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食材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374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人食材处理装置,其包括:外壳1、炒锅主体2、液体调味料添加组件3、固体粉末调味料添加组件4、喷头5、筛漏组件6、操作平台7、厨房垃圾处理装置8和导热油循环组件9,其特征在于:炒锅主体2包括炒锅、第一传动轴21、第一电机22、第二传动轴23、第二电机24、第三传动轴25和第一气缸,炒锅采用球形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形成容置腔室,第一传动轴21固定在炒锅的正下方,第一传动轴21和第三传动轴25为垂直方向的传动轴,第二传动轴23为水平方向的传动轴,第一传动轴21在第一电机22的带动下旋转,可以使得炒锅以第一传动轴21为旋转轴发生自体旋转,第二传动轴23与第一传动轴21相连。相连。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食材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
,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无人食材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不愿意或者没有时间自己烧菜,现有状态通过去餐厅或者外卖的形式解决,但是无论去餐厅还是外卖均存在着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等待时间长、价格高等缺点,所以无人食材处理装置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诞生。
[0003]关于现有的无人食材处理装置的加热方式,目前为电加热方式,安全性能差,且容易产生加热不均匀粘锅的现象。关于现有的无人食材的调料添加方式,目前需要转移到小斗中称重后再倾倒至炒锅中,或者直接将固态粉末状调味料用水溶解为液态,再通过旋涡泵抽到炒锅中,这样的方式都存在加料难的问题。关于炒锅,目前采用单层锅体的形式,且炒锅带有一定的棱角,使得炒锅的使用寿命和清洗简易程度都受到了影响。关于炒锅的清洗方式,目前采用水幕刷的方式进行清洗,存在清洗死角。关于食材的均匀性处理,目前采用外在搅拌器的方式进行搅拌,使得自动化清洗困难。关于经过炒锅处理后的成品食材,如何从炒锅中转移,并移出无人食材处理装置,目前尚未有成熟的技术方案出现。关于厨房内产生的湿垃圾,目前有粉碎装置进行处理,但是没有将炒菜功能、调料进料功能、食材倾倒功能和湿垃圾处理功能集成在一起的无人食材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以上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人食材处理装置,其通过采用圆球形的炒锅主体,炒锅主体中存在隔层,隔层中通入导热油,采用导热油对炒锅主体进行加热,可以确保整个炒锅主体的加热温度比较均匀,不易出现粘锅现象,并且通过对炒锅主体进行自体旋转来实现对炒锅内食材的翻动,确保食材加热均匀;关于调味料添加,将固体粉末调味料和液体调味料分开添加,固体粉末调味料直接通过螺杆进行定量推送,并通过气压直接将固态粉末调味料导入到炒锅中,液体调味料采用微型泵定量打入到炒锅中,实现了固态粉末调味料和液体调味料加料难得问题;并且增加筛漏结构,用于实现炒锅的清洗和肉类食材的预处理,采用推盘器和拨盘器,实现对装盘后的菜品的输出处理。再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食材处理装置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0005]一种无人食材处理装置,其包括:外壳1、炒锅主体2、液体调味料添加组件3、固体粉末调味料添加组件4、喷头5、筛漏组件6、操作平台7、厨房垃圾处理装置8、导热油循环组件9,其特征在于:炒锅主体2包括炒锅、第一传动轴21、第一电机22、第二传动轴23、第二电机24、第三传动轴25和第一气缸,炒锅采用球形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形成容置腔室,第一传动轴21固定在炒锅的正下方,第一传动轴21和第三传动轴25为垂直方向的传动轴,第二传动轴23为水平方向的传动轴,第一传动轴21在第一电机22的带动下旋转,可以使得炒锅以第一传动轴21为旋转轴发生自体旋转,第二传动轴23与第一传动轴21相连,且第二传
动轴23在第二电机24的带动下旋转,使得炒锅能够沿着第二传动轴23发生旋转,第三传动轴25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23相连,第三传动轴25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外壳1的底面上,第一气缸固定在厨房垃圾处理装置8的左侧侧壁上,并且第一气缸的推头与第三传动轴25相连,能够带动第三传动轴以第三传动轴为旋转轴发生旋转;液体调味料添加组件3包括液体调料罐31、软管34和微型泵,液体调料罐31的底部通过软管34与微型泵的输入端相连,微型泵的输出端通过软管与喷头5相连;固体粉末调味料添加组件4包括舱体46,舱体46固定在外壳1的右侧面板13的内部表面,舱体46的底部外围一圈设有第一齿轮461,第一齿轮461与第二齿轮463啮合,第三电机462带动第二齿轮463旋转,舱体46内分为多格,且每一格子内设有搅龙465,搅龙465的一端与第四电机466的电机轴相连,第四电机466可以带动搅龙465旋转,使得舱体46的格子内的固体粉末能够被定量排出,排出后进入到气路47中,气路47通过软管与喷头5相连,第三气缸464能够带动第四电机466的电机轴迫近搅龙465的一端;操作平台7的上方设置拨盘器74,拨盘器74固定在第三传动轴25上,第三传动轴25穿过操作平台74,第三传动轴25位于厨房垃圾处理装置8的左侧并靠近厨房垃圾处理装置8,第六气缸的一端固定在第三传动轴25上,第六气缸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厨房垃圾处理装置的外侧壁左侧,第六气缸的推头与拨盘器74相连,通过第六气缸带动拨盘器74旋转,外壳1的后面面板上水平固定有第五气缸76,第五气缸76的推头与推盘器75相连,使得推盘器75可以左右移动;筛漏组件6包括第一筛漏61、第二筛漏62、V形支架63、外部螺旋杆64、内部螺旋杆、第三齿轮65、第四齿轮、第五电机66、同步轮67和第六电机68,第一筛漏61和第二筛漏62固定在V型支架63的两个分支上,V型支架63固定安装在外部螺旋杆64的顶部,外部螺旋杆64的内部套接有内部螺旋杆,内部螺旋杆的底部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面板上,且内部螺旋杆上安装有同步轮67,第六电机68通过皮带与同步轮67连接,通过第六电机68带动同步轮67旋转,使得内部螺旋杆发生旋转,从而可以带动外部螺旋杆64上下移动,操作平台7的左侧设置水槽71,水槽71的底部设置通孔,通孔中间穿过筛漏组件6的外部螺旋杆64,第五电机66、第三齿轮65和第四齿轮均固定在水槽71的下方,第五电机66的电机轴控制第四齿轮旋转,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65啮合,第三齿轮65的内部套接外部螺旋杆64,能够带动外部螺旋杆64的转动,从而带动V形支架63上的第一筛漏61和第二筛漏62能够沿着外部螺旋杆64发生转动;导热油循环组件9包括储油罐91、加热器911、油泵93、进油管94和回油管95,加热器911位于储油罐91的上方,用于给储油罐91内部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储油罐91与油泵93之间通过进油管94相连,油泵93与炒锅的容置腔室之间通过进油管94相连,炒锅的容置腔室与储油罐91之间通过回油管95相连,且储油罐91位于炒锅主体2的下方,实现将储油罐91中的导热油打入到炒锅的容置腔室,并从炒锅的容置腔室循环到储油罐91中的过程;厨房垃圾处理装置8包括食材倾倒区,食材倾倒区的的底部81为斜坡面,斜坡面通过缓冲区84与粉碎泵83连接,粉碎泵83的输出口穿过外壳1的底面面板与下水道连接。
[0006]进一步的,外壳1的上侧面板14下方设有排气弯头141、抽烟风机142、抽烟机收集罩143和摇摆喷淋头144,摇摆喷淋头144位于抽烟机收集罩143的下方,摇摆喷淋头144位于抽烟机收集罩143的下方,抽烟机收集罩143的输出端与与抽烟风机142的输入端相连,抽烟风机142的输出端与排气弯头141连接,排气弯头141的另外一端与大气连接,摇摆喷淋头144与自来水管连接。
[0007]进一步的,正面面板11分为左上侧面板111、右上侧面板112、左下侧面板113和右
下侧面板114,左上侧面板111和右上侧面板112分别设置为对开门,且位于操作平台7和水槽71的上方,右下侧面板114用于封闭厨房垃圾处理装置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食材处理装置,其包括:外壳(1)、炒锅主体(2)、液体调味料添加组件(3)、固体粉末调味料添加组件(4)、喷头(5)、筛漏组件(6)、操作平台(7)、厨房垃圾处理装置(8)、导热油循环组件(9),其特征在于:炒锅主体(2)包括炒锅、第一传动轴(21)、第一电机(22)、第二传动轴(23)、第二电机(24)、第三传动轴(25)和第一气缸,炒锅采用球形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之间形成容置腔室,第一传动轴(21)固定在炒锅的正下方,第一传动轴(21)和第三传动轴(25)为垂直方向的传动轴,第二传动轴(23)为水平方向的传动轴,第一传动轴(21)在第一电机(22)的带动下旋转,可以使得炒锅以第一传动轴(21)为旋转轴发生自体旋转,第二传动轴(23)与第一传动轴(21)相连,且第二传动轴(23)在第二电机(24)的带动下旋转,使得炒锅能够沿着第二传动轴(23)发生旋转,第三传动轴(25)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23)相连,第三传动轴(25)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外壳(1)的底面上,第一气缸固定在厨房垃圾处理装置(8)的左侧侧壁上,并且第一气缸的推头与第三传动轴(25)相连,能够带动第三传动轴以第三传动轴为旋转轴发生旋转;液体调味料添加组件(3)包括液体调料罐(31)、软管(34)和微型泵,液体调料罐(31)的底部通过软管(34)与微型泵的输入端相连,微型泵的输出端通过软管与喷头(5)相连;固体粉末调味料添加组件(4)包括舱体(46),舱体(46)固定在外壳(1)的右侧面板(13)的内部表面,舱体(46)的底部外围一圈设有第一齿轮(461),第一齿轮(461)与第二齿轮(463)啮合,第三电机(462)带动第二齿轮(463)旋转,舱体(46)内分为多格,且每一格子内设有搅龙(465),搅龙(465)的一端与第四电机(466)的电机轴相连,第四电机(466)可以带动搅龙(465)旋转,使得舱体(46)的格子内的固体粉末能够被定量排出,排出后进入到气路(47)中,气路(47)通过软管与喷头(5)相连,第三气缸(464)能够带动第四电机(466)的电机轴迫近搅龙(465)的一端;操作平台(7)的上方设置拨盘器(74),拨盘器(74)固定在第三传动轴(25)上,第三传动轴(25)穿过操作平台(74),第三传动轴(25)位于厨房垃圾处理装置(8)的左侧并靠近厨房垃圾处理装置(8),第六气缸的一端固定在第三传动轴(25)上,第六气缸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厨房垃圾处理装置的外侧壁左侧,第六气缸的推头与拨盘器(74)相连,通过第六气缸带动拨盘器(74)旋转,外壳(1)的后面面板上水平固定有第五气缸(76),第五气缸(76)的推头与推盘器(75)相连,使得推盘器(75)可以左右移动;筛漏组件(6)包括第一筛漏(61)、第二筛漏(62)、V形支架(63)、外部螺旋杆(64)、内部螺旋杆、第三齿轮(65)、第四齿轮、第五电机(66)、同步轮(67)和第六电机(68),第一筛漏(61)和第二筛漏(62)固定在V型支架(63)的两个分支上,V型支架(63)固定安装在外部螺旋杆(64)的顶部,外部螺旋杆(64)的内部套接有内部螺旋杆,内部螺旋杆的底部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面板上,且内部螺旋杆上安装有同步轮(67),第六电机(68)通过皮带与同步轮(67)连接,通过第六电机(68)带动同步轮(67)旋转,使得内部螺旋杆发生旋转,从而可以带动外部螺旋杆(64)上下移动,操作平台(7)的左侧设置水槽(71),水槽(71)的底部设置通孔,通孔中间穿过筛漏组件(6)的外部螺旋杆(64),第五电机(66)、第三齿轮(65)和第四齿轮均固定在水槽(71)的下方,第五电机(66)的电机轴控制第四齿轮旋转,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65)啮合,第三齿轮(65)的内部套接外部螺旋杆(64),能够带动外部螺旋杆(64)的转动,从而带动V形支架(63)上的第一筛漏(61)和第二筛漏(62)能够沿着外部螺旋杆(64)发生转动;导热油循环组件(9)包括储油罐(91)、加热器(911)、油泵(93)、进油管(94)和回油管(95),加热器(911)位于储油罐(91)的上方,用于给储油罐(91)内部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储油罐(91)与油泵(93)之间通过进油管(94)相连,油泵(93)与炒锅的容置腔室之间通过进
油管(94)相连,炒锅的容置腔室与储油罐(91)之间通过回油管(95)相连,且储油罐(91)位于炒锅主体(2)的下方,实现将储油罐(91)中的导热油打入到炒锅的容置腔室,并从炒锅的容置腔室循环到储油罐(91)中的过程;厨房垃圾处理装置(8)包括食材倾倒区,食材倾倒区的的底部(81)为斜坡面,斜坡面通过缓冲区(84)与粉碎泵(83)连接,粉碎泵(83)的输出口穿过外壳(1)的底面面板与下水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食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1)的上侧面板(14)下方设有排气弯头(141)、抽烟风机(142)、抽烟机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颖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亨少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