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364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工区测年测温用的岩样,该岩样的特征包括:岩样孔洞发育、孔洞中充填有碳酸盐胶结物和岩样中碳酸盐胶结物相互交割;明确岩样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期次,对各期次的碳酸盐胶结物进行同位素测年获取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对各期次的碳酸盐胶结物进行团簇同位素测试获取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获取工区埋藏史曲线;利用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和形成温度对工区埋藏史曲线进行校正,获取工区矫正后埋藏史曲线,从而完成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建。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中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评价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盆地勘探目的层系古地温史和埋藏史是储层成岩-孔隙演化史、烃源岩生排烃史和油气成藏史研究非常重要的地质背景,古地温史和埋藏史认识的不同,将导致储层成岩-孔隙演化史、烃源岩生排烃史和成藏史认识的差异,所以,可靠的埋藏史模型的建立对油气成藏史的客观认识非常重要。前人对盆地埋藏史的恢复主要根据区域构造背景、地层接触关系、构造演化、地层厚度和剥蚀厚度、古地温梯度等参数,但受地质认识的不同,建立的埋藏史曲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地层剥蚀厚度和古地温梯度的恢复、构造发育史的认识,不同的学者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尤其是位于叠合盆地下构造层、经历复杂构造运动的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这直接制约了可靠的盆地埋藏史模型的建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建立可靠的埋藏史曲线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前人基于区域地质认识建立的埋藏史曲线存在不确定性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0005]获取工区测年测温用岩样,所述工区测年测温用岩样的特征包括:岩样孔洞发育、孔洞中充填有碳酸盐胶结物和岩样中碳酸盐胶结物相互交割;
[0006]明确岩样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期次,对各期次的碳酸盐胶结物进行同位素测年获取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对各期次的碳酸盐胶结物进行团簇同位素(例如Δ47温度)测试获取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
[0007]获取工区埋藏史曲线;
[0008]利用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和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对所述工区埋藏史曲线进行校正,获取工区矫正后埋藏史曲线,从而完成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和/或古地温史重建。
[0009]在上述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中,具备孔洞发育、孔洞中充填有碳酸盐胶结物和岩样中碳酸盐胶结物相互交割特征的岩样易于建立完整可靠成岩序列和适用于测年、测温;优选地,所述工区代表性岩样的碳酸盐胶结物胶结特征和相互交割关系清晰。
[0010]在上述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明确岩样中相互交割的碳酸盐胶结物的期次时,使用由工区测年测温用岩样制成的样品薄片A进行。更优选地,所述样品薄片A的厚度为30
±
5μm。
[0011]在上述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中,优选地,所述进行同位素测年时,使
用由工区测年测温用岩样制成的样品薄片B进行。更优选地,所述样品薄片B的厚度为80-100μm。
[0012]在上述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中,优选地,所述进行团簇同位素测试时,使用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粉末样进行。
[0013]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包括:
[0014]获取工区测年测温用岩样,所述工区测年测温用岩样的特征包括:岩样孔洞发育、孔洞中充填有碳酸盐胶结物和岩样中碳酸盐胶结物相互交割;
[0015]针对获取的工区各测年测温用岩样,分别制备各测年测温用岩样对应的至少2个平行样,使用平行样制成该测年测温用岩样的样品薄片A、样品薄片B并保留平行样残余部分;
[0016]对样品薄片A进行碳酸盐胶结物观察,明确岩样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期次;
[0017]在对应的样品薄片B中,圈定与样品薄片A中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相对应的各期次的碳酸盐胶结物,进行同位素测年获取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
[0018]在对应的平行样残余部分中,获取与样品薄片A中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相对应的各期次的碳酸盐胶结物的粉末样,进行团簇同位素测试获取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
[0019]获取工区埋藏史曲线;
[0020]利用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和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对所述工区埋藏史曲线进行校正,获取工区矫正后埋藏史曲线,从而完成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
[0021]优选地,所述样品薄片A的厚度为30
±
5μm;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样品薄片A的厚度为25-35μm,例如25μm、26μm、27μm、28μm、29μm、30μm、31μm、32μm、33μm、34μm、35μm;
[0022]优选地,所述样品薄片A的直径为1.5-2.5cm;
[0023]优选地,所述样品薄片B的厚度为80-100μm;
[0024]优选地,所述样品薄片B的直径为1.5-2.5cm;
[0025]优选地,所述分别制备各测年测温用岩样对应的至少2个平行样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将各测年测温用岩样切成直径为1.5-2.5cm厚度为0.8cm的圆柱体,沿切面两边做成2个平行样;
[0026]优选地,样品薄片A与样品薄片B镜像相似度不低于90%;确保用于测年和用于测温的碳酸盐胶结物期次的一致性,年龄数据和温度数据的一一对应性。
[0027]在上述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明确岩样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期次包括:
[0028]根据碳酸盐胶结物相互交割关系,建立完整可靠的成岩序列,由此确定具备相互交割关系的碳酸盐胶结物的期次;
[0029]没有相互交割关系的碳酸盐胶结物,作为单独一个期次。
[0030]在上述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同位素测年使用激光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方式进行。
[0031]在上述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粉末样的质量为不少于10mg。
[0032]在上述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中,所述粉末样可以使用微钻获取。
[0033]在上述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中,获取工区埋藏史曲线按照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获取即可,例如,根据区域地质背景、钻井和地震资料,建立工区埋藏史曲线。
[0034]在上述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利用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和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对所述工区埋藏史曲线进行校正包括:
[0035]将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投点到埋藏史曲线获取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第一埋藏深度,将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根据地温梯度计算各期次胶结物的第二埋藏深度;
[0036]如果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第一埋藏深度与第二埋藏深度不一致,则埋藏史曲线是不可靠的,修改埋藏史曲线使得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埋藏深度位于第二埋藏深度,经过各期次碳酸盐岩胶结物的绝对年龄和形成温度校正后的曲线作为工区校正后的埋藏史曲线;
[0037]如果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第一埋藏深度与第二埋藏深度一致,认为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与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构成相互佐证关系,则埋藏史曲线是可靠的,将埋藏史曲线作为工区矫正后埋藏曲线模型。
[0038]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工区测年测温用岩样,所述工区测年测温用岩样的特征包括:岩样孔洞发育、孔洞中充填有碳酸盐胶结物和岩样中碳酸盐胶结物相互交割;明确岩样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期次,对各期次的碳酸盐胶结物进行同位素测年获取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对各期次的碳酸盐胶结物进行团簇同位素测试获取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获取工区埋藏史曲线;利用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和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对所述工区埋藏史曲线进行校正,获取工区矫正后埋藏史曲线,从而完成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明确岩样中相互交割的碳酸盐胶结物的期次时,使用由工区测年测温用岩样制成的样品薄片A进行,所述样品薄片A的厚度为30
±
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进行同位素测年时,使用由工区测年测温用岩样制成的样品薄片B进行,所述样品薄片B的厚度为80-1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进行团簇同位素测试时,使用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粉末样进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工区测年测温用岩样,所述工区测年测温用岩样的特征包括:岩样孔洞发育、孔洞中充填有碳酸盐胶结物和岩样中碳酸盐胶结物相互交割;针对获取的工区各测年测温用岩样,分别制备各测年测温用岩样对应的至少2个平行样,使用平行样制成该测年测温用岩样的样品薄片A、样品薄片B并保留平行样残余部分;对样品薄片A进行碳酸盐胶结物观察,明确岩样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期次;在对应的样品薄片B中,圈定与样品薄片A中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相对应的各期次的碳酸盐胶结物,进行同位素测年获取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在对应的平行样残余部分中,获取与样品薄片A中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相对应的各期次的碳酸盐胶结物的粉末样,进行团簇同位素测试获取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获取工区埋藏史曲线;利用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绝对年龄和各期次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对所述工区埋藏史曲线进行校正,获取工区矫正后埋藏史曲线,从而完成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埋藏史重建;优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安江谭秀成胡安平乔占峰郑剑锋倪新锋张建勇王小芳梁峰王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