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宁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441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质窗架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操作相对较安全的,且对木质窗架的打磨质量相对较高的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包括:固定板,其连接在底板的其中一侧;打磨机构,其连接在底板上靠近固定板的一侧;驱动机构,其连接在打磨机构上;旋转机构,其连接在底板的另一侧;卡位机构,其连接在固定板与旋转机构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驱动机构、打磨机构、旋转机构和卡位机构的作用,可快速的实现对木质窗架的四周进行均匀的打磨。行均匀的打磨。行均匀的打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质窗架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对来说,木质应该是最为完美的窗体框架材质,无论从隔热、隔音等角度来说都有明显的优势,而且与生俱来的质感和自然花纹更为让人心动,虽然是木质,但实际上有的用于做窗框的实木经过了多层特殊的处理,不仅没有了水分,要求更高的甚至被吸去了脂肪,这样一来,所谓的木质实际上已经如同化石一样,经过处理后的实木,只保留了木材的外表,品质却完全不一样了,不会开裂变形,更不用担心遭虫咬、被腐蚀,而且强度较高,木质窗架不只是用来看一看外面风光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活的质量,而在木质窗架的制作过程中,由于木质上的菱角较锋利且有残留的毛刺,需要对木质窗架进行打磨处理。
[0003]目前,人们对木质窗架进行打磨时,普遍是通过人工手持打磨机对木质窗架一边来回的打磨一边转动来完成,如此,由于打磨时产生的滚烫碎屑对容易人们造成一定的伤害,且由于人工操作的误差,容易导致对木质窗架的打磨不均匀。因此需要研究和开发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人们对木质窗架进行打磨时,通过人工手持打磨机对木质窗架一边来回的打磨一边转动来完成,如此,由于打磨时产生的滚烫碎屑对容易人们造成一定的伤害,且由于人工操作的误差,容易导致对木质窗架的打磨不均匀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操作相对较安全的,且对木质窗架的打磨质量相对较高的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
[0005](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包括:固定板,其连接在底板的其中一侧;打磨机构,其连接在底板上靠近固定板的一侧;驱动机构,其连接在打磨机构上;旋转机构,其连接在底板的另一侧;卡位机构,其连接在固定板与旋转机构之间。
[0006]优选地,打磨机构包括:安装架,其连接在底板上靠近固定板的一侧;转动杆,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安装架上;打磨砂轮,其连接在转动杆上。
[0007]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其连接在安装架上靠近打磨砂轮的一侧;转轴,其连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锥齿轮组,其连接在转轴与转动杆之间。
[0008]优选地,旋转机构包括:脚架,其至少设有两个,且其均连接在底板的另一侧;滑板,其滑动式地连接在两个脚架之间;传动转杆,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滑板上;单向齿轮,其连接在传动转杆上;放料台,其连接在传动转杆上靠近单向齿轮的一侧,且放料台的其中一侧开有多个凹槽;齿条架,其连接在其中一侧的脚架上,且齿条架与单向齿轮配合。
[0009]优选地,包括有卡位机构,卡位机构包括:垂直撑板,其连接在滑板上靠近传动转杆的一侧;圆顶柱,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垂直撑板上,且圆顶柱与放料台上的凹槽配合;第二弹簧,其连接在圆顶柱与垂直撑板之间;L形定位架,其连接在固定板上,L形定位架上滑动式地连接有插杆,插杆与L形定位架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0010]优选地,还包括有减速机构,减速机构包括:支撑板,其至少设有两块,且其均连接在底板上靠近安装架的一侧;第二锥齿轮组,其连接在转轴与其中一侧的支撑板之间,且第二锥齿轮组与其中一侧的支撑板转动式地连接;蜗杆,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另一侧的支撑板上;平皮带组,其连接在蜗杆与第二锥齿轮组之间;直齿轮组,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固定板上,且蜗杆与直齿轮组相互啮合。
[0011]优选地,还包括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动力转杆,其连接在固定板上靠近直齿轮组的一侧;凸轮,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动力转杆上,凸轮的其中一侧开有圆槽和开口,且插杆与凸轮上的圆槽配合;第一连杆,其连接在凸轮上;第二连杆,其铰接连接在第一连杆上,且第二连杆与滑板的其中一侧铰接连接。
[0012]优选地,还包括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顶块,其连接在动力转杆上;传动齿轮,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动力转杆上靠近顶块的一侧,且传动齿轮与直齿轮组相互啮合;限位架,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动力转杆上,且限位架与传动齿轮相连接;卡块,其滑动式地连接在限位架上;T形顶杆,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卡块上,T形顶杆与顶块配合,T形顶杆与凸轮上的开口配合;第一弹簧,其套设在T形顶杆上,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卡块与限位架上。
[0013](3)有益效果通过驱动机构、打磨机构、旋转机构和卡位机构的作用,可快速的实现对木质窗架的四周进行均匀的打磨,无需通过人工手持打磨机对木质窗架一边打磨一边转动,避免了打磨时产生的滚烫碎屑对人们造成一定的伤害,提高了人们对木质窗进行打磨的质量和一定的安全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通过减速机构、传送机构和动力机构的作用,可快速的实现对木质窗架进行一边旋转一边均匀的打磨,无需通过人工推动放料台左右移动来完成木质窗架的打磨,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和打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减速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传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动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卡位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固定板,3-驱动机构,31-伺服电机,32-转轴,33-第一锥齿轮组,4-打磨机构,40-转动杆,41-安装架,42-打磨砂轮,5-减速机构,51-支撑板,52-第二锥齿轮组,53-蜗杆,54-平皮带组,55-直齿轮组,6-传送机构,61-动力转杆,62-凸轮,63-第一连杆,64-第二连杆,7-动力机构,71-顶块,72-传动齿轮,73-限位架,74-卡块,75-T
形顶杆,76-第一弹簧,8-旋转机构,81-脚架,82-滑板,83-传动转杆,84-单向齿轮,85-放料台,86-齿条架,9-卡位机构,91-垂直撑板,92-圆顶柱,93-第二弹簧,94-L形定位架,10-木质窗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实施例1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如图1、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包括有底板1、固定板2、驱动机构3、打磨机构4、旋转机构8和卡位机构9,底板1顶部的右后侧连接有固定板2,底板1后侧的中部连接有打磨机构4,打磨机构4上连接有驱动机构3,底板1顶部的前侧连接有旋转机构8,固定板2与旋转机构8之间连接有卡位机构9。
[0025]打磨机构4包括有安装架41、打磨砂轮42和转动杆40,底板1的后侧中部连接有安装架41,安装架41顶部的前侧转动式地连接有转动杆40,转动杆40的下部连接有打磨砂轮42。
[0026]驱动机构3包括有伺服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2),其连接在底板(1)的其中一侧;打磨机构(4),其连接在底板(1)上靠近固定板(2)的一侧;驱动机构(3),其连接在打磨机构(4)上;旋转机构(8),其连接在底板(1)的另一侧;卡位机构(9),其连接在固定板(2)与旋转机构(8)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打磨机构(4)包括:安装架(41),其连接在底板(1)上靠近固定板(2)的一侧;转动杆(40),其转动式地连接在安装架(41)上;打磨砂轮(42),其连接在转动杆(4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1),其连接在安装架(41)上靠近打磨砂轮(42)的一侧;转轴(32),其连接在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上;第一锥齿轮组(33),其连接在转轴(32)与转动杆(4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机构(8)包括:脚架(81),其至少设有两个,且其均连接在底板(1)的另一侧;滑板(82),其滑动式地连接在两个脚架(81)之间;传动转杆(83),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滑板(82)上;单向齿轮(84),其连接在传动转杆(83)上;放料台(85),其连接在传动转杆(83)上靠近单向齿轮(84)的一侧,且放料台(85)的其中一侧开有多个凹槽;齿条架(86),其连接在其中一侧的脚架(81)上,且齿条架(86)与单向齿轮(84)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木质窗架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卡位机构(9),卡位机构(9)包括:垂直撑板(91),其连接在滑板(82)上靠近传动转杆(83)的一侧;圆顶柱(92),其滑动式地连接在垂直撑板(91)上,且圆顶柱(92)与放料台(85)上的凹槽配合;第二弹簧(93),其连接在圆顶柱(92)与垂直撑板(91)之间;L形定位架(94),其连接在固定板(2)上,L形定位架(94)上滑动式地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李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