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98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一上基板、一下基板、及填充在上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上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子像素区内形成有红、绿、蓝色层;其中至少有一种颜色的色层在相邻子像素上的连接方式既有带状方式又有岛状方式,至少有一岛状连接处制作有柱状垫料;通过调整带状方式和岛状方式处柱状垫料的比例,可以调整不同区域的垫料的压缩量,从而缓解液晶重力不均,维持正常盒厚。(*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维持正常盒 厚的液晶显示器件。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设备的需求得到了增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最近几种平板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器件(LCD),等离子体 显示器件(PDP)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平板显示器件当中,液晶显示 器件由于其重量低、体积小、能耗低的优点,正在逐步取代冷阴极显示设 备。而且液晶显示器件目前正向尺寸更大、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方向发 展,所有这一切都促进了液晶显示器件的设计、开发、制造技术的发展。 如图l所示,液晶显示器件主要由上基板1和下基板2,以及像夹心 饼干一样夹在上下基板1和2之间的液晶层3组成,通过控制液晶层3 两侧的电场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从而改变光线在液晶层3中的透过率。 下基板2形成有多条相互交叉的扫描线和信号线以及TFT (薄膜晶体管) 器件;如图2 a和2b所示,上基板1上具有黑矩阵4及红、绿、蓝三种 色层5、 6、 7。根据同一种颜色的色层在相邻子像素上的连接方式,可以 将其结构分为如图2a、图2b所示的带状方式和如图3a,图3b所示的岛 状方式。如图4所示, 一些上基板1上还会通过曝光制作柱状垫料8,这 些液晶器件可以维持液晶显示器件保持正常的盒厚;同时使用柱状垫料8 可以改善由于散布垫料本身带来的漏光,提高液晶显示器件的对比度等显示特性。目前使用的大型液晶显示器件,无论是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 还是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件在使用过程中都是竖直放置的,而且随着LCD制作工艺的发展,消费者对大尺寸面板需求的增长,目前的液晶显示 器件尺寸越做越大。当液晶显示器件如图4所示使用柱状垫料8的时候, 液晶层受本身重力的作用,向液晶显示器件的底部集中,对于大尺寸显示 屏,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从而造成如图5所示的液晶显示器件顶部和底 部盒厚上的差异,在显示过程中,造成了液晶显示器件的顶部和底部色彩 发生偏移,响应速度也存在差异。为此,美国专利US20040130671提出了通过调整柱状垫料8在液晶 器件不同位置的密度来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维持正常盒厚、改善液晶 重力不均的液晶显示器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一上基 板; 一下基板;及填充在上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上基板上形成 有黑矩阵,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子像素区内形成有红、绿、蓝色层; 其中至少有一种颜色的色层在相邻子像素上的连接方式既有带状方式 又有岛状方式,至少有一岛状连接处制作有柱状垫料。所述每两个实际起支撑作用的柱状垫料的有效支撑面积比近似符 合P: ( P-p g阔);其中所述ho和h!分别是两个对应位置到液晶显示 器件底边的垂直距离,P为O位置的有效压力,p为液晶的密度,g为 重力加速度。基于上述构思,本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件由于带状方式、岛状方 式连接处的高度差不同,导致制作在相应位置上的柱状垫料的高度也存在 较大的差异,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带状方式和岛状方式处柱状垫料的比 例,可以调整不同区域的垫料的压缩量,从而缓解液晶重力不均,维持正常盒厚。而且当位置1和0对应的垫料的有效支撑面积的比符合P: (P-Pg(hO-hl))时,则液晶显示器件的顶部和底部的实际盒厚改变量相同, 从而可以防止盒厚变化导致的盒厚不均,改善由此引起的液晶显示器件的 顶部和底部的色彩偏移和响应速度差异缺陷。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 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供参考与辅助说明用,不构成对 本技术的限制。附图说明图l是液晶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色层带状连接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沿A-A'的截面示意图; 图3a是色层岛状连接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3b是图3a中沿B-B,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使用柱状垫料的液晶显示器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液晶重力不均造成液晶显示器件底部盒厚偏大的截面示意图; 图6a是本技术在上基板上同时具有带状方式和岛状方式的结构 示意图6b是图6a中沿C-C,的截面示意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8是本技术的原理说明示意图9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上基板 2:下基板 3:液晶层4:黑矩阵 5、 6、 7:色层(彩色滤光层)8:柱状垫料 9:液晶显示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典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图l是液晶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色层带状连接方式的结 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沿A-A'的截面示意图;图3a是色层岛状连 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中沿B-B'的截面示意图。参照图l,液晶显示器件主要由上基板l、下基板2、及像夹心饼千 一样夹在上下基板1和2之间的液晶层3组成,下基板2上具有多条相互 交叉的扫描线和信号线以定义出像素区域,像素区域内设置有像素电极和 TFT器件(图中未绘示),TFT器件充当开关元件;参照图2a、图2b,上 基板l上形成有用于阻止光进入非像素区域内的黑矩阵(BM) 4,黑矩阵 4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用以分割接续制作的彩色滤光层,以增加色彩对 比性,子像素区内形成有红(R)、绿(G)、蓝(B)三种彩色滤光层5、 6、 7,黑矩阵4与色层5、 6、 7上形成有公共电极层(图中未绘示),BM4层采用有机树脂材料制作而成,公共电极层的厚度约为500 ~ 2000埃,材质 包括但不限于IT0、 IZ0或Sn0。上基板1和下基板2之间形成有液晶层3,液晶层3由液晶分子组成, 通过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驱动液晶分子,根据液晶分子 的取向方向控制穿过该液晶层3的透过率显示图像。上基板l和下基板2 之间形成柱状衬垫8以在二者之间维持恒定的间隙。参照图6a、图6b, 同一种颜色的色层在相邻子像素上的连接方式既有带状方式又有岛状方 式,在液晶显示器件的不同区域带状方式和岛状方式所占的比重可以不 同。参照图7,在带状方式和岛状方式的连接处均制作柱状垫料8,由于 带状方式、岛状方式连接处的高度差不同,导致制作在相应位置上的柱状 垫料的高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需要,通过调整带状方式和岛状方式 处柱状垫料的比例,可以调整不同区域的垫料的压缩量,从而缓解液晶重 力不均。参照图9,由于带状连接方式本身可以看作一个柱状垫料,可以只在 岛状方式的连接处制作柱状垫料。在上述R、 G、 B三种色层当中可以有一种或者两种色层完全釆用带状方式或者岛状方式连接,其余色层釆用岛状方式和带状方式混合搭配的方式。参照图8, h。和h,分别是两个对应位置到液晶显示器件9底边边缘的 垂直距离;设大气压力为P;液晶的密度为P;重力加速度为g;则两个 点的实际有效外界压力分别为点O位置处外界有效压力为P点1位置处外界有效压力为P-pg(hO-hl)当点l和点0对应的柱状垫料8的实际有效支撑面积的比近似符合 P: (P-pg(h0-hi))时,则液晶显示器件9的顶部和底部的实际盒厚改变 量相同,从而可以防止盒厚变化导致的盒厚不均。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一上基板;一下基板;及填充在上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上基板上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一上基板;一下基板;及填充在上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上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定义出多个子像素区,子像素区内形成有红、绿、蓝色层;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种颜色的色层在相邻子像素上的连 接方式既有带状方式又有岛状方式,至少有一岛状连接处制作有柱状垫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