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海绵钛还原生产汽化加料的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092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0
用于海绵钛还原生产汽化加料的补偿装置,包括钛封板、钛管、法兰和蛇形管,四者之间组成一个封闭系统,蛇形管的进料管、出料管穿过法兰,蛇形管与钛管之间采用耐热不锈钢浇铸形成浇铸体;在所述钛管底部连接有管筒,在其上部中心位置开有通孔;在所述管筒底部设有圆环板,其上开有一孔;孔内设有能上下移动的补偿管;在所述补偿管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有一个防脱圆环,防脱圆环的外径大于圆环板孔的直径;所述补偿管的底端与反应器内的筛板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因反应器长度的伸长,现有技术无法使海绵钛钛坨底部中心位置成孔的技术问题;缩短海绵钛钛坨蒸馏生产周期,节约生产电耗;提高海绵钛产品合格率和产品质量。海绵钛产品合格率和产品质量。海绵钛产品合格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海绵钛还原生产汽化加料的补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钛的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海绵钛还原生产的钛坨中心强制散热及汽化加料的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海绵钛均采用镁还原四氯化钛方法,在还原蒸馏工序中,炉型多数采用倒“U”型联合法生产,其特点是单炉产量大,优级品率高,能耗低的优势。为降低生产成本,各国都将设备大型化作为技术发展方向。但是,随着炉型的增大,还原期间反应器中心部位散热不及时,即中心部位温度偏高,造成中心部位产品烧结、夹心MgCl2偏多、硬块量增加、产品结构致密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增加了海绵钛的生产成本。由于受工艺条件和设备材料的限制,还原散热能力不充分,海绵钛还原期间所加的料速不大,蒸馏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整个生产周期,增加了能耗。为此,一些厂家采用了炉壳强制通风散热,只能带走反应器表面热量,但不能解决钛坨中心散热的问题。本申请人2019年开发了用于海绵钛还原生产的钛坨中心强制散热及汽化加料装置(CN110760699A),该装置能强制散热,带走还原中心反应余热,增加加料速度,能使钛坨中心成孔,增加钛坨表面积,改善海绵钛结构和节约生产电耗等优点。但是,海绵钛生产的主要装备反应器长期在高温1000℃下和承受30吨质量的工况下蒸馏生产,反应器随着生产时间和生产炉次的增加,反应器的长度被拉长,该装置的长度改变不明显,该装置底部与筛板的距离在1m左右,导致海绵钛钛坨底部1m左右不能中心成孔,该装置的使用效果随着反应器长度拉长而降低,使海绵钛钛坨蒸馏时间延长、蒸馏除去氯化镁杂质效果降低和电耗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海绵钛生产还原过程反应器的长度被拉长,现有装置的长度改变不明显,海绵钛钛坨底部1m左右不能中心成孔,即现有装置的使用效果随着反应器长度拉长而降低,导致海绵钛钛坨蒸馏时间延长、蒸馏除去氯化镁杂质效果降低和电耗增加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海绵钛还原生产汽化加料的补偿装置,包括钛封板1、钛管2、法兰3和蛇形管4,四者之间组成一个封闭系统,蛇形管4的进料管、出料管穿过法兰3,蛇形管4与钛管2之间采用耐热不锈钢浇铸形成浇铸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钛管2底部连接有管筒5,在其上部中心位置开有通孔6;在所述管筒5底部设有圆环板7,其上开有一孔;孔内设有能上下移动的补偿管8;在所述补偿管8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有一个防脱圆环9,防脱圆环9的外径大于圆环板7孔的直径;所述补偿管8的底端与反应器内的筛板接触。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因反应器长度的伸长,现有技术无法使海绵钛钛坨底部中心位置成孔的技术问题。
[0006]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缩短海绵钛钛坨蒸馏生产周期,节约生产电耗。
[0007]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海绵钛产品合格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09]图中:1-钛封板、2-钛管、3-法兰、4-蛇形管、5-管筒、6-通孔、7-圆环板、8-补偿管、9-防脱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如图1所示,用于海绵钛还原生产汽化加料的补偿装置,包括钛封板1、钛管2、法兰3和蛇形管4,四者之间组成一个封闭系统,蛇形管4的进料管、出料管穿过法兰3,蛇形管4与钛管2之间采用耐热不锈钢浇铸形成浇铸体;在所述钛管2底部连接有管筒5,在其上部中心位置开有通孔6;通孔6的作用是还原结束后,把该装置吊出反应器时防止镁被带出反应器造成安全事故;在管筒5底部设有圆环板7,其上开有一孔;孔内设有能上下移动的补偿管8;所述补偿管8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有一个防脱圆环9,防脱圆环9的外径大于圆环板7孔的直径,其作用是防止补偿管8掉落;所述补偿管8的底端与反应器内的筛板接触。
[001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海绵钛生产还原过程反应器的长度被拉长,海绵钛钛坨底部1m左右中心位置不能成孔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缩短海绵钛蒸馏时间和降低电耗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海绵钛还原生产汽化加料的补偿装置,包括钛封板(1)、钛管(2)、法兰(3)和蛇形管(4),四者之间组成一个封闭系统,蛇形管(4)的进料管、出料管穿过法兰(3),蛇形管(4)与钛管(2)之间采用耐热不锈钢浇铸形成浇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管(2)底部连接有管筒(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张履国李金泽梁强王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