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色反射聚酯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35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白色聚酯反射膜具有优异的抗顶白性能同时能提供高反射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反射膜为ABA三层结构,所述A层为反射膜表层,界面数为1;所述B层为反射膜芯层,界面数≥0.5/μm。作为解决反射膜抗顶白方法,是在表层添加合适无机或/和有机粒子,制备表层硬度适中的反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反射膜提高了现有反射膜抗顶白性能,非常适用于液晶显示行业。非常适用于液晶显示行业。非常适用于液晶显示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色反射聚酯薄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使用的反射膜,尤其是一种抗顶白反射膜和一种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

技术介绍

[0002]反射膜是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最重要的光学膜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发射至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提高光线利用率,降低光损耗,以达到提高背光模组亮度,减少耗电量的目的。根据光源的布置方式将背光模组区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需要应用到导光板,将反射膜反射的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反射膜与导光板距离非常近,若反射膜表层粒子太硬会刮伤导光板,使得点亮的背光模组出现点状、线状的亮点缺陷;若反射膜表层粒子太软,在导光板的重力作用下,以及组装过程中卡扣固定位置作用力过大,导致背光点亮后出现局部的白斑现象,即背光行业中知晓的“顶白缺陷”。
[0003]目前,市场上出现涂布型反射膜,记在反射膜表层涂布一层有机粒子,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顶白和刮伤缺陷,但在生产涂布型反射膜时会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不友好;及涂布过程中因粒子的沉降会引起膜面异常对后续背光模组组装造成不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涂布型反射膜,该反射膜经一步熔融挤出,拉伸,制备的反射膜具有优异的抗顶白、抗刮伤及高反射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目前市场反射膜顶白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膜和使用该反射膜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射膜具有优异的抗顶白、抗刮伤及高反射率性能,能够较好的应用于液晶显示用的背光模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膜,所述反射包括ABA三层结构,满足下述:
[0007]I.所述A层为反射膜表层,界面数为1;所述B层为反射膜芯层,界面数≥0.5/μm;
[0008]II.所述反射膜,为白色聚酯反射膜且反射膜芯层含有泡孔,泡孔是由不相容树脂经一步拉伸或两步拉伸形成,所述反射膜反射率≥95.5%;
[0009]III.所述反射膜经测试抗顶白性能≥25N;
[0010]IV.所述反射膜总厚度85-350μm,其中A层总厚度占反射膜总厚度10%;B层厚度占反射膜总厚度的90%;
[0011]V.所述反射膜表层光泽度为20-40G,粗糙度Ra为0.28-0.45μm,表面最大凸起高度≤15μ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包括ABA三层结构,所述反射膜A层含有PET聚酯切片、抗静电剂、增韧剂、无机粒子a、有机粒子a;所述B层含有PET聚酯切片增韧剂、无机粒子b、不相容树脂、分散剂、成核剂。
[0013]进一步的,反射膜A层和B层使用PET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介于0.65-0.68dL/g都可。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抗顶白性能由A层粒子决定,通过表层无机粒子a和有机粒子a相混合,制备软硬适中的粒子。若无机粒子a含量太多,表层粒子太硬,在背光模组组装过程会刮伤导光板;若有机粒子a太多,,表层粒子太软,在导光板的重力作用下,以及组装过程中卡扣固定位置作用力过大,导致背光点亮后出现局部的白斑现象,即顶白缺陷。
[0015]进一步的,所述A层无机粒子选自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硫酸钡、高岭土、碳酸钙、二氧化钛等的一种或则两种及以上混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A层无机粒子a优选自二氧化硅,形貌为不规则类球体,平均粒径为1.5μm。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A层有机粒子a选自的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有机硅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有机颗粒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混合。
[0018]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A层的有机粒子优选有机硅树脂,形状不规则,平均粒径为5μm。
[0019]进一步的,所述A层的无机粒子a和有机粒子a总含量含量为3%,上述百分比为占A层总重量的质量分数。
[0020]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A和B层增韧剂选自MAH(马来酸酐)接枝SEBS(聚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接枝率≥0.5%。
[0021]进一步的,所述A层PET聚酯切片含量为95.5%、抗静电剂含量为0.5%、增韧剂含量为1.0%,上述百分比为占A层总重量的质量分数。
[0022]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A层抗静电剂选自阴离子型抗静电剂,优选磺酸对苯二甲酸乙二胺。
[0023]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B层,PET聚酯切片含量为78.0%、增韧剂含量为1.0%、无机粒子b含量为15%、不相容树脂含量5%、分散剂含量0.5%、成核剂含量0.5%,上述百分比为占B层重量的质量分数。
[0024]进一步的,所述B层不相容树脂选自聚甲基戊烯、聚丙烯、聚乙烯、聚丁烯、环烯烃共聚物、聚苯乙烯或聚甲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0025]进一步的,反射膜反射率依赖于B层不相容树脂经拉伸在反射膜形成泡孔的形态,泡孔越均一,直径介于1-3μm,界面层数越多,反射率越高。
[0026]进一步的,反射膜B层泡孔直径取决于纵向和横向拉伸比。
[0027]进一步的,反射膜纵向和横向拉伸比都为3.6。
[0028]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B层无机粒子b优选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平均粒径为300nm。
[0029]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B层使用的分散剂目的分散无机粒子b和不相容树脂,分散剂选自脂肪族二醇类的聚合物,优选聚乙二醇。
[0030]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B层使用的成核剂目的改善反射膜结晶度性能,提高反射膜热收缩性能,成核剂优选苯甲酸钠。
[0031]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射膜适用于背光模组的反射膜,特别适用于侧入式侧入式背光模组。
[0032]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A层PET聚酯切片含量为95.5%、抗静电剂含量为0.5%、增韧剂含量为1.0%,无机粒子a含量为1-2%,有机粒子b为1-2%,上述百分比为占A层总重量的质量分数;所述反射膜B层,PET聚酯切片含量为78.0%、增韧剂含量为1.0%、无机粒子b含量为15%、不相容树脂含量5%、分散剂含量0.5%、成核剂含量0.5%,上述百分比为占B层重量的质量分数,反射膜总厚度为188μm。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5。
[0033]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A层PET聚酯切片含量为95.5%、抗静电剂含量为0.5%、增韧剂含量为1.0%,无机粒子a含量为1.8%,有机粒子b为1.2%,上述百分比为占A层总重量的质量分数;所述反射膜B层,PET聚酯切片含量为78.0%、增韧剂含量为1.0%、无机粒子b含量为15%、不相容树脂含量5%、分散剂含量0.5%、成核剂含量0.5%,上述百分比为占B层重量的质量分数,反射膜总厚度为188μm。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5。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射膜,具有优异的抗顶白、抗刮伤性能,非常适合于图像显示用的背光装置。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色聚酯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包括ABA三层结构,满足下述:I.所述A层为反射膜表层,界面数为1;所述B层为反射膜芯层,界面数≥0.5/μm;II.所述反射膜,为白色聚酯反射膜且反射膜芯层含有泡孔,泡孔是由不相容树脂经一步拉伸或两步拉伸形成,所述反射膜反射率≥95.5%;III.所述反射膜经测试抗顶白性能≥25N;IV.所述反射膜总厚度85-350μm,其中A层总厚度占反射膜总厚度10%;B层厚度占反射膜总厚度的90%;V.所述反射膜表层光泽度为20-40G,粗糙度Ra为0.28-0.45μm,表面最大凸起高度≤15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A层含有PET聚酯切片、抗静电剂、增韧剂、无机粒子a、有机粒子a;所述B层含有PET聚酯切片增韧剂、无机粒子b、不相容树脂、分散剂、成核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反射膜,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亚东杨承翰汪绪徐瑞玉朱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