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的功能母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388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9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的功能母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苯乙烯或聚乙烯、聚乳酸、气凝胶、碱土金属硅酸盐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均匀混合之后,挤出、造粒获得功能料颗粒;然后将功能料颗粒以颗粒或其切片形式、以及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添加到聚酯载体中;最后制备获得功能母料;所述功能料颗粒选择在聚酯载体的制备过程的缩聚阶段添加到所述聚酯载体中;所述功能母料中的功能料颗粒的含量为30wt%~40wt%;所述功能母料中的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的含量为0.1wt%~0.2wt%。添加本申请的功能母料后,对原聚酯的粘度影响很小,有利于保持聚酯薄膜参数的稳定性,可降低抗粘连粒子的用量,提高了聚酯薄膜的加工性能、拉伸强度、透光率和阻燃性能等。透光率和阻燃性能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的功能母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聚酯薄膜的功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功能添加剂为制备成颗粒或者切片形式的功能母料。添加有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母料的聚酯薄膜可用于玻璃、建材、印刷、医药卫生、光学、包装等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聚酯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的总称。聚酯的种类很多,公众比较熟悉的有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CT(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醇酯等。聚酯,特别是以PET为代表的聚酯薄膜通常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广泛用于玻璃、建材、印刷、医药卫生、光学、包装等领域。
[0003]CN 1849365 A公开了一种白色的聚酯薄膜,其通过添加高浓度的无机微粒子制成反射呈白色的薄膜。该现有技术的聚酯薄膜中的无机微粒子的比例为30~50重量%,无机微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0.1~3.0μm,更优选0.2~2.5μm,特别优选0.3~2.0μm。文件中提及,当无机微粒子的粒径不足0.1μm时,则分散性极端恶化,引起粒子凝聚,因此容易导致生产工序上的困难,在薄膜上形成粗大突起,有可能产生光泽不好的薄膜。超过3.0μm,则薄膜表面变糙,光泽下降。该现有技术的聚酯薄膜的85℃的热收缩率在纵向和横向都为0.7%以下,且150℃的热收缩率在纵向和横向都为5.0%以下,并且波长400~700nm下的平均反射率为90%以上。
[0004]CN 111086306 A公开了一种高挺度聚酯薄膜,所述聚酯薄膜为三层A/B/A结构共挤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该现有技术提及,聚酯中添加球形无机粒子充当成核剂时,由于其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很容易发生团聚,形成大尺寸球晶,经熔融挤出、拉伸成膜后,在聚酯薄膜内形成晶点,影响光学性能,同时大大影响聚酯薄膜产品质量。因此在该现有技术的B层中改用了由氧化镁晶须和碳化硅晶须改性的聚酯,所述氧化镁晶须直径为0.05μm~0.3μm、长度为0.7μm~1.5μm,所述碳化硅晶须直径为0.15μm~0.6μm、长度为1μm~2.5μm,所述氧化镁晶须和碳化硅晶须均分别经铝酸酯偶联剂对其表面进行修饰。
[0005]CN 109880311 A公开了一种抗粘连母料及制备方法,其中,抗粘连母料中包括100-150重量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1-5重量份数的抗粘连填料,所述抗粘连填料为粒径在100-400nm的无机物颗粒,使用该抗粘连母料制备得到的聚酯薄膜表面粗糙度小、光滑。所述抗粘连填料为改性纳米碳酸钙颗粒,其制备方法是先用去离子水超声分散,然后用硬脂酸乙醇溶液反应后进行抽滤、洗涤、干燥、研磨,制得改性纳米碳酸钙颗粒。母料的制备是用PET与抗粘连填料加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预分散混合,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造粒。
[0006]CN 109054314 A公开了一种高透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高透聚酯薄膜包括芯层及设置在芯层一侧或两侧的表层,所述的表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93~97%、无机粒子0.08~0.25%、其它助剂2.75~6.92%。无机粒子经相容剂包覆改性处理。
该现有技术通过在表层中添加经过相容剂包覆改性处理的无机粒子,提高无机粒子在聚酯薄膜表层中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合能力,减少在双向拉伸成型后的聚酯薄膜中无机粒子周围出现的空隙,用以改善因无机粒子的存在导致的光线透过率降低的问题;采用相容剂包覆改性处理的无机粒子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合力较强,防止了无机粒子的脱落带来的一系列的外观问题。该现有技术的无机粒子的改性方法是,将无机粒子和相容剂在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回收有机溶剂,干燥得到相容剂包覆的无机粒子。
[0007]上述现有技术均提及在聚酯薄膜的制备过程中添加各种无机粒子,也可以了解无机粒子对聚酯薄膜性能的影响,但是具体的聚酯薄膜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粒子团聚问题仍然非常普遍,对聚酯薄膜的质量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聚酯的功能母料的制备方法,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0009]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的功能母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苯乙烯或聚乙烯、聚乳酸、气凝胶、碱土金属硅酸盐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均匀混合之后,挤出、造粒获得功能料颗粒;然后将功能料颗粒以颗粒或其切片形式、以及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添加到聚酯载体中;最后制备获得功能母料;所述功能料颗粒选择在聚酯载体的制备过程的缩聚阶段添加到所述聚酯载体中;所述功能母料中的功能料颗粒的含量为30wt%~40wt%;所述功能母料中的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的含量为0.1wt%~0.2wt%。
[0010]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在通用聚合反应釜中加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二氧化锗,在230~265℃、0.2~0.3Mpa下进行酯化反应,酯化结束后,泄压至常压,加入磷酸三乙酯以及功能料颗粒进行缩聚,常压搅拌10分钟,升温降度压到280℃及100Pa以下,经1~3小时反应完毕后,挤出、切粒、干燥,得到功能母料;其中,所述功能料颗粒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苯乙烯或聚乙烯、聚乳酸、气凝胶、碱土金属硅酸盐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均匀混合之后,挤出、造粒获得功能料颗粒;
[0011]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将50-55重量份的气凝胶颗粒、10~15重量份的聚乳酸颗粒、10~15重量份的碱土金属硅酸盐颗粒、10~15重量份的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投入到30~40重量份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中高速搅拌,获得膏状料;将20~45重量份的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与上述膏状料均匀混合后挤出、造粒获得功能料颗粒。
[0012]优选地,将粒径0.5μm~10μm的气凝胶颗粒120℃烘干4小时;将粒径0.5μm~10μm的碱土金属硅酸盐颗粒120℃烘干4小时;将粒径0.5mm以下的聚乳酸颗粒110℃烘干4小时所述;将粒径0.5mm以下的聚苯乙烯或聚乙烯颗粒110℃烘干4小时。
[0013]优选地,所述烘干后的颗粒投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混合搅拌速度为1000-1500rpm。
[0014]添加本申请的功能母料后,对原聚酯的粘度影响很小,有利于保持聚酯薄膜参数的稳定性;还可降低抗粘连粒子的用量;提高了聚酯薄膜的加工性能、拉伸强度、透光率和阻燃性能。另外也可以改善聚酯薄膜的光泽度、耐磨、耐高温、隔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对本申请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6]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备聚酯薄膜的功能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功能添加剂为制备成颗粒或者切片形式的功能母料。添加有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母料的聚酯薄膜可用于玻璃、建材、印刷、医药卫生、光学、包装等应用领域。本专利技术的聚酯薄膜,可以是单层或者多层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母料优选作为功能添加剂以颗粒或者切片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聚酯薄膜的功能母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苯乙烯或聚乙烯、聚乳酸、气凝胶、碱土金属硅酸盐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均匀混合之后,挤出、造粒获得功能料颗粒;然后将功能料颗粒以颗粒或其切片形式、以及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添加到聚酯载体中;最后制备获得功能母料;所述功能料颗粒选择在聚酯载体的制备过程的缩聚阶段添加到所述聚酯载体中;所述功能母料中的功能料颗粒的含量为30wt%~40wt%;所述功能母料中的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的含量为0.1wt%~0.2wt%。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在通用聚合反应釜中加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二氧化锗,在230~265℃、0.2~0.3Mpa下进行酯化反应,酯化结束后,泄压至常压,加入磷酸三乙酯以及功能料颗粒进行缩聚,常压搅拌10分钟,升温降度压到280℃及100Pa以下,经1~3小时反应完毕后,挤出、切粒、干燥,得到功能母料;其中,所述功能料颗粒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苯乙烯或聚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服吴迪邓十全池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