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卵形鲳鲹与扇贝立体混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卵形鲳鲹与扇贝立体混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卵形鲳鲹(学名:Trachinotus ovatus)是鲹科、鲳鲹属鱼类。体高而侧扁;尾柄细短,侧扁。头小,高大于长,枕骨嵴明显。吻钝,前端几截形,吻长大于眼径。眼小,前位。脂眼睑不发达。鼻孔每侧2个,紧相邻。卵形鲳鲹是一种暖水性中上层洄游鱼类,在幼鱼阶段,每年春节后常栖息在河口海湾,群聚性较强,成鱼时向外海深水移动。随着卵形鲳鲹在中国台湾人工繁殖的成功(林烈堂1989),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开始进行海水池塘养殖和海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卵形鲳鲹海水网箱和池塘养殖。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深圳、湛江、饶平、茂名等地于相继开展卵形鲳鲹人工繁育并达到规模化生产水平。
[0003]扇贝,又称海扇蛤,贝壳多呈圆盘或圆扇形;壳顶前后方有耳,两耳相等或不等,多数右壳前耳下方有明显的足丝孔和细栉齿。壳面具放射肋或同心片状雕刻。闭壳肌痕明显,外套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卵形鲳鲹与扇贝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养殖区的设置:选择在海域区的中上游区域,选择水深8~12m设置网箱,在网箱内设置养殖笼;S2、水质调节:将养殖网箱pH调节为6.5~7.5,盐度为23~25,溶解氧为6~8mg/L,氨氮为0.21~0.58mg/L,亚硝氮为0.15~0.44mg/L;S3、苗种投放:在网箱内投放鱼苗,投放密度为600~800尾/m3,投放鱼苗饵料,养殖40~60天后,将贝苗放到养成笼置于网箱底部,每层500~600枚,每25~35天换笼一次,投放混合饵料,当扇贝壳高2~3cm后进行分笼,每层200~300枚,层间距10~15cm,网目4~5mm;S4、水质交换:鱼苗投放30日内网箱中日换水量为总网箱水总量的20~40%,30~60日后,日换水量为50~70%;S5、水流刺激:在鱼苗生长>5cm后,进行水流刺激,每隔3~5天调节网箱内的水流速大于海水流速;S6、捕捞:当卵形鲳鲹养殖至成鱼时进行捕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炳威,黄春仁,王申,徐珂珂,陈晓莹,刘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