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骏吉专利>正文

背光罩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028 阅读:4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背光罩散热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一底座、一反光板、复数个灯管座及复数个灯管;其中该底座开设有复数个散热孔,底座的相对二侧设置有复数个插槽,该反光板紧密贴附于底座内侧的底面,底座的插槽中嵌组灯管座,该灯管座内部开设有一灯管槽孔及至少一个散热管道,该散热管道连通于灯管槽孔,并可于灯管座面对灯管的一侧面设为反光面,该灯管的二个端部分别嵌入固设于灯管槽孔内。藉由该灯管座内部的散热管道,将灯管端部的热量迅速排除,有效降低灯管端部的热量集中,另透过底座的复数个散热孔,将灯管所产生的热量经反光板传导由散热孔向外散出,使背光罩内部的温度降低,达到背光罩的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罩散热结构。液晶显示器本身不发光,所以必须藉助于荧幕背面的光源使液晶荧幕显示,现行液晶显示器采用的光源一般为一背光罩结构,又,为了减少背光罩中的发光体所产生的热能传导至液晶显示器,降低液晶显示器的透光率,公知的背光罩结构体中设置以发热效能较低的一排灯管为发光源,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为公知背光罩的立体分解图,其中,该灯管70呈一平行的排列,灯管70所发出的光能经过扩散导光板71,再由扩散导光板71将光能适度的扩散使其较为均匀地传导到集光板72,由集光板72所传导出的光使液晶显示器(图中未示)的液晶发亮而显像于荧幕;由于灯管70发光于背光罩内部产生热量及累积热量产生高温,该高温间接造成液晶显示器的组件损坏、使用寿命减短,同时也降低灯管70本身的使用寿命。为增加背光罩内部灯管70的有效使用寿命,减少液晶显示器组件因热量产生高温的损坏,背光罩的制造业者无不努力地研发、设计,以达到背光罩的散热、降温,一般而言,公知的背光罩结构的散热方式,是在背光罩壳体组设散热片,或设置散热风扇,达到散热与降低温度的目的,然而一般公知的散热方式其缺点在于 (a)该背光罩壳体组设散热片,是另外增设的组件,将增加制作上成本。(b)设置散热风扇,虽有效达到散热及降温的目的,然而散热风扇增加成本,风扇运转产生噪音。(c)又外置散热风扇对整体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外观而言,并不雅观;内置的散热风扇占据背光罩的内部空间,不便利于灯管的排列组装,或不利于背光罩壳体薄的要求,同时也造成背光罩产生阴影区,降低背光罩的均匀平面透光品质。基于上述公知背光罩在散热、降温结构所产生的缺点,背光罩结构仍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提供使用者一种背光罩散热结构,透过底座的复数个散热孔,将灯管所产生的热量经反光板传导由散热孔向外散出,使背光罩内部的温度降低,达到背光罩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第三目的,在提供使用者一种背光罩散热结构,藉由灯管座的反光面设置,使背光罩内部的光线反射更加均匀,消除背光罩的灯管端所产生的光线阴影或黑暗区块,提供均匀的平面透光性能,达到更佳的透光品质。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罩散热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一底座、一反光板、复数个灯管座及复数个灯管;其中该底座开设有复数个散热孔,底座的相对二侧设置有复数个插槽,该反光板紧密贴附于底座内侧的底面,底座的插槽中嵌组灯管座,该灯管座内部开设有一灯管槽孔及至少一个散热管道,该散热管道连通于灯管槽孔,并可于灯管座面对灯管的一侧面设为反光面,该灯管的二个端部分别嵌入固设于灯管槽孔内。本技术的背光罩散热结构,可提供有效的散热、降温效益,增长灯管的使用寿命,使背光罩的整体平面透光性更均匀。图1是为公知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外观图;图4是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灯管座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图中1底座31灯管槽孔11底面 32散热管道12散热孔 33对流槽13插槽 34反光面14侧板 4灯管141组装缘5导光板142排热孔6集光板2反光板 70灯管21凸片 71扩散导光板3灯管座 72集光板该反光板2,为片状,其相对二侧边延设有一个以上的凸片21,该凸片21对应于底座1的插槽13开口,反光板2藉由凸片21定位并紧密贴附结合于底座1内侧的底面11。该复数个灯管座3,概为一矩形块体,其横剖面形状对应于底座1插槽13的横剖面形状,灯管座3嵌组于底座的插槽13中,参考图4所示,灯管座3内部开设有一灯管槽孔31及至少一个散热管道32,该灯管槽孔31侧边可开设一对流槽33,该散热管道32连通于灯管槽孔31与该对流槽33;另,可于灯管座3面对灯管4的一侧面设为反光面34,该反光面34概略为一斜面。该复数个灯管4,为细长管状,灯管4的二个端部分别嵌入固设于灯管座3的灯管槽孔31内。本技术组装于液晶显示器(图中未示)时,于灯管4上方间隔一适当距离处组装导光板5,该导光板5侧边跨置于底座1侧板14的组装缘141,或再于导光板5上方组合集光板6而成。本技术实施,当灯管4提供光源时,其所产生的热量经反光板2传导,由底座1底面11的复数个散热孔12向外散出,使背光罩内部的温度降低,请再参考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藉由该灯管座3内部的散热管道32,将灯管4端部的热量迅速排除,该热量可经由侧板14的排热孔142散出或导光板5与侧板14间的缝隙排除,有效降低灯管4端部的热量集中现象,降低温度,延长灯管4使用寿命,同时,该灯管槽孔31侧边的对流槽33,可加强散热管道32的热空气对流速度,提高散热效率。另外,藉由灯管座3的反光面34,使背光罩内部的光线反射更加均匀,消除灯管座3所产生的光线阴影或黑暗区块,提供均匀的平面透光性能,达到更佳的透光品质。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使用者一种光罩反射装置,利用菱镜将灯管发射的光线及反射板所反射的光线重新调制其指向,有效地传送到该两支灯管间隙的扩散导光板,消除灯管间隙所产生的阴影线带,确实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及产业利用价值。以上已将本技术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罩散热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一底座、一反光板、复数个灯管座及复数个灯管;其特征是该底座,其底面的相对二侧设置有复数个插槽,底座的四周设有侧板;该反光板,为片状,反光板紧密贴附结合于底座内侧的底面;该复数个灯管座,概为一矩形块体,其横剖面形状对应于底座插槽的横剖面形状,灯管座嵌组于底座的插槽中,灯管座内部开设有一灯管槽孔及至少一个散热管道,该散热管道连通灯管槽孔;该复数个灯管,为细长管状,灯管的二个端部分别嵌入固设于灯管座的灯管槽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罩散热结构,其特征是该底座的底面开设有复数个散热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罩散热结构,其特征是该底座的侧板开设有排热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罩散热结构,其特征是该反光板的相对二侧边延设有一个以上的凸片,该凸片对应于底座的插槽;反光板藉由凸片定位于底座的插槽并紧密贴附结合于底座内侧的底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罩散热结构,其特征是该灯管座的灯管槽孔侧边可开设一对流槽,该对流槽连通于散热管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罩散热结构,其特征是该灯管座面对灯管的一侧面设为反光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罩散热结构,其特征是该灯管座的反光面为一斜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背光罩散热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一底座、一反光板、复数个灯管座及复数个灯管;其中该底座开设有复数个散热孔,底座的相对二侧设置有复数个插槽,该反光板紧密贴附于底座内侧的底面,底座的插槽中嵌组灯管座,该灯管座内部开设有一灯管槽孔及至少一个散热管道,该散热管道连通于灯管槽孔,并可于灯管座面对灯管的一侧面设为反光面,该灯管的二个端部分别嵌入固设于灯管槽孔内。藉由该灯管座内部的散热管道,将灯管端部的热量迅速排除,有效降低灯管端部的热量集中,另透过底座的复数个散热孔,将灯管所产生的热量经反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罩散热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一底座、一反光板、复数个灯管座及复数个灯管;其特征是:该底座,其底面的相对二侧设置有复数个插槽,底座的四周设有侧板;该反光板,为片状,反光板紧密贴附结合于底座内侧的底面;该复数个灯管座,概为一矩形 块体,其横剖面形状对应于底座插槽的横剖面形状,灯管座嵌组于底座的插槽中,灯管座内部开设有一灯管槽孔及至少一个散热管道,该散热管道连通灯管槽孔;该复数个灯管,为细长管状,灯管的二个端部分别嵌入固设于灯管座的灯管槽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骏吉
申请(专利权)人:廖骏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