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贴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55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贴附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贴头结构,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旋转机构、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的多组吸附贴头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旋转机构一侧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旋转机构另一侧的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与所述电磁阀连接的真空发生器,所述感应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吸附贴头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的驱动气缸以及与所述驱动气缸连接且通过导向装置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吸附贴头,所述吸附贴头通过导管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该多贴头结构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该多贴头结构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该多贴头结构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贴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贴附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多贴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各式各样的物质消费品,而贴标机就是诸多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现有的贴标机中主要为单个吸附贴头机构来完成一次贴标工作,效率相对较低;且其吸附贴头机构无导向装置,吸附贴头易发生偏转,产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贴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贴头结构工作效率低和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贴头结构,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旋转机构、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的多组吸附贴头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旋转机构一侧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旋转机构另一侧的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与所述电磁阀连接的真空发生器,所述感应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吸附贴头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的驱动气缸以及与所述驱动气缸连接且通过导向装置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吸附贴头,所述吸附贴头通过导管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通。
[0005]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体上的旋转电机以及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的转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转轴连接。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升降电机、与所述升降电机连接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的从动轮以及通过同步带附件与所述同步带连接的电机座。<br/>[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机座上的感应片以及安装在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感应片下方的感应器组件。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带座轴承以及一端穿过所述带座轴承且另一端与所述吸附贴头连接的导向轴。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多贴头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接的负压表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定位机构。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的旋转机构提供动力带动连接板上的多组吸附贴头机构旋转,同时,升降机构的电机座在感应机构的区域内来回运动进而带动旋转机构做升降运动,该多贴头结构提高了该多贴头结构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贴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0013]1-机体;2-连接板;3-吸附贴头机构;4-升降机构;5-电磁阀;31-驱动气缸;32-导向装置;33-吸附贴头;6-旋转电机;7-转轴;41-升降电机;42-主动轮;43-同步带;44-从动轮;45-电机座;8-感应片;9-第一感应器;10-原点感应器;11-第二感应器;12-联轴器;321-带座轴承;322-导向轴;13-负压表;14-定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多贴头结构,包括机体1、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旋转机构、通过连接板2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的多组吸附贴头机构3、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且位于所述旋转机构一侧的升降机构4、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且位于所述旋转机构另一侧的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电磁阀5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且与所述电磁阀5连接的真空发生器,所述感应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4连接,所述吸附贴头机构3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板2上的驱动气缸31以及与所述驱动气缸31连接且通过导向装置32与所述连接板2连接的吸附贴头33,所述吸附贴头33通过导管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通。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4的电机座45上,控制所述旋转机构的升降,进而控制所述连接板2以及多组吸附贴头机构3的升降;气流到带真空发生器(图中未示出)的所述电磁阀5上产生真空,所述电磁阀5可控制真空的关闭和打开,真空一路接到所述吸附贴头33上对产品进行贴附。多组所述吸附贴头机构3在所述连接板2上组成一排,分别由各自驱动气缸31单独控制进行上下动作,从而使所述吸附贴头33进行上下不同步动作。本技术通过安装在升降机构4上的旋转机构提供动力带动连接板2上的多组吸附贴头机构3旋转,同时,升降机构4的电机座45在感应机构的区域内来回运动进而带动旋转机构做升降运动,该多贴头结构提高了该多贴头结构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001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体1上的旋转电机6以及与所述旋转电机6连接的转轴7,所述连接板2与所述转轴7连接;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升降电机41、与所述升降电机41连接的主动轮42、与所述主动轮42通过同步带43连接的从动轮44以及通过同步带附件与所述同步带43连接的电机座45,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机座45上的感应片8以及安装在所述机体1上且位于所述感应片8下方的感应器组件。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电机6通过联轴器12与所述转轴7连接;通过所述升降电机41驱动主动轮42转动,所述主动轮42通过同步带43带动所述从动轮44同步转动,所述同步带43上的电机座45发生相对位移,进而带动所述旋转机构发生相对位移;所述感应器组件包括从上至下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第一感应器9、原点感应器10和第二感应器11,所述电机座45在所述升降电机41的驱动下,通过电机座45上的所述感应片8感应其在所述第一感应器9、原点感应器10和第二感应器11到位情况,对所述电机座45进行行程限位和复位动作。
[001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导向装置32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上的带座轴承321以及一端穿过所述带座轴承321且另一端与所述吸附贴头33连接的导向轴322。也就
是说,每组所述吸附贴头机构3都有两组所述导向装置32,两组所述导向装置32为所述吸附贴头33起导向作用,使所述吸附贴头33在伸出和缩回过程中不发生旋转,结构稳定。
[001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多贴头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且与所述真空发生器(图中未示出)连接的负压表13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1内且套设在所述转轴7上的定位机构14。也就是说,所述负压表13的作用在于检测真空度的大小,所述定位机构14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角接触轴承以及与所述角接触轴承连接的顶圈,该定位机构14对所述转轴7进行径向和轴向定位。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贴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旋转机构、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的多组吸附贴头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旋转机构一侧的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位于所述旋转机构另一侧的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与所述电磁阀连接的真空发生器,所述感应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吸附贴头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的驱动气缸以及与所述驱动气缸连接且通过导向装置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吸附贴头,所述吸附贴头通过导管与所述真空发生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贴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机体上的旋转电机以及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的转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转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杰柳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