驱动装置2、以及用于连接控制驱动装置的PCBA控制板3;其中,PCBA控制板3、齿轮结构1、以及驱动装置2均被舵机中壳6所包覆,舵机上壳7和舵机底壳8分别位于舵机中壳6的两侧,驱动装置2固定在舵机中壳内。
[0022]齿轮结构1包括连接于驱动装置2输出轴上的动力齿轮,通过轴承固定于舵机壳体内并与所述动力齿轮相齿合的传动齿轮,以及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舵机壳体内并与所述传动齿轮相齿合的输出齿轮;其中,传动齿轮包括与动力齿轮相齿合的大齿轮,以及与输出齿轮相齿合并与大齿轮同轴设置的小齿轮;输出齿轮的输出轴两端分别穿过舵机底壳8和舵机上壳7,并在两端分别固定设置第一法兰盘9和第二法兰盘10,第一法兰盘9和第二法兰盘10连接有用于驱动外界设备的主U支架4,主U支架4为U型的结构,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法兰9
和第二法兰10相连接,主U支架4作为动力驱动的输出结构,由于采用的是与输出齿轮的输出轴双边连接的方式,使其输出的稳定性得以大大的提高,同时也能承受更大的输出扭矩。
[0023]舵机上壳7和舵机底壳8连接设置有作为固定结构的副U支架5,副U支架5作为一个固定连接部件,用于将舵机固定在外界设备的基座上;副U支架5也呈现为U型的结构,其两端分别与舵机上壳7和舵机底壳8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固定。
[0024]为了提升主U支架4和副U支架5与外界设备的连接便捷性,主U支架和副U支架上均设置有连接操作的操作孔11以及环绕操作孔11的用于连接外界设备的连接孔12,通过操作孔11与连接孔12的操作可以有效快捷的将舵机的副U支架5固定连接在设备基座上,以及方便快捷的将主U支架4固定连接在需要驱动的设备上,大大的提升了舵机的使用便捷性。
[0025]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扭力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舵机壳体,设置于所述舵机壳体内的齿轮结构(1),设置于所述舵机壳体内并用于驱动齿轮结构(1)的驱动装置(2),设置于所述舵机壳体内并与所述驱动装置(2)电连接的PCBA控制板(3),设置于所述舵机壳体上并与所述齿轮结构(1)输出轴两端相连的主U支架(4),以及设置于所述舵机壳体上并用于外接部件的副U支架(5);其中,所述齿轮结构(1)包括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2)输出轴上的动力齿轮,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舵机壳体内并与所述动力齿轮相齿合的传动齿轮,以及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舵机壳体内并与所述传动齿轮相齿合的且与所述主U支架(4)相连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的输出轴的两端均与所述主U支架(4)相连,所述主U支架(4)和所述副U支架(5)上均设置有连接操作的操作孔(11)以及环绕所述操作孔(11)的用于连接外界设备的连接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扭力舵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谭新巫耿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飞特模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