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塔塔腿带电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37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杆塔塔腿带电更换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连接装置、顶部连接装置、若干个支撑架,其中,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底座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顶部连接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底座连接装置与B型塔的支撑部分固定连接,顶部连接装置与B型塔的第二塔身固定相连;支撑架的下端与底座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上端与顶部连接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液压缸支撑底部连接装置,带动第二塔身远离支撑部分运动,然后更换第二塔身,实现保证电力线路供电的同时更换损坏的第二塔身。更换损坏的第二塔身。更换损坏的第二塔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塔塔腿带电更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塔腿更换
,尤其涉及杆塔塔腿带电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杆塔安全稳定运行是输电线路的本质安全的最根本体现,当输电线路杆塔受外力破坏导致杆塔形变,如何快速响应消除杆塔倾倒、缩短或不停电检修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0003]输电线路杆塔分为角钢塔、钢管杆、钢管塔、水泥杆、“B型”塔等不同类型。当“B型”塔塔腿被破坏时,传统更换“B型”塔塔腿主要采用吊车法和人字抱杆法两种方式,吊车法是用吊车将完好塔腿吊起后进行更换塔腿作业,这种方法受地形的限制,而人字抱杆法是通过立杆打拉线的方式进行固定,采用以上作业方法时难以保证吊车或抱杆与导线的安全距离,需将线路进行停电,不但电量受到损失,同时降低供电可靠性。
[0004]为了更好地理解B型塔,所以先对输电线路B型塔进行简单地介绍,参考图1所示,图1为B型塔主视图,(图1仅为实际生活中B型塔的简略示意图),包括了支撑部分501、第一塔身502、第二塔身503三部分,其中支撑部分501是常年埋于地下半米左右,部分漏出地面并与第一塔身 50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而第一塔身502的顶部与第二塔身5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因为第一塔身502的底部是高于地面,因而容易被一些外来物撞击(如汽车)导致其倾斜,这就需要进行更换第一塔身502。
[0005]如申请号为“CN201721569233.9”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塔更换横担主材用受力装置,包括导线间承力件、设置在杆塔上的暂时性支撑横担和收紧工具,导线间承力件的两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连接绝缘子串的承力延长杆,暂时性支撑横担与杆塔之间连接有暂时性支撑横担加固件,但是该专利方案主要是解决更换横担主材,而至于塔腿损坏,仍然是无法有效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更换塔腿。
[0007]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8]一种杆塔塔腿带电更换装置,包括底座连接装置、顶部连接装置、若干个支撑架,其中,所述底座连接装置包括第一L板,所述第一L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外界的驱动装置相接触的支撑脚;所述第一L板通过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顶部连接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9]将底座连接装置与B型塔支撑部分固定连接;将顶部连接装置与B型塔第二塔身固定连接;将支撑架的下端与底座连接装置中第一L板通过第一连接孔滑动连接,将支撑架的上端与顶部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支撑架在第一连接孔内向上滑动,更换损坏的第一塔身。
[0010]底座连接装置与B型塔的塔底固定连接,顶部连接装置与B型塔的第二塔身固定相
连;支撑架的下端与底座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上端与顶部连接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液压缸支撑底部连接装置,带动第二塔身远离支撑部分运动,然后更换第二塔身,实现保证电力线路供电的同时更换损坏的第二塔身。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连接装置还包括支撑板、第二连接孔、第二L板、第三L板、第三连接孔,其中,所述第一L板固定设置于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一L板的折弯处内表面朝向前侧,所述第一L 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
[0012]所述支撑板与第二L板的侧面固定相连,且所述支撑板的后侧表面与第二L板的另一侧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0013]所述第二L板的折弯处内表面背离支撑板;所述第二L板的折弯处内表面还贴合有第三L板,所述第二L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七连接孔,所述第三L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七连接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
[0014]底座连接装置与B型塔的支撑部分固定连接,顶部连接装置与B型塔的第二塔身固定相连;支撑架的下端与底座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上端与顶部连接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液压缸支撑底部连接装置,带动第二塔身远离支撑部分运动,然后更换第二塔身,实现保证电力线路供电的同时更换损坏的第二塔身。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L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L板包括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L板包括第五连接板、第六连接板,其中;
[0016]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
[0017]所述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相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七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板背离第三L 板的侧面与支撑板的一端固定相连。
[0018]所述第五连接板、第六连接板相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五连接板、第六连接板上开设有与第七连接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
[0019]所述第五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相贴合,所述第六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相贴合。
[002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部连接装置包括第四L板、第四连接孔、第五L板、第六L板、第五连接孔,其中,
[0021]所述第四L板的折弯处内表面外表面与第五L板的内折弯外表面处相贴合,所述第五L板的折弯处内表面与第六L板折弯处的外表面相贴合;
[0022]所述第四L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四连接孔,若干个第四连接孔中,部分开设于第四L板远离第五L板的侧壁上并高于第五L板;
[0023]且所述第五L板、第六L板的侧壁靠近两端的相同位置处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五连接孔。
[002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L板包括第七连接板、第八连接板,所述第五L板包括第九连接板、第十连接板,所述第六L板包括第十一连接板、第十二连接板;
[0025]所述第七连接板、第八连接板相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七连接板、所述第八连接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四连接孔;
[0026]所述第九连接板、第十连接板相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十一连接板、第十二连接板相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九连接板、第十连接板开设有若干个第五连接孔;
[0027]所述第九连接板、第十连接板相连接处内表面与第十一连接板、第十二连接板相连接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九连接板、第十连接板上开设有与第九连接板、第十连接板相同的第五连接孔。
[002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横向固定架、第一纵向固定架、第一斜撑架、第二横向固定架、第二斜撑架、第三横向固定架、第六连接孔、支撑脚,
[0029]所述第一横向固定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纵向固定架的下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架之间于第一横向固定架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第二横向固定架,所述第一斜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纵向固定架之间固定相连,
[0030]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架之间于第二横向固定架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第三横向固定架,
[0031]所述第二斜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纵向固定架之间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架的上端、下端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塔塔腿带电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装置(1)、顶部连接装置(2)、若干个支撑架(3);所述底座连接装置(1)包括第一L板(101),所述第一L板(10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02);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外界的驱动装置相接触的支撑脚(309);所述第一L板(101)通过第一连接孔(102)与所述支撑架(3)的下端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上端与顶部连接装置(2)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塔腿带电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连接装置(1)还包括支撑板(103)、第二L板(105)、第三L板(106),其中,所述第一L板(101)的底部固定设置于支撑板(103)的顶部;所述第一L板(101)的折弯处内表面朝向前侧,所述支撑板(103)与第二L板(105)的侧面固定相连,所述第二L板(105)的折弯处内表面背离支撑板(103);所述第二L板(105)的折弯处内表面还贴合有第三L板(106);所述第一L板(10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102),所述支撑板(103)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04);所述第二连接孔(104)位于第一L板(101)折弯处内表面的前侧;所述第二L板(105)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七连接孔(1053),所述第三L板(106)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七连接孔(1053)位置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1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塔塔腿带电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板(101)包括第一连接板(1011)、第二连接板(1012),所述第二L板(105)包括第三连接板(1051)、第四连接板(1052),所述第三L板(106)包括第五连接板(1061)、第六连接板(106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011)、第二连接板(1012)相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1011)、第二连接板(101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102);所述第三连接板(1051)、第四连接板(1052)相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三连接板(1051)、所述第四连接板(105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七连接孔(1053),所述第四连接板(1052)背离第三L板(106)的侧面与支撑板(103)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五连接板(1061)、第六连接板(1062)相连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五连接板(1061)、第六连接板(1062)上开设有与第七连接孔(1053)位置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107);所述第五连接板(1061)与第三连接板(1051)相贴合,所述第六连接板(1062)与第四连接板(1052)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塔腿带电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装置(2)包括第四L板(201)、第五L板(203)、第六L板(204),其中:所述第四L板(201)的折弯处内表面外表面与第五L板(203)的内折弯外表面处相贴合,所述第五L板(203)的折弯处内表面与第六L板(204)折弯处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四L板(20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四连接孔(202),若干个第四连接孔(202)中,部分开设于第四L板(201)远离第五L板(203)的侧壁上并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王正波王军赵峻岭张显王飞张爱萍徐开放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