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360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5
本申请公开了消融系统,包括手柄以及连接与手柄并向远端延伸的导管,导管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套设的同轴电缆、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两者在邻近远端处相互连通形成流体通道;外管的远端密封安装有引导头,同轴电缆相对于内管滑动配合,且同轴电缆的远端延伸出引导头;同轴电缆内带有多根中心导体,且各中心导体的远端为外露段,引导头的内部开设有多条引导腔道,同轴电缆滑动时,各中心导体的外露段沿对应的引导腔道探出或缩进引导头,消融系统的消融能量通过中心导体的外露段传递至对应的靶点组织上。本申请能够通过中心导体之间的间隙调整配合流体通道的设置,实现适应性好、消融可控、稳定安全的治疗过程,改善操作人员和病患的体验。患的体验。患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融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消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波聚能凝固灭活肿瘤过程是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磨擦产生热量,当温度升高到60℃以上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其不可逆性坏死。灭活的肿瘤组织可生产热休克蛋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肿瘤细胞扩散的作用。具有热效率高,升温速度快,热场均匀等优点。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06324847U的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具有抗微波干扰测温与消融一体式高性能水冷微波消融天线,包括:辐射头、介质管、半刚同轴电缆、针杆和热电偶,针杆外部设置有金属屏蔽套管,热电偶的温度测量端固定于所述金属屏蔽罩的内表面。
[0004]现有技术中,消融系统在生产效率,装配质量以及消融效果上均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消融系统,包括手柄以及连接与所述手柄并向远端延伸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套设的同轴电缆、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两者在邻近远端处相互连通形成流体通道;所述外管的远端密封安装有引导头,所述同轴电缆相对于所述内管滑动配合,且所述同轴电缆的远端延伸出所述引导头;
[0006]所述同轴电缆内带有多根中心导体,且各中心导体的远端为外露段,所述引导头的内部开设有多条引导腔道,所述同轴电缆滑动时,各中心导体的外露段沿对应的引导腔道探出或缩进所述引导头,所述消融系统的消融能量通过中心导体的外露段传递至对应的靶点组织上
[0007]流体通道的大部分由内管和外管构成。在远端侧,引导头密封了外管,从而实现了流体通道在远端侧的封闭,从原理上,引导头在封闭远端侧时需要留出内管和外观之间的连通腔道。
[0008]同轴电缆的作用在于传递微波能量。微波能量最终通过中心导体的外露段传递至对应的靶点组织上。同轴电缆能够相对管体移动从而实现中心导体在引导腔道内的移动。引导腔道的作用在于约束中心导体的运动路径。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设有多根且各中心导体对应有独立的引导腔道时,引导腔道的设置能够实现中心导体在对应的靶点组织的对应覆盖面积面积的变化。覆盖面积的变化在功能上表现为微波能量覆盖面积的变化,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病例和治疗过程,改善消融效果。
[0009]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0]可选的,所述导管还包括:
[0011]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处在内管外周,第一连接套近端与内管外周密封配
合,第一连接套远端与外管近端对接,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侧壁带有第一管接头;
[0012]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封闭内管近端,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侧壁带有第二管接头。
[0013]在外管的近端侧,第一连接套通过与内管的密封配合实现外管的腔道的边界约束,从原理上,第一管接头需要与外管的腔道连通以实现流体的运输。在内管的近端侧,第二连接套通过封闭内管近端实现内管的腔道的边界约束,同理的,从原理上第二管接头需要与内管的腔道连通以实现流体的运输。流体自第一管接头或者第二管接头中的一者流入流体通道,经由位于远端侧的连通腔道后,从第一管接头或者第二管接头中的另一者离开流体通道,在流动的过程中,带走同轴电缆带来的热量,保护消融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周边组织。
[0014]从上文不难理解的,同轴电缆、内管、外管以及各连接套是由内而外套设的,也就是类似于同轴的设置,虽然在几何上不一定满足严格意义的同轴。该设置在优点在于,能够在保证各管件内部容积的情况下控制整体导管甚至整体装置的体积,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工况和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对于主要起到换热功能的流体通道来说,套设的设置方式也能在整体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加流体和部件的接触面,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0015]相较于并排设置的方式而言,套设的设置方式除了上述的优点外还能够更好的适应本申请中同轴电缆需要轴向移动的特性。在并排设置的方式中,同轴电缆的轴向移动会与多个部件之间发生干涉,造成结构复杂,可靠性下降。本实施例中的套设能够有效克服上述问题。
[0016]可选的,所述内管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径向间隙中还设有衬管,所述衬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接头和所述引导头相固定;
[0017]所述同轴电缆相对于所述衬管滑动配合。
[0018]衬管在流体腔道中建立了一个独立通道供同轴电缆运动,本质区别在于同轴电缆的滑动密封改为衬管的固定密封,密封效果更好,能够承受更大的流体压力,从而提高流体的流速,提高换热效率。从原理上,衬管应贴近同轴电缆的外周面以提高换热效率。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套和所述第二连接套均安装于所述手柄,所述第一连接套和所述第二连接套在所述同轴电缆的轴向上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连接套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套的远端侧。
[0020]在同一条轴线上上设置连接套能够提高管件之间的共用程度,从而控制整体体积,方便装置内部的整体布置。
[0021]可选的,所述手柄包括沿安装通道径向相互扣合的第一半柄和第二半柄,所述第一半柄和第二半柄两者具有位置相对的内凹区,两者的内凹区之间为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同轴点乱贯穿所述安装通道向远端延伸;
[0022]在所述安装通道的相应位置开设有容置各连接套的卡槽,所述手柄还开设有与各卡槽相通供各管接头伸出手柄的避让孔。
[0023]流体通道的密封效果取决于各连接位置的密封效果。因此各连接套的安装和定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卡槽来限制各连接套的位置。卡槽至少具有以下两个功能,一是为连接套的安装提供引导,确保在后续装配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连接套的定位问题影响管件之间的密封效果;二是能够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各管件之
间受力可能会影响连接套的位置,卡槽能够克服上述作用力对连接套产生的运动趋势,从而保证较高定位效果。
[0024]管接头在连接套上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刚性的连接或者柔性的连接。在刚性的连接方案中,与卡槽同理的,管接头在延伸出避让孔后,也能对连接套相对手柄的位置产生约束。在柔性的连接方案中,管接头的形变可以调整产品各部件之间的公差以及装备误差。具体的选择可以根据产品的设计需要灵活调整。
[0025]可选的,所述内凹区内设有凸起的环形台阶,环形台阶内部为所述卡槽;所述环形台阶在所述同轴电缆的轴向上依次布置。
[0026]环形台阶可以与半柄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环形台阶与连接套之间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卡扣、凸起结构、粘接等方式实现刚性的连接,也可以通过填充材料、磁场、吸附等方式实现柔性的连接。
[0027]可选的,所述引导头内包括若干个朝向不同方向延伸的引导腔道和各引导腔道连通的中心腔,所述同轴电缆延伸至所述中心腔,各中心导体进入对应的引导腔道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消融系统,包括手柄以及连接与所述手柄并向远端延伸的导管,所述导管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套设的同轴电缆、内管和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两者在邻近远端处相互连通形成流体通道;所述外管的远端密封安装有引导头,所述同轴电缆相对于所述内管滑动配合,且所述同轴电缆的远端延伸出所述引导头;所述同轴电缆内带有多根中心导体,且各中心导体的远端为外露段,所述引导头的内部开设有多条引导腔道,所述同轴电缆滑动时,各中心导体的外露段沿对应的引导腔道探出或缩进所述引导头,所述消融系统的消融能量通过中心导体的外露段传递至对应的靶点组织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还包括: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处在内管外周,第一连接套近端与内管外周密封配合,第一连接套远端与外管近端对接,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侧壁带有第一管接头;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封闭内管近端,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侧壁带有第二管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径向间隙中还设有衬管,所述衬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接头和所述引导头相固定;所述同轴电缆相对于所述衬管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和所述第二连接套均安装于所述手柄,所述第一连接套和所述第二连接套在所述同轴电缆的轴向上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连接套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套的远端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沿安装通道径向相互扣合的第一半柄和第二半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翔翔叶亚彬徐宏王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