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86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为应用于液晶面板其电源线端部的复排型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其中设有多排插孔组,并于外侧设有卡扣凸块;及一第二连接器,其端部凸设有一插头组,可与第一连接器的插孔组对应插接,并于外侧设有卡扣钩片,由此组成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复排型电连接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特别指一种应用于液晶面板其电源线端部,方便作电性连接的复排型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公知液晶屏幕面板通常在背后设有多数电源线及信号线,可提供与液晶显示器当中的其它电气设备连接,为达成组装、连接的方便性及稳固性,通常于电源线及信号线端设有线端电连接器,可供与相匹配的另一线端电连接器快速插接。公知的液晶屏幕面板线端电连接器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通常采用绝缘材制造外观呈矩形状的一母连接器10以及一公连接器20组成;该母连接器10设有一贯穿前、后端的插槽组,该插槽组由一正极插孔101及一负极插孔102组成,以提供母接线端子及电线30分别植设,并于各插孔内壁设有一凹阶部103供公连接器20嵌扣;该公连接器20于端部凸设有一插头组,该插头组由一正极插头201及一负极插头202组成,且各插头分别设有一贯穿前、后端的端子孔203,可供公接线端子及电线40分别植设,以及外壁一卡嵌凸块204,由此可方便该电线30、40相互电性连接。但上揭公知的屏幕面板线端电连接器结构,仅能提供一组正、负极电线30、40连接,如果有数组电线需连接时(例如多组电源线及信号线等),必须分别使用数个公、母连接器20、10组装于电线端,不仅影响组装速度及简便性,且不利于该电连接器的制造及使用成本降低。另外,该母连接器10及公连接器20是使用凹阶部103及卡嵌凸块204作扣合,为免卡嵌凸块204阻碍公连接器20顺利插接,必须实施呈微凸且具有斜面的结构,相对的使扣接稳固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其以改进的多排插孔组结构,以及更臻稳定的扣接结构,以供液晶面板其多数电线方便连接,并达成稳固连接功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连接器,设有多排贯穿前、后端的插孔组,各插孔组分别由一正极插孔与一负极插孔组成,且第一连接器至少一外侧壁设有一卡扣凸块;及一第二连接器,其端部凸设有一插头组构成插接端与第一连接器的插孔组对应插接,所述插头组分别由一正极插头与一负极插头组成,各正、负极插头分别设有贯穿前、后端的植孔,且所述第二连接器至少一外侧壁设有可按压的卡扣钩片与第一连接器的卡扣凸块相匹配。如上所述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二外侧壁分别设有一卡扣凸块;该第二连接器二外侧壁分别设有一可按压的卡扣钩片。如上所述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其中,该卡扣钩片包括于前端设有一钩部,其中段设有连结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外壁结合,其后端形成一可按压该钩部脱离或扣合的按压部。如上所述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其中,该正极插孔及负极插孔是在插孔组中设有一隔墙所构成;该正极插头及负极插头之间设有一可与上述隔墙相匹配的沟槽。如上所述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的正极插孔及负极插孔内壁设有一凹阶部,该第二连接器各插头组对应凹阶部处设有一卡嵌凸块。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本技术的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由一第一连接器及一第二连接器所组成,其中第一连接器设有多排贯穿前、后端的插孔组,各插孔组分别由一正极插孔与一负极插孔组成,并于第一连接器外例壁设有一卡扣凸块;第二连接器于端部凸设有一插头组,该插头组分别由一正极插头与一负极插头组成,可与第一连接器的插孔组对应插接,并于第二连接器外侧壁设有可按压的卡扣钩片,由此组成具有可按压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可供第二连接器任意与第一连接器插接,并由可按压的卡扣钩片结构达成固连接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线端电连接器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2为公知线端电连接器的分解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分解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连接器 11、插孔组111、正极插孔 112、负极插孔113、隔墙 12、卡扣凸块121、斜面 114、凹阶部 2、第二连接器 21、插头组211、正极插头 212、负极插头213、沟槽 214、植孔22、卡扣钩片 221、钩部222、连结部223、按压部23、卡嵌凸块具体实施方式兹依附图及实施例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的作用、目的详细说明如下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为一种专用于液晶面板其电源线端部作快速插接的复排型电连接器,包括可相互插接的一第一连接器1及一第二连接器2所组成,其中第一连接器1,如图3至图5所示,其以绝缘材料一体构成为矩形,其中设有多排贯穿前、后端的插孔组11,各插孔组11分别由一正极插孔111与一负极插孔112所组成,可提供接线端子及电线分别植设,该正极插孔111及负极插孔112是于插孔组11中设有一隔墙113所构成;其中,第一连接器1一侧或二侧外侧壁设有一卡扣凸块12,该卡扣凸块12可设于第一连接器1插接端的外侧壁处,且设有一斜面121朝向插接端,以方便下述卡扣钩片扣合;第二连接器2,如图3至图5所示,是以绝缘材料一体构成,于其端部凸设有多排插头组21构成插接端,可与第一连接器的插孔组对应插接,该插头组21分别由一正极插头211与一负极插头212并排组成,于正、负极插头211、212之间设有一沟槽213可与上述隔墙113相匹配,且各正、负极插头211、212设有贯穿前、后端的植孔214,提供接线端子及电线分别植设;其中,第二连接器2可于一侧或二侧壁处设有可按压的卡扣钩片22与上述该卡扣凸块12相匹配扣合,该卡扣钩片22于前端(插头组21该端)设有一钩部221,于中段设有连结部222与第二连接器2外壁结合,由此于后端形成一按压部223可按压钩部221脱离或扣合该卡扣凸块12;由上述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结构,即组成本技术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可分别提供液晶面板及其它设备的多个电源线或信号线装设,由此达成液晶面板及其它设备间方便进行快速组装功能,不需因电源线或信号线为多个另增其它电连接器,并由此降低制造电连接器及使用电连接器的成本。特别是由本技术所述该卡扣凸块12及卡扣钩片22结构,而可达成第一连接器1及第二连接器2稳固相互扣接功能,预防任意松脱。另参阅图3及图6所示,本技术该第一连接器1的正、负极插孔111、112内壁亦可设有一凹阶部114,并于第二连接器2各插头组21对应凹阶部114处设有一卡嵌凸块23,若此,在第一及第二连接器1、2相互插接时,可使卡嵌凸块23与凹阶部114嵌扣,达成更臻稳固效果。虽然本技术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的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连接器,设有多排贯穿前、后端的插孔组,各插孔组分别由一正极插孔与一负极插孔组成,且第一连接器至少一外侧壁设有一卡扣凸块;及一第二连接器,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扣接结构的液晶面板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设有多排贯穿前、后端的插孔组,各插孔组分别由一正极插孔与一负极插孔组成,且第一连接器至少一外侧壁设有一卡扣凸块;及    一第二连接器,其端部凸设有一插头组构成插接端与第一连接器的插孔组对应插接,所述插头组分别由一正极插头与一负极插头组成,各正、负极插头分别设有贯穿前、后端的植孔,且所述第二连接器至少一外侧壁设有与第一连接器的卡扣凸块相匹配的可按压的卡扣钩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益
申请(专利权)人:灿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