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和构筑物的结构或非结构砼部位,以及砼道路、桥梁、河堤或边坡等修复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修复结构及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程施工中,因砼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砼拌合物的不均匀性,使其会受到温度变化、施工振捣成形工艺、模具材质、清理和脱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经常出现砼在成形后,砼成品的局部表面会出现10~50MM深不等的面层疏松、麻面、空鼓等浅层缺陷问题,不仅影响砼成品的外观,还会因浅层缺陷导致砼碳化严重、钢筋过早锈蚀等难题;为克服该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先于修复槽的接触面刷粘接胶或纯水泥浆后,配制同强度等级或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干硬性细石砼浅层直接封闭,或于面层内再加钢丝或钢筋网片,或另作支撑模具后用同强度或高一个强度的水泥基料灌注等。
[0003]上述修补方法在修补过程中由于使用的干硬性细石砼或水泥基料都属砼类湿拌合物,使其在修补后湿拌合物的固化过程中体积收缩较大,为了克服收缩问题,往往会在湿拌合物中加入膨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锚杆(1),所述修复锚杆(1)的外端还设有限制模板(11)的上垫板(2)和锁紧模板(11)的锁紧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锚杆(1)上还安装有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两两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共同绑扎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修复锚杆(1)、X向补强钢筋(4)、Y向补强钢筋(5)均至少为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锚杆(1)上还设有限制X向补强钢筋(4)或Y向补强钢筋(5)的下垫板(6);进一步的,所述修复锚杆(1)上设有螺纹,且下垫板(6)、上垫板(2)、锁紧帽(3)均与修复锚杆(1)螺纹配合。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的修复结构,包括修复槽(10)和自修复槽(10)向下延伸的建筑基体(7),所述修复槽(10)槽底钻设有植筋孔(8),修复锚杆(1)下端植入植筋孔(8);进一步的,所述修复槽(10)槽壁和植筋孔(8)孔壁上均涂刷有加固结构胶(9)。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砼浅层缺陷修复锚的修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清理缺陷部位;植入修复锚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凤全,吕杉,龙云,王亚彬,巫仕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全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