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冲孔双工位复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526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冲孔双工位复合模具,主要包括上模、下模、至少两组配合使用的导向柱和导向套;所述下模与上模相对且下模放置工件;所述上模固定在上模板,下模固定在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上模之间设置有卸料装置;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第一导向柱和第一导向套;所述下模板设置有对应第一导向柱的第二导向套和对应第一导向套的第二导向柱;所述上模设置有冲头;所述下模设置有与冲头相对的贯穿下模厚度的冲压孔;所述下模板设置有贯穿其高度的落料通孔;所述落料通孔与冲压孔相对;在上模向下模冲压过程中,完成对产品的冲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一次完成冲压或者冲孔,冲压孔的位置精度高,产品的整体质量好。产品的整体质量好。产品的整体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冲孔双工位复合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冲压冲孔
,尤其涉及一种冲压冲孔双工位复合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为了保证整体的轻量化设计,汽车的横梁需要冲压和冲孔,冲压和冲孔分为两道工序来完成增加人工劳动成本且多次冲孔影响冲孔的位置精度;且汽车横梁冲压的过程中,其左右两侧的冲头尺寸不同;但目前的冲压模具,普遍采用导向柱全部位于上模或者下模,导向套全部位于另一半模具;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人员将下模的左右安装方向混淆颠倒,轻则导致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大需要二次安装,重则导致一批量的产品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压冲孔双工位复合模具,能够实现冲压冲孔一次完成同时能够避免模具安装方向错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主要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冲压冲孔双工位复合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至少两组配合使用的导向柱和导向套;所述下模与上模相对且下模放置工件;所述上模固定在上模板,下模固定在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上模之间设置有卸料装置;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第一导向柱和第一导向套;所述下模板设置有对应第一导向柱的第二导向套和对应第一导向套的第二导向柱;所述上模设置有冲头;所述下模设置有与冲头相对的贯穿下模厚度的冲压孔;所述下模板设置有贯穿其高度的落料通孔;所述落料通孔与冲压孔相对。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套的轴向深度小于第二导向柱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二导向套的轴向深度小于第一导向柱的轴向长度。<br/>[0007]优选地,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安装板、卸料板和至少一组的弹性结构;所述安装板固定在上模板且与上模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卸料板位于上模内侧且能够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升降;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卸料弹簧和卸料螺钉;所述卸料弹簧套在卸料螺钉外周;所述卸料弹簧一端与卸料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冲压孔自上而下渐扩;所述落料通孔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冲压孔的最大直径。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通过支撑块固定在下模安装板;所述下模安装板固定在冲压设备;所述下模板与下模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位于落料通孔正下方的废料收集槽。
[0010]优选地,所述废料收集槽滑动连接在下模安装板且能够完全滑出下模安装板与下模板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柱;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柱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的第二限位柱。
[0012]优选地,所述上模板的两个第一限位柱沿着上模的对角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设置有上模吊环;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下模吊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应用于横梁的冲压冲孔具备下列优点:
[0015](1)在上模向下模冲压过程中,完成对产品的冲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一次完成冲压或者冲孔,冲压孔的位置精度高,产品的整体质量好。
[0016](2)上模设置第一导向柱和第一导向套;下模设置第二导向柱和第二导向套,当下模或者上模的安装方向出现误操作时,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相对,此时上模不能挤压下模,避免了加工的产品不符合要求;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因为导向柱和导向套相对,从而很醒目的能够使操作人员引起注意,避免安装误操作。
[0017](3)冲压孔是自上而下渐扩的喇叭形状,能够避免冲压废料卡在冲压孔内,影响冲头寿命;落料通孔下方设置有废料收集槽,废料收集槽可滑动的连接在下模安装板与下模板之间,便于对废料进行收集回收。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下模正视的部分剖面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为产品;
[0026]2为上模,21为第一导向柱,22为第一导向套,23为第一限位柱;
[0027]3为下模,31为第二导向套,32为第二导向柱,33为第二限位柱;
[0028]4为上模板,5为下模板;
[0029]6为卸料装置,61为安装板,62为卸料弹簧,63为卸料螺钉;
[0030]7为冲头,8为冲压孔,9为落料通孔,10为支撑块,11为废料收集槽,12为上模吊环,13为下模吊环,14为卸料板,15为下模安装板,16为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0032]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冲压冲孔双工位复合模具,包括上模2、下模3、至少两组配
合使用的导向柱和导向套;导向柱能够插进导向套且能够沿着导向套上下运动;根据汽车横梁的自身结构,上模2是凹模,下模3是凸模;下模3与上模2配合使用,下模3用于放置工件;所述上模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上模板4,上模板4与冲压设备的动力驱动相连后能够带着上模2向下模3移动并挤压工件,下模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下模板5。
[0033]上模板4通过紧固件固定有第一导向柱21和第一导向套22;所述第一导向套22和第一导向柱21分别位于上模2的相对两侧,从而保证上模2在升降的过程中能够水平升降;所述下模板5设置有对应第一导向柱21的第二导向套31和对应第一导向套22的第二导向柱32;第一导向柱21插入第二导向套31,第二导向柱32插入第一导向套22;所述第一导向套22的轴向深度小于第二导向柱32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二导向套31的轴向深度小于第一导向柱21的轴向长度,避免导向柱的插入深度过深,导致上模板4在升降过程中的阻力太大。
[0034]为了控制上模板4升降高度的精确性,上模板4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限位柱23;所述下模板5设置有第二限位柱33,第一限位柱23与第二限位柱33的轴向均是竖直的且两者轴线上下平移后能够重合;第一限位柱23随着上模板4下降至第一限位柱23的底部能够挤压在第二限位柱33的顶部;所述上模板4的两个第一限位柱23沿着上模2的对角线设置;通过限制或者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冲孔双工位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至少两组配合使用的导向柱和导向套;所述下模与上模相对且下模放置工件;所述上模固定在上模板,下模固定在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与上模之间设置有卸料装置;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第一导向柱和第一导向套;所述下模板设置有对应第一导向柱的第二导向套和对应第一导向套的第二导向柱;所述上模设置有冲头;所述下模设置有与冲头相对的贯穿下模厚度的冲压孔;所述下模板设置有贯穿其高度的落料通孔;所述落料通孔与冲压孔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冲孔双工位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套的轴向深度小于第二导向柱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二导向套的轴向深度小于第一导向柱的轴向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冲孔双工位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安装板、卸料板和至少一组的弹性结构;所述安装板固定在上模板且与上模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卸料板位于上模内侧且能够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升降;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卸料弹簧和卸料螺钉;所述卸料弹簧套在卸料螺钉外周;所述卸料弹簧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林王保平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河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