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194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放养前准备;(2)投放鱼苗;(3)投放后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增重率、成活率均较高,患病率低,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鲫鱼的品质和养殖效率。了鲫鱼的品质和养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类养殖
,特别是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肉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最大体长约30cm,栖息深度为0~20米,无毒,经济型食用鱼类,物美价廉。多产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带,洱海鲫鱼较为出名。
[0003]在鲫鱼的养殖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饲料生物利用度低,鲫鱼成活率低,品质差的问题,一个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现今的饲料的蛋白酶的利用率非常低,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鱼体各种组织主要由蛋白质组成,鱼体需要不断地利用日粮中的蛋白质来修补、更替和增重,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维持代谢、生长、繁殖、泌乳和抵抗疾病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我国的蛋白质饲料资源较为匮乏,所以有必要对蛋白质资源进行更加合理与高效的利用。蛋白酶可以促进蛋白的转化成氨基酸,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通过添加蛋白酶来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是一个有效途径,蛋白酶最初应用于猪、鸡等单胃动物时,可提高动物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和生产性能,作用机理也较为清楚。然而蛋白酶在鱼类上的应用鲜有报道,这是主要是因为直接添加蛋白酶,大部分蛋白酶在进入鱼体内后被微生物破坏而失活,能够被利用的很少。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放养前准备:
[0008]a.对鱼塘进行清塘清理消毒处理后,注入水后控制水中的溶解氧水平,并监控水中的氨氮含量;
[0009]b.向操作a处理后鱼塘内投入吸附颗粒物,投入量为1~3mg/L水;
[0010](2)投放鱼苗:
[0011]将鱼苗投放到步骤(1)中的鱼塘中;
[0012](3)投放后管理:
[0013]投放后先进行转食处理,每2~3天增加10~16%的特制饲料,完成后进行常规喂食管理即可。
[0014]进一步地,步骤(1)操作a中所述的溶解氧的量不低于6~8mg/L,氨氮含量低于0.4~0.5mg/L。
[0015]进一步地,步骤(1)操作b中所述的吸附颗粒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0016]1)将碳酸镧置于珠磨机内进行粉碎处理,完成后过100~200目筛得碳酸镧粉末备用;
[0017]2)将白土置于质子辐照箱内进行辐照处理,3~4MeV辐照处理20~30min,完成后取出备用;
[0018]3)将步骤1)中所得的碳酸镧粉末与步骤2)中辐照处理后的白土按照重量比为1:90~100混匀后置于处理液中,浸泡处理1~2h后,抽滤,去离子水冲洗3~5次后,烘干即可;其中处理液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百分比为:硅烷偶联剂6~8%、吐温6020~30%、聚乙二醇2~3%、双乙酸钠2~3%、乙二胺3~5%,余量为去离子水。
[0019]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特制饲料中的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玉米47~53份、小麦24~28份、大豆6.5~7.5份、菜籽饼11~13份、鱼粉6~8份、马齿苋2.2~2.8份、麸皮9~11份、添加剂6.5~7.5份、纯水35~45份。
[0020]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添加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0021]a.将煮熟的鸡蛋、鸭蛋、鸽子蛋按照重量比为7.3~7.8:3.2~3.8:1共同置于深冷式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控制粉碎机内的温度为-17~-13℃,转速为1060~1140rpm,粉碎处理7.6~8.4min后得粉末备用;
[0022]b.称取相应重量份的操作a所得的粉末23~27份、蛋白酶2.3~2.7份、复合维生素4.6~5.4份、矿物质3.6~4.4份、膳食纤维7.6~8.4份共同置于微射流高压均质机内进行高压均质处理控制工作压力为23~27MPa完成后得均质产物备用;
[0023]c.将操作b中所得的均质产物置于深冷式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处理,控制粉碎机内的温度为-17~-13℃,转速为86~94rpm,粉碎处理23~27min后得芯材备用;
[0024]d.将果胶、阿拉伯胶、寡糖按照重量比为4.3~4.7:4.3~4.7:1共同投入纯净水中,恒温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壁材备用;
[0025]e.利用流化床将操作c中所得的芯材悬浮在空气中,然后用操作d中所得的壁材以喷雾形式加到流化床上,在悬浮滚动的状态下,实现壁材对芯材的包被,得包被物备用,在进行包被的同时进行紫外光照射处理,紫外光照射处理时控制紫外光的波长为230~270nm;
[0026]f.将操作d中所得的包被物置于-3~-1℃的低温环境中放置2.3~2.7h后取出进行常温保存即可。
[002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增重率、成活率均较高,患病率低,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鲫鱼的品质和养殖效率。具体的先对鱼塘进行消毒清理,注水后投入一定量的吸附颗粒物,可用于吸附代谢物等有毒物质,改善水体环境,降低病死率以及患病率。在后期的管理中,饲喂的是一种特制的饲料,选取合适的原料进行合理配比,结合深冷粉碎、微射流高压均质以及包被等技术制备饲料,通过包被处理的蛋白酶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消化量,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营养物质的损失,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氮排泄,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1)放养前准备:
[0033]a.对鱼塘进行清塘清理消毒处理后,注入水后控制水中的溶解氧水平,并监控水中的氨氮含量;
[0034]b.向操作a处理后鱼塘内投入吸附颗粒物,投入量为1mg/L水;
[0035](2)投放鱼苗:
[0036]将鱼苗投放到步骤(1)中的鱼塘中;
[0037](3)投放后管理:
[0038]投放后先进行转食处理,每2天增加10%的特制饲料,完成后进行常规喂食管理即可。
[0039]步骤(1)操作a中所述的溶解氧的量不低于6mg/L,氨氮含量低于0.4mg/L。
[0040]步骤(1)操作b中所述的吸附颗粒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004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放养前准备:a.对鱼塘进行清塘清理消毒处理后,注入水后控制水中的溶解氧水平,并监控水中的氨氮含量;b.向操作a处理后鱼塘内投入吸附颗粒物,投入量为1~3mg/L水;(2)投放鱼苗:将鱼苗投放到步骤(1)中的鱼塘中;(3)投放后管理:投放后先进行转食处理,每2~3天增加10~16%的特制饲料,完成后进行常规喂食管理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操作a中所述的溶解氧的量不低于6~8mg/L,氨氮含量低于0.4~0.5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操作b中所述的吸附颗粒物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碳酸镧置于珠磨机内进行粉碎处理,完成后过100~200目筛得碳酸镧粉末备用;2)将白土置于质子辐照箱内进行辐照处理,3~4MeV辐照处理20~30min,完成后取出备用;3)将步骤1)中所得的碳酸镧粉末与步骤2)中辐照处理后的白土按照重量比为1:90~100混匀后置于处理液中,浸泡处理1~2h后,抽滤,去离子水冲洗3~5次后,烘干即可;其中处理液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百分比为:硅烷偶联剂6~8%、吐温60 20~30%、聚乙二醇2~3%、双乙酸钠2~3%、乙二胺3~5%,余量为去离子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产高质鲫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特制饲料中的各成分及对应重量份为:玉米47~53份、小麦24~28份、大豆6.5~7.5份、菜籽饼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黄池食品集团金菜地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