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为平专利>正文

开放式合成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117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开放式合成氨系统,涉及化学工业领域中的合成氨工业技术。该系统在合成塔内的氢氮气合成氨出塔后,经过冷却分离液氨的剩余气体,凡是需要继续合成的,把它送入其他的合成塔继续合成。采用不建立回路的方式,把多个合成塔由大到小一级接一级串起来,同一级也可由多个合成塔并联,组成生产体系。第一级只进含少量惰气的新鲜氢、氮原料气,后级只进前级出塔冷却分离氨后的剩余气体。当惰气积累到相当于循环法时,绝大多数气体已在低惰气下合成,最后一级把惰气浓缩了的气体作为尾气全部排出,这就充分利用了新鲜气惰气少不含氨之利,大大提高了出氨量,和循环法相比,可增产30%至40%以上,同时节省电能,原料得到更充分地利用。分地利用。分地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放式合成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工业领域中的合成氨工业技术,具体涉及开放式合成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自从1912年哈伯专利技术合成氨以来,使用的就是循环法。因为据哈伯发现,氨的合成率非常低,于是“只有”用循环法,含少量甲烷和氩、氦等惰气的氢、氮原料气压缩送入合成塔后,通过催化剂经过反应,一部分合成了氨,放出塔冷却分离氨后,仍然存在大量氢和氮等有效成分不能丢弃,于是补入新鲜原料气,再一次送回原合成塔合成。如图1所示,原料中混入的少量惰气白白占据了空间,又白白通过催化剂并不发生合成氨作用。这将降低合成塔合成效率,所以惰气越低越好。可是尽管新鲜原料气中惰气含量不是很高,循环法却使得惰气积累了起来,在合成系统里反复循环。从合成塔出来冷却分离氨后的气体混合补入的新鲜气后,新鲜气也不新鲜了,使得合成塔内惰气越来越多,对合成的妨害也越来越大。为了使惰气不至太高,必须将合成塔出塔分离后的气体,放掉一部分,称为尾气。产量低时,只有点天灯烧掉,能够作为燃料就不错了。这不但造成原料损失,而且合成塔工作时惰气含量仍然很高,使得合成率低下。收集利用尾气,需要处理的气量也较大,代价高。直到现在一个世纪过去,虽有改进,基本上还是使用这一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开放式合成氨系统,在合成塔内的氢氮气合成氨出塔后,经过冷却分离液氨的剩余气体,凡是需要继续合成的,把它送入其他的合成塔继续合成。
[0004]优选地,在上述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中,由多个合成塔串连起来组建成多级系统,所述多级系统就是两级合成塔和两级以上,最前面没有其他合成塔剩余气体输入的合成塔为第一级,相邻各级分别称之为前级和后级,一个多级系统至少两级。
[0005]优选地,在上述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中,进合成塔合成的气体是任何以氢氮为主的气体,其中进入第一级合成塔的气体主要为甲烷、氩气、氦气等惰性气体尚未浓集的新鲜原料气,进入其他各级合成塔的气体主要来自于别的合成塔的剩余气体。
[0006]优选地,在上述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中,剩余气体的传输路径为前级至后级,除了只有两级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没有剩余气体输入的第一级,在和第二级大小悬殊时,以及没有后级的最后一级,允许输入自己的剩余气体建立回路生产。
[0007]优选地,在上述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中,同一级可以由至少两个合成塔并联组成,该级的合成塔的产能为各并联合成塔的产能总和。
[0008]优选地,在上述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中,从第一级到最后一级,随着氢氮气的合成和冷却分离液氨出来,各级合成塔的产能依次逐渐缩小,进出的气体体积越来越小,惰气积累量逐渐增加,后级比前级多,直到绝大部分氢氮气已经合成作为液氨分离出来,在剩余气体的惰气量使得不足以继续生产合成氨时,将该剩余气体一次性地全部作为尾气排出,最后一级建立回路进行循环的合成塔,其产能不受此限制。
[0009]优选地,在上述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中,同一级的工作压力必须相同,不同级不受约束,各级压力相同或者不相同,需要再压缩或者不再压缩。
[0010]优选地,在上述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中,各级合成塔的剩余气体都不再压缩,就成为免压缩全封闭压力递降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新鲜气加压进入系统后,依次进入各级合成塔,经过合成、冷却、分离,再合成、再冷却、再分离、再合成、
……
直到最后一级排出系统。
[0011]优选地,在上述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中,所述开放式合成氨系统为从第一级到最后一级,各级合成塔从低压到高压的压力递增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或各级合成塔的压力先递增再递降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组建的装置,同量设备可以提高产量30%多到40%多,同时节省电能,原料得到更充分地利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
技术介绍
中循环法合成氨设备的主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开放式合成氨系统的主视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2为实施例一
·
二的一种开放式合成氨系统的主视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实施例二的一种开放式合成氨系统的主视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实施例三的一种开放式合成氨系统的主视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实施例四的一种开放式合成氨系统的主视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实施例五的一种开放式合成氨系统的主视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技术介绍
中的现有的循环法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关键就在于循环法。要避免该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循环或者少循环。
[0021]只要进入合成塔内的全都是新鲜原料气,惰性气体就不会很高,合成氨的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要把新鲜气含惰气少当作资源来珍惜、来使用。
[0022]那么从该合成塔出来的冷却分离氨后的剩余气体(简称剩余气体,下同)怎么办?它们含氢、氮等还是很多,惰气浓度增加了,还不算很高,不能丢弃。或者说新鲜气含惰气少的资源,尚未充分利用,还很宝贵。办法就是把它们全部送进另外的合成塔来合成,相比之下,前面的合成塔且称之为第一级。而它称之为第二级。
[0023]从第二级合成塔出来冷却分离氨后的剩余气体还是很多,惰气浓度又增加了一些,但新鲜气含惰气少的资源仍未充分利用。把它们送入第三级的合成塔生产。
……
,就这么一级连着一级,连成一串。
[0024]由于各级剩余气体越来越少,所以各级需要的合成塔也越来越小。而惰气越来越多地积累起来了。但和循环法比,各级惰气还是低得多或低一些。新鲜气含惰气少的资源尚在继续使用,合成氨的效率仍然比循环法高。
[0025]等到惰气上升到百分之十几,和循环法一样时,百分之九十几的原料气已经合成。进入该级合成塔的只是全部气体的百分之几,只是这时,效率才和循环法差不多。
[0026]这就是开放式。所以总体上说,氨是在惰气很低下合成的,合成塔效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他设备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如,因为合成率高,出塔气体体积大为缩小,氨
冷却时的非氨气体就大为减小,处理的无用功也就大为减小。如要压缩,压缩量也大为减小。总的来说,产量增加,消耗减小。
[0027]还可以再加一到两级。虽然惰气含量比循环法高了,但这是额外收入,是原料气的惰气含量低资源已被充分利用后的再利用。
[0028]直到不再合成,一次性地把最后一级的剩余气体全部另行处理。称之为开放式合成氨的尾气。
[0029]由于合成率提高,温度提高,气体体积缩小大,还可以提高空速,也需要提高空速以降低出塔温度,进一步提高氨合成量。一般空速可以比循环法提高四分之一或更多。
[0030]由于合成,每通过一级,体积就缩小,所以合成塔从前到后一级比一级小。
[0031]除此以外,新鲜的原料气不含氨,使得第一级合成效率有所提高。也要把它作为资源来利用。剩余气体随着越往下级越来越缩小,所含的氨早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开放式合成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合成塔内的氢氮气合成氨出塔后,经过冷却分离液氨的剩余气体,凡是需要继续合成的,把它送入其他的合成塔继续合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合成塔串连起来组建成多级系统,所述多级系统就是两级合成塔和两级以上,最前面没有其他合成塔剩余气体输入的合成塔为第一级,相邻各级分别称之为前级和后级,一个多级系统至少两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其特征在于,进合成塔合成的气体是任何以氢氮为主的气体,其中进入第一级合成塔的气体主要为甲烷、氩气、氦气等惰性气体尚未浓集的新鲜原料气,进入其他各级合成塔的气体主要来自于别的合成塔的剩余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其特征在于,剩余气体的传输路径为前级至后级,除了只有两级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没有剩余气体输入的第一级,在和第二级大小悬殊时,以及没有后级的最后一级,允许输入自己的剩余气体建立回路生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放式合成氨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级可以由至少两个合成塔并联组成,该级的合成塔的产能为各并联合成塔的产能总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为平
申请(专利权)人:曹为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