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轻质结构型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420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轻质结构型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纳米Fe3O4粉末进行亲水改性,采用层层组装法制备纳米封装分子筛,与合成纤维的干燥切片混合,熔融造粒,纺丝,得到面层及底层用分子筛封装长丝原料;再将其与导电碳黑均匀混合后,与合成纤维切片进行干燥处理,熔融造粒,纺丝,得到纳米封装复合吸波单丝;之后采用拉舍尔双针床经编机织造三维结构吸波纺织品,面层及底层原料为所制备的分子筛封装长丝;间隔丝采用纳米封装复合吸波单丝;最后将三维结构吸波纺织品的底层外部进行真空溅射金属镀,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磁屏蔽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能,质轻、透气,具有良好的承载功能,可用于相关领域的防电磁干扰。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轻质结构型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屏蔽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三维轻质结构型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吸波材料能够有效吸收入射的电磁波并将电磁能转化成热能耗散掉,或通过干涉使电磁波消失。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磁波的干扰和污染日益严重。高频通讯、微波加热以及日益重要的雷达隐身和电磁兼容(EMC)技术等均需要采用吸波材料来防止电磁辐射、泄漏,保护人体的健康和安全,或实现雷达隐身目的。结构型吸波材料,既能承载、又能吸波,深受研发人员的重视。目前,结构型吸波材料多采用不同的基板进行复合,有的在基板上镂空填充吸收剂或将基板制成蜂窝状等。三维间隔织物具有独特的间隔结构和良好的透气性、优良的支撑性能等,将该结构与电磁屏蔽功能进行有效结合,可为吸波材料拓宽其新的应用领域。目前,利用三维间隔织物进行吸波材料的开发研究并不多见。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4392863,公开号:CN108035049A)公开了一种三维结构电磁屏蔽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但该方法只是将三维织物作为载体,在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轻质结构型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疏水性纳米Fe3O4粉末进行亲水改性;步骤2,采用层层组装法制备纳米封装分子筛;步骤3,将干燥的纳米封装分子筛在高速搅拌下与合成纤维的干燥切片按质量比1:4~9混合均匀,进行熔融造粒,制备获得功能母粒;将功能母粒与合成纤维的切片进行真空脱水干燥处理,按质量比为1:4~9,进行熔融纺丝,制备得到面层及底层用分子筛封装长丝原料;步骤4,将纳米封装分子筛与导电碳黑按质量比1:0.5~1均匀混合,得到复合吸波粉体,将复合吸波粉体和合成纤维的切片进行真空脱水干燥处理后,之后按质量比为1:4~9,进行熔融造粒,制备获得复合吸波功能母粒;将复合吸波功能母粒与合成纤维的切片经真空脱水干燥处理后,按质量比为1:4~9进行熔融纺丝,制备得到芯层所用的纳米封装复合吸波单丝原料;步骤5,采用拉舍尔双针床经编机织造三维结构吸波纺织品,其面层与底层织物组织为密实结构的经平组织,面层及底层原料为步骤3所制备的分子筛封装长丝;间隔丝采用步骤4制备的纳米封装复合吸波单丝;步骤6,将步骤5制备的三维结构吸波纺织品的底层外部采用真空喷镀方式进行真空溅射金属镀层,即可得到三维轻质结构型电磁屏蔽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轻质结构型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具体为:步骤1.1,将疏水性纳米Fe3O4粉末超声分散在正己烷中,得到Fe3O4正己烷混合液A;疏水性纳米Fe3O4粉末的粒径大小为20~40nm;具体加入量为Fe3O4粉末50g,正己烷10L;超声分散时间为30min;步骤1.2,将聚丙烯酸加入至DMF中,超声震荡20~30min,使其共混,得到聚丙烯酸/DMF共混溶液B;具体加入量为聚丙烯酸50ml,DMF为5000ml;步骤1.3,将步骤1.1制备的Fe3O4正己烷混合液A加入至步骤1.2的聚丙烯酸/DMF共混溶液B中,经超声分层处理,采用磁铁吸附获得亲水改性后的Fe3O4,并将改性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玉来悦李利娜孙润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