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链式潜水吸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36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链式潜水吸泥车,其应用于沉淀池的底部,该沉淀池中间沿水流方向设置一凹槽结构的主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链式潜水吸泥车包括在所述主轨道中滚动的轨轮组,沿所述主轨道设置一套管,所述牵引环链一端与所述轨轮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环链另一端穿过所述套管与所述轨轮组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中心对称的单环链传动,使得吸泥车受力均匀,并通过套管,使得两个方向的链条重叠处,一条链条在套管内运行,从而避免了因链条重叠而造成两个方向链条相互干扰、缠绕,以至于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以至于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以至于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链式潜水吸泥车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链式潜水吸泥车。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中沉淀池是除去污水中悬浮物的重要环节。根据沉淀池的不同形式所匹配的吸泥车设备,对于平流式的沉淀池一般采用桁车式刮泥机、桁车式吸泥车、钢索往复式刮泥机、双链条式刮泥机、油压往复式刮泥机、单轨式刮泥机、套管式吸泥车。
[0003]钢索往复式刮泥机、双链条式刮泥机、油压往复式刮泥机、单轨式刮泥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沉淀污泥从一端往另一端推送,为避免链条相互接触摩擦,造成断裂,通常采用双链条式刮泥机,而非单链式结构,其增加了传动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了链条的维护工作量,而且容易产生受力不均衡,导致刮泥机倾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多年的设计生产经验,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链条相互干扰的单链式潜水吸泥车。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单链式潜水吸泥车,其应用于沉淀池的底部,该沉淀池中间沿水流方向设置一凹槽结构的主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链式潜水吸泥车包括在所述主轨道中滚动的轨轮组,沿所述主轨道设置一套管,所述牵引环链一端与所述轨轮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环链另一端穿过所述套管与所述轨轮组另一端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单链式潜水吸泥车包括一中空的吸泥管,所述吸泥管下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吸淤泥的吸泥口。
[0007]优选的,所述吸泥管下设置有若干个刮泥板,每四个所述刮泥板均围绕一所述吸泥口组成一个X字形结构。
[0008]优选的,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吸泥管上的抑扬板,所述抑扬板的横截面为人字形,以所述吸泥管为高点,两端向下倾斜。
[0009]优选的,所述吸泥管的下方与所述吸泥管相平行地设置一堵流棍。
[0010]优选的,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连接驱动链轮,所述牵引环链绕过所述驱动链轮连接所述轨轮组。
[0011]优选的,所述主轨道两侧对称设置有辅轨,所述吸泥管两端分别设置有在所述辅轨中滚动的辅轨轮。
[0012]本技术的单链式潜水吸泥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在吸泥车上设置刮泥板,吸泥与排泥同时进行,排泥效率比较高;采用吸泥方式排除污泥,不受沉淀池有无集泥坑设计之限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吸泥车组采用边走边吸的方式,污泥阻力较小,同时采用抑扬渐缩封闭型吸收仓,提高了吸口处污泥的浓度,可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及提高排泥浓度,具有污泥浓缩功能,且不致造成沉淀池
底部污泥翻扬;还可利用沉淀池液位与排泥管出口液位之压差,将污泥以重力式排泥,无需装设污泥泵;可依原水浊度不同设定工作频率,配合电磁阀定时、定量排放污泥,无需如传统刮泥机24小时连续操作。
[0014](2)使用中心对称的单环链传动,使得吸泥车受力均匀,并通过套管,使得两个方向的链条重叠处,一条链条在套管内运行,从而避免了因链条重叠而造成两个方向链条相互干扰、缠绕,以至于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采用本技术的多功能吸刮泥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C-C向剖视图;
[0017]图3是图1中B-B向剖视图;
[0018]图4是吸泥车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吸泥车的俯视图;
[0020]图6是图5中A-A向剖视图;
[0021]图7是吸泥车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至图9所示,采用本技术的多功能吸刮泥一体机,应用于平流式高效池10。该平流式高效池10的池底沿水流方向设置有凹槽结构的主轨道12,在主轨道12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结构的辅轨14;平流式高效池10中与水流方向相互垂直地设置有沉淀斜板16,该沉淀斜板16由若干个短板或短管组成,短板或短管一排间距排列或多排上下间距排列。短板或短管迎着水流的方向倾斜,形成一个阻挡水流和其中颗粒的墙结构,促进水流中的颗粒沉淀。沉淀斜板16是业界常见结构,且非本技术的创新点所在,因而未详细图示。该多功能吸刮泥一体机包括一在平流式高效池10的池底,即沉淀斜板16下方做往复运动的潜水式的吸泥车组18。吸泥车组18包括一台或多台刚性连接的吸泥车20,每个吸泥车20均包括若干个用于吸淤泥的吸泥口21;吸泥车组18上还设置有在沉淀斜板16下方通过气泡或高压水清洗沉淀斜板16的清洗装置23。
[0026]本实施例中,吸泥车组18包括一刚性结构的车架22。车架22包括一和水流方向平行的主管24,主管24为中空的管道。主管24两端各设置一吸泥车20, 每个吸泥车20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刮泥板26,每四个刮泥板26均围绕一吸泥口21组成一个X字形结构。吸泥车20均包括一垂直于主管24的吸泥管28,吸泥管28为与主管24连通的管道,吸泥口和刮泥板26均设置在吸泥管28的下方。主管24通过一硬管(即吸泥管28)连通或直接连通一软管32,软管32管道连通排泥泵34,由排泥泵34排出淤泥。每个吸泥车20还包括一设置在吸泥管28上的抑扬板36,抑扬板36的横截面为人字形,以吸泥管28为高点,两端向下倾斜。抑扬板36配合刮泥板26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从而提高淤泥的浓度,提高吸泥的效率,也有助于阻挡上方淤泥的压力,避免堵塞吸泥口。
[0027]进一步地,为提高吸泥效率,吸泥管28的下方与吸泥管28相平行地设置一堵流棍40,堵流棍40略高于池底,从而将池底的污泥向上搅起,以便被吸泥口吸走。
[0028]吸泥车20之间具有设定的间距以确保吸泥车组18单向移动过程中,平流式高效池10的池底每处至少有一个吸泥车组18经过,从而确保每处都被吸泥车20吸过。
[0029]本技术的驱动装置采用电机加单链传动方式,相对双链结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驱动装置的具体的结构是:主管24下设置在主轨道12中滚动的前车轨轮组42和后车轨轮组44(即前、后吸泥车的轨轮组),吸泥车20的两端设置有辅轨14中滚动的辅轨轮;还包括设置在主轨道12中滚动的中间小车46,中间小车46通过支撑杆48连接车架22以支撑车架22。前车轨轮组42和后车轨轮组44均包括在主轨道12中滚动的滚轮(未图示)以及限位滚轮(未图示),以确保前车轨轮组42和后车轨轮组44不会偏离或脱离主轨道12。对称设置的辅轨轮在辅轨14中滚动,以确保吸泥车20不会偏离方向。主轨道12两端分别设置一前导轮组48和后导轮组50,前导轮组48和后导轮组50均设置在平流式高效池10的池底,一牵引环链52套在前导轮组48和后导轮组50上,一电机54通过驱动链轮58驱动牵引环链52绕前导轮组48和后导轮组50转动。吸泥车组18固定设置在牵引环链52上,通过牵引环链52的转动来实现前后的移动。前导轮组48和后导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单链式潜水吸泥车,其应用于沉淀池的底部,该沉淀池中间沿水流方向设置一凹槽结构的主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链式潜水吸泥车包括在所述主轨道中滚动的轨轮组,沿所述主轨道设置一套管,牵引环链一端与所述轨轮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环链另一端穿过所述套管与所述轨轮组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链式潜水吸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链式潜水吸泥车包括一中空的吸泥管,所述吸泥管下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吸淤泥的吸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链式潜水吸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泥管下设置有若干个刮泥板,每四个所述刮泥板均围绕一所述吸泥口组成一个X字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栋张德顺蒋嘉炜满谊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振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