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3294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力转换装置(10)具备:转换器(12),其包括开关元件(34Uu、34Vu、34Wu、34Ud、34Vd、34Wd),将经由开闭器(16)从交流电源(14)供给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滤波器(24),其设置于开闭器与转换器之间,包括电抗器(46U、46V、46W、48U、48V、48W)以及电容器(54U、54V、54W),用于去除噪声;以及控制部(64),在使开闭器成为开启状态之后,使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从而使积蓄于电容器的电荷放电。积蓄于电容器的电荷放电。积蓄于电容器的电荷放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16-027774号公报中,公开了在转换器的输入电压或者输入电流为设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使该转换器的开关停止的电力转换装置。根据日本特开2016-027774号公报,能够有助于防止电气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然而,在日本特开2016-027774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未必能够良好地防止转换器所具备的开关元件等的损坏。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良好地防止开关元件等的损坏的电力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具备:转换器,其包括开关元件,将经由开闭器从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滤波器,其设置于所述开闭器与所述转换器之间,包括电抗器以及电容器,用于去除噪声;以及控制部,其在使所述开闭器成为开启状态之后,使所述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从而使积蓄于所述电容器的电荷放电。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案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具备:转换器,其包括开关元件,将经由开闭器从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滤波器,其设置于所述开闭器与所述转换器之间,包括电抗器以及电容器,用于去除噪声;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开闭器以及所述开关元件,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具有:使所述开闭器成为开启状态的步骤;以及使所述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从而使积蓄于所述电容器的电荷放电的步骤。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良好地防止开关元件等的损坏的电力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8]上述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从参照添加的附图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容易地了解。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构成的图。图2为表示使多个功率元件部各自的上支路侧的开关元件同时成为接通状态时的放电路径的例子的图。图3为表示使多个功率元件部各自的下支路侧的开关元件同时成为接通状态时的放电路径的例子的图。图4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动作的例子的流程图。图5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动作的另一例子的流程图。
图6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动作的又一例子的流程图。图7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动作的又一例子的流程图。图8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构成的图。图9为表示使开闭器成为关闭状态时的电流路径的例子的图。图10为表示使开闭器成为关闭状态时的电流路径的另一例子的图。图11为表示使与U相对应的上支路侧的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时的放电路径的图。图12为表示使与V相对应的上支路侧的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时的放电路径的图。图13为表示使与W相对应的上支路侧的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时的放电路径的图。图14为表示使与U相对应的下支路侧的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时的放电路径的图。图15为表示使与V相对应的下支路侧的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时的放电路径的图。图16为表示使与W相对应的下支路侧的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时的放电路径的图。图17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动作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8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动作的另一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
[0011][第1实施方式]使用图1~图7,对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构成的图。
[0012]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配备有转换器12。转换器12将经由开闭器16从交流电源14供给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转换器12例如为公知的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转换器,但并不限定于此。
[0013]交流电源14例如为供给多相的相电压的多相交流电源,更具体而言为3相交流电源,但并不限定于此。交流电源14例如能够供给相位各错开120度的U相、V相以及W相的电压。
[0014]开闭器16用于使从交流电源14向电力转换装置10的交流电压的供给接通/关断。作为开闭器16,例如能够使用电磁接触器、断路器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0015]电力转换装置10还配备有滤波器24。滤波器24配备于开闭器16与转换器12之间。滤波器24能够去除从转换器12侧传递至交流电源14侧的噪声,并且能够去除从交流电源14侧传递至转换器12侧的噪声。
[0016]转换器12配备有整流电路30。整流电路30将经由开闭器16从交流电源14供给的交流电压整流成直流电压。
[0017]在整流电路30中,与交流电源14的各相对应地,配备有功率元件部32U、32V、32W。
[0018]与U相对应的功率元件部32U配备有上支路侧的二极管36Uu、下支路侧的二极管36Ud、上支路侧的开关元件(半导体开关元件)34Uu以及下支路侧的开关元件34Ud。
[0019]与V相对应的功率元件部32V配备有上支路侧的二极管36Vu、下支路侧的二极管36Vd、上支路侧的开关元件34Vu以及下支路侧的开关元件34Vd。
[0020]与W相对应的功率元件部32W配备有上支路侧的二极管36Wu、下支路侧的二极管
36Wd、上支路侧的开关元件34Wu以及下支路侧的开关元件34Wd。
[0021]在对二极管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符号36,在对各个二极管进行说明时,使用符号36Uu、36Ud、36Vu、36Vd、36Wu、36Wd。另外,在对上支路侧的二极管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符号36u,在对各个上支路侧的二极管进行说明时,使用符号36Uu、36Vu、36Wu。另外,在对下支路侧的二极管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符号36d,在对各个下支路侧的二极管进行说明时,使用符号36Ud、36Vd、36Wd。
[0022]在对开关元件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符号34,在对各个开关元件进行说明时,使用符号34Uu、34Ud、34Vu、34Vd、34Wu、34Wd。另外,在对上支路侧的开关元件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符号34u,在对各个上支路侧的开关元件进行说明时,使用符号34Uu、34Vu、34Wu。另外,在对下支路侧的开关元件整体进行说明时,使用符号34d,在对各个下支路侧的开关元件进行说明时,使用符号34Ud、34Vd、34Wd。开关元件34例如能够使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用作开关元件34。
[0023]上支路侧的二极管36u与下支路侧的二极管36d相互串联地连接。上支路侧的二极管36u的阴极连接于一方的输出线42u。上支路侧的二极管36u的阳极连接于下支路侧的二极管36d的阴极。下支路侧的二极管36d的阳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该电力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转换器,其包括开关元件,将经由开闭器从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滤波器,其设置于所述开闭器与所述转换器之间,包括电抗器以及电容器,用于去除噪声;以及控制部,其在使所述开闭器成为开启状态之后,使所述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从而使积蓄于所述电容器的电荷放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为供给多相的相电压的多相交流电源,所述转换器与所述交流电源的各相对应地具有多个功率元件部,该功率元件部具有相互串联地连接的上支路侧的所述开关元件以及下支路侧的所述开关元件,所述滤波器与所述交流电源的各相对应地包括所述电抗器以及所述电容器,所述控制部使多个所述功率元件部各自的上支路侧或者下支路侧的所述开关元件全部成为接通状态,从而使与所述交流电源的各相对应地设置的所述电容器中积蓄的电荷放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使多个所述功率元件部各自的上支路侧或者下支路侧的所述开关元件同时成为接通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使多个所述功率元件部各自的上支路侧或者下支路侧的所述开关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并且按顺序切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幸次郎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