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控制阀、流体系统以及施工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339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流体控制阀、流体系统以及施工机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体控制阀具备:第1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1泵通路通向桥式供给通路;第2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2泵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以及第3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3泵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3泵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3泵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控制阀、流体系统以及施工机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控制阀、流体系统以及施工机械。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施工机械的一种公知有液压挖掘机。液压挖掘机具备利用液压缸动作的动臂、斗杆以及铲斗等配件。液压挖掘机具备驱动配件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具备控制工作油相对于液压缸的供给、排出的液压控制阀。作为液压控制阀,存在如下液压控制阀,该液压控制阀具备:阀体,其具有多个通路;以及止回阀,其用于防止已供给到阀体的工作油倒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提高阀体的维护性,在阀体的连接面上分别配置有4个止回阀。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418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然而,在4个止回阀分别配置到同一面上(阀体的连接面上)的情况下,需要确保阀体的连接区域较宽。因此,在使阀体小型化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阀体小型化的流体控制阀、流体系统以及施工机械。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作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形态具有以下的结构。
[0011](1)本专利技术的形态的流体控制阀具备:第1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1泵通路通向桥式供给通路;第2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2泵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以及第3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3泵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
[0012]根据该结构,具备能够使流体从3个泵通路通向一个桥式供给通路的3个止回阀,从而与具有4个以上止回阀的情况相比较,能够谋求止回阀的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此外,与4个以上止回阀分别配置到同一面上的情况相比较,无需将阀体的连接区域确保得较宽。因而,能够使阀体小型化。
[0013](2)在上述(1)所述的流体控制阀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止回阀的第1插塞支承所述第3止回阀的一部分,所述第2止回阀的第2插塞支承所述第3止回阀的另一部分。
[0014](3)在上述(1)或(2)所述的流体控制阀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泵通路具有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1分支通路和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2分支通路。
[0015](4)在上述(1)或(2)所述的流体控制阀中,也可以是,所述第2泵通路具有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3分支通路和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4分
支通路。
[0016](5)在上述(3)所述的流体控制阀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止回阀具备:第1分支通路用阀,其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1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以及第2分支通路用阀,其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2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
[0017](6)在上述(4)所述的流体控制阀中,也可以是,所述第2止回阀具备:第3分支通路用阀,其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3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以及第4分支通路用阀,其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4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
[0018](7)在上述(5)所述的流体控制阀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分支通路用阀具备主体,该主体具有沿着轴线的中央孔,所述第1分支通路用阀具有第1倾斜面,该第1倾斜面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地交叉,所述第2分支通路用阀具备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央孔在与所述轴线平行的轴向上移动的轴构件,所述第2分支通路用阀具有第2倾斜面,该第2倾斜面设置于所述轴构件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地交叉。
[0019](8)本专利技术的形态的流体控制阀具备:第1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1泵通路通向桥式供给通路,该第1泵通路具有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1分支通路和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2分支通路,该第1止回阀具备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1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的第1分支通路用阀和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2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的第2分支通路用阀,所述第1分支通路用阀具备主体,该主体具有沿着轴线的中央孔,所述第1分支通路用阀具有第1倾斜面,该第1倾斜面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地交叉,所述第2分支通路用阀具备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央孔在与所述轴线平行的轴向上移动的轴构件,所述第2分支通路用阀具有第2倾斜面,该第2倾斜面设置于所述轴构件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地交叉;第2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2泵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该第2泵通路具有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3分支通路和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4分支通路,该第2止回阀具备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3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的第3分支通路用阀和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4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的第4分支通路用阀;以及第3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3泵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该第3止回阀的一部分由所述第1止回阀的第1插塞支承,该第3止回阀的另一部分由所述第2止回阀的第2插塞支承。
[0020]根据该结构,具备能够使流体从3个泵通路通向一个桥式供给通路的3个止回阀,从而与具有4个以上止回阀的情况相比较,能够谋求止回阀的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此外,与4个以上止回阀分别配置到同一面上的情况相比较,无需将阀体的连接区域确保得较宽。因而,能够使阀体小型化。此外,第1分支通路用阀和第2分支通路用阀配置于同一轴线上,因此,与多个阀分别配置到同一面上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第1止回阀小型化。此外,第3止回阀的一部分由第1插塞支承,第3止回阀的另一部分由第2插塞支承,因此,能够牢固地支承第3止回阀。此外,与螺纹固定第3止回阀的情况相比较,能够谋求省空间化。
[0021](9)本专利技术的形态的流体控制阀具备:第1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1泵通路通向桥式供给通路,该第1泵通路具有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1分支通路和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2分支通路,该第1止回阀具备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1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的第1分支通路用阀和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2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的第2分支通路用阀,所述第1分支通路用阀具备主体,该主体具有沿着
轴线的中央孔,所述第1分支通路用阀具有:第1倾斜面,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地交叉;以及分隔件,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周,并将所述中央孔划分成与所述轴线平行的轴向的一侧和另一侧,所述第2分支通路用阀具备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央孔在所述轴向上移动的轴构件,所述第2分支通路用阀具有第2倾斜面,该第2倾斜面设置于所述轴构件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地交叉;第2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2泵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该第2泵通路具有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3分支通路和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4分支通路,该第2止回阀具备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3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的第3分支通路用阀和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4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的第4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控制阀,其中,该流体控制阀具备:第1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1泵通路通向桥式供给通路;第2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2泵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以及第3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3泵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中,所述第1止回阀的第1插塞支承所述第3止回阀的一部分,所述第2止回阀的第2插塞支承所述第3止回阀的另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中,所述第1泵通路具有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1分支通路和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2分支通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中,所述第2泵通路具有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3分支通路和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4分支通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中,所述第1止回阀具备:第1分支通路用阀,其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1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以及第2分支通路用阀,其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2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中,所述第2止回阀具备:第3分支通路用阀,其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3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以及第4分支通路用阀,其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4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控制阀,其中,所述第1分支通路用阀具备主体,该主体具有沿着轴线的中央孔,所述第1分支通路用阀具有第1倾斜面,该第1倾斜面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地交叉,所述第2分支通路用阀具备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央孔在与所述轴线平行的轴向上移动的轴构件,所述第2分支通路用阀具有第2倾斜面,该第2倾斜面设置于所述轴构件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地交叉。8.一种流体控制阀,其中,该流体控制阀具备:第1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1泵通路通向桥式供给通路,该第1泵通路具有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1分支通路和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2分支通路,该第1止回阀具备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1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的第1分支通路用阀和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2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的第2分支通路用阀,所述第1分支通路用阀具备主体,该主体具有沿着轴线的中央孔,所述第1分支通路用阀具有第1倾斜面,该第1倾斜面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地交叉,所述第2分支通路用阀具备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央孔在与所述轴线平行的轴向上移动的轴构件,所述第2分支通路用阀具有第2倾斜面,该第2倾斜面设置于所述轴构件的外周,并相对于所述轴线倾斜地交叉;
第2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第2泵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该第2泵通路具有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3分支通路和能够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供给流体的第4分支通路,该第2止回阀具备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3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的第3分支通路用阀和能够使流体从所述第4分支通路通向所述桥式供给通路的第4分支通路用阀;以及第3止回阀,其能够使流体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仁市桥洋二
申请(专利权)人: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