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引流测试作业的投球器和投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213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引流测试作业的投球器和投球方法。所述投球器为三通结构并可包括主管道、以及从主管道斜向上分出的分支管道,主管道的下端与井口控制头连接,上端与井口管线连接,分支通道上设置有旋塞阀。所述投球方法包括:在井口控制头与管线之间加装投球器;打开投球器分支管道上的旋塞阀,从分支管道上端投入钢球,钢球落至井口控制头的下旋塞阀上;关闭投球器分支管道的旋塞阀,打开井口控制头的下旋塞阀,钢球落入井下替液阀座芯上,关闭井下替液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拆动井口控制头的情况下便可实现向井内投球,能够避免压力意外泄露对人员造成的伤害,而且投球结束后无需再次试压,节约了作业工时,提高了作业时效。提高了作业时效。提高了作业时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引流测试作业的投球器和投球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井的引流测试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气井在下入完井管柱前,要对回接套管位置进行密封性验证,通常称该作业为“引流测试”。目前油气井引流测试管柱的主要下入工具为“四阀一封”,自下而上分别为:封隔器、E阀(也可称为井下替液阀)、液压循环阀、RD阀和RDS阀,管柱下入完成且正向替入指定量低密度液后,需要通过井口控制头向井内投入钢球关闭E型阀。目前投球的方式包括:关闭控制头下旋塞阀,拆开下旋塞阀上部的由壬接头,向管线内投入钢球,此时钢球落在下旋塞阀上;连接由壬接头,并向管线内加水压试验拆动后的接头承压性能;试压合格后,打开下旋塞阀让钢球落至E阀座芯上。
[0003]由于正向替液完成后,井内管柱可能会带有压力,此时拆动井口控制头存在压力以外释放的风险,且投球完毕试压过程浪费作业时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在引流测试作业中实现安全、高效的投球作业。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
[0006]所述投球方法可包括:在井口控制头与管线之间加装投球器,其中,投球器为三通结构并包括主管道、以及从主管道斜向上分出的分支管道,主管道的下端与井口控制头连接,上端与井口管线连接,分支通道上设置有关断阀;关闭井口控制头的下旋塞阀;打开投球器分支管道上的关断阀,从分支管道的上端投入钢球,钢球落至井口控制头的下旋塞阀上;关闭投球器分支管道上的关断阀,打开井口控制头的下旋塞阀,钢球落入井下替液阀的座芯上,关闭井下替液阀。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主管道和分支管道都可以为直管,所述关断阀可以为旋塞阀。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主管道和分支管道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60度。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主管道的上下两端可分别为由壬扣。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主管道的上下两端都可以为丝扣结构。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井口控制头还可以与引流测试管柱的上端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引流测试作业的投球器。
[0013]所述投球器为三通结构并可包括主管道、以及从主管道斜向上分出的分支管道,主管道的下端与井口控制头连接,上端与井口管线连接,分支通道上设置有关断阀。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引流测试作业的投球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关断阀可以为旋塞阀。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引流测试作业的投球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主管道和分支管道都可以为直管。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引流测试作业的投球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主管道和分支管道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包括:本专利技术可避免投球过程因带压拆动井口控制头带来的井控风险问题,省略了二次试压步骤,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及时效性,具备成本低、操作简单、维护便捷等优点,在引流测试作业中具备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0019]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在投球器在井口安装后的一个示意图。
[0020]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1]1-主通道,2-分支通道,3-旋塞阀,4-井口管线,5-井口控制头,6-下旋塞阀,7-钻台,8-管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引流测试作业的投球器和投球方法。
[0023]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引流测试作业的投球器。本专利技术的投球装置带关断阀,其可安装在原井口管线上,通过开关投球器的关断阀可实现不拆卸井口管线进行投球,既避免了压力意外泄露对操作人员带来的风险,又省去了重新连接管线后的试压程序,提高了作业时效。
[0024]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在投球器在井口安装后的一个示意图。其中,为了更好地示出投球器的结构和作用,图1也示出了井口管线4、井口控制头5、下旋塞阀6、钻台7和管柱(即引流测试管柱)8。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引流测试作业的投球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投球器可以为Y形投球器,即主要为一个Y形三通。
[0026]如图1所示,投球器可包括主通道1(也可称为主管道)和分支通道2(也可称为分支管道)。
[0027]主通道1可以为直管结构,上下两端可分别为由壬扣,当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上下两端也可以加工成不同的扣形,只要是能够实现连接的作用都可。主通道1的上端可以连接有井口管线4,通过该井口管线可实现:

向井内顶替入低密度液造成负压差;

投球后,向管柱内施压泵压操作E阀;

开井后作为流体返出通道。主通道1的下端可以与井口控制头5连接,如直接连接,井口控制头5内有下旋塞阀6。
[0028]分支通道2可以是从主通道1上斜向上分出的通道。分支通道2上可设置有旋塞阀3。分支通道可以为直管,主通道1和分支通道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60
°
,例如35
°
、40
°
、45
°
、50
°
、55
°
等。当然,本专利技术的分支通道2也可以为非直管,只要是能够顺利投入钢球的管类结构都可。
[0029]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该投球方法无需拆卸井口管线,即能够在实现不拆卸井口管线的情况下向井内投入钢球。本专利技术的投球方法可应用于引流测试作业向井内投球关闭E阀的程序,改变了当前引流测试的投球方式。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投球方法可包括采用上述的适用于引流测试作业的投球器进行投球作业。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投球方法可包括:
[0032]在井口控制头与管线之间加装上述的投球器,通过如下方法进行投球:
[0033]关闭井口控制头下旋塞阀;打开投球器上的旋塞阀,向投球器内投入钢球,钢球落至控制头下旋塞阀上;关闭Y形投球器旋塞阀,打开控制头下旋塞阀,钢球落入井内E阀座芯上。
[003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其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5]示例1
[0036]某井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球方法包括:在井口控制头与管线之间加装投球器,其中,投球器为三通结构并包括主管道、以及从主管道斜向上分出的分支管道,主管道的下端与井口控制头连接,上端与井口管线连接,分支通道上设置有关断阀;关闭井口控制头的下旋塞阀;打开投球器分支管道上的关断阀,从分支管道的上端投入钢球,钢球落至井口控制头的下旋塞阀上;关闭投球器分支管道上的关断阀,打开井口控制头的下旋塞阀,钢球落入井下替液阀的座芯上,关闭井下替液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和分支管道都为直管,所述关断阀为旋塞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和分支管道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测试作业中的投球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军张文斌周朗蒲军宏阳星潘登张明友黄船陆峰陈华良蔡佳成林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