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小钗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320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混凝土通过下料斗进入钢模,钢模内设置有闸板,当闸板上混凝土达到预定高度时,剪断闸板使其和/或落于其上部的混凝土沿钢模空腔下落,当混凝土落到地下连续墙底部时,由于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冲击力使地下连续墙底部的浮泥上泛。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通过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阻挡,达到一定高度后,下落至连续墙底部,通过混凝土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冲击力使地下连续墙底部的浮泥上泛,有效的防止浮泥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缓解了混凝土下落过程中离析的问题。过程中离析的问题。过程中离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墙体施工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连续墙是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由于地下连续墙依靠泥浆护壁形成浇筑孔,地下连续墙清槽和混凝土浇筑存在一段时间间隔,在此期间浇筑孔两侧的泥土可能会下落,在地下连续墙底部形成浮泥,浮泥对地下连续墙的承载强度影响较大,另外,由于地下连续墙深度较深,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混凝土下落过程中容易出现离析。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解决地下连续墙的浮泥问题,以及混凝土离析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解决地下连续墙浇筑过程中,墙体底部形成浮泥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混凝土通过下料斗进入钢模,钢模内设置有闸板,当闸板上混凝土达到预定高度时,剪断闸板使其和/或落于其上部的混凝土沿钢模空腔下落,当混凝土落到地下连续墙底部时,由于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冲击力使地下连续墙底部的浮泥上泛。
[0005]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通过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阻挡,达到一定高度后,下落至连续墙底部,通过混凝土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冲击力使地下连续墙底部的浮泥上泛,有效的防止浮泥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缓解了混凝土下落过程中离析的问题。
[0006]进一步地,地面标高处设置有钢限位板,钢限位板中部设置有贯穿钢模的开口;闸板设置于距离钢限位板200mm-300mm处对应的钢模内。
[0007]钢限位板厚度为10mm-12mm,钢限位板中部开口为长方形,开口长度为4.005m-5.005m,空腔宽度为255mm-305mm,钢限位板一方面对钢模上拔时有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混凝土从钢模上口的外部溅落到水中。
[0008]进一步地,闸板为一整体板状结构,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穿设孔,经钢丝穿设于穿设孔中,向两侧延伸出钢模内腔、并通过设置于地面上的钢管固定。采用此方案,承载力由穿过穿设孔的钢丝承担,当上部混凝土到达设定高度,剪断钢丝,整体板和其上的混凝土一起掉落,使浮泥上泛,然后进行连续浇筑。
[0009]进一步地,闸板包括第一闸板及第二闸板;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第一端分别与钢模内腔铰接,另一端相对可开合布置,且沿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长度方向上均设置有穿设孔,钢丝穿设于穿设孔中,并向两侧延伸出钢模内腔、并通过设置于地面上的钢管固定。采用此方案,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第一端均与钢模内腔铰接,两者第二端相对闭合,且通过穿
设的钢丝连接承载,当上部混凝土到达设定高度,剪断钢丝,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第二端失去承载,在混凝土重力作用下打开,混凝土下落,使浮泥上泛,然后进行连续浇筑。
[0010]进一步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另一端顶部粘结有海绵条。避免闸板上面的混凝土漏浆。
[0011]进一步地,钢模包括相互连接形成空腔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封闭板及第二封闭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其两个内表面距离为4m-5m,第一封闭板及第二封闭板相对设置,其两个内表面距离为250mm-300mm;第一封闭板及第二封闭板顶端中部均设置有通过吊车将钢模上提的吊点。
[0012]进一步地,第一封闭板及第二封闭板均由多块小钢模拼接而成,待钢模上提0.8m-1.2m时拆除第一封闭板及第二封闭板的最上端小钢模;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采用整体钢板或采用多个小钢模拼接而成。
[0013]进一步地,第一封闭板及第二封闭板外壁上均设置有加强钢板,钢限位板留设加强钢板穿过的槽口。
[0014]进一步地,下料斗为漏斗状。
[0015]进一步地,钢模埋入混凝土深度1.5m-2.5m,混凝土应当连续浇筑。
[0016]试验中发现钢模埋深不足1.5米,则在混凝土流出时,外流的势头很强,恐怕把上面的浮沫层卷到混凝土里面去。另外,若埋藏过深,当埋深超过2.5米,则流出的阻力变大,混凝土不能通畅地流出来。当混凝土面上升到水面附近时,与混凝土投入口间的落差变小,则混凝土也不容易从钢模中流出来。因此钢模内混凝土的深度处于1.5m-2.5m时,有助于底部浮泥的泛起。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若混凝土连续浇筑中断,混凝土往往就难于再度流出,或引起堵管,以致不能浇筑下去。混凝土中粗骨料最大尺寸为10mm-15mm,以免钢模在下料时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步骤的示意图;
[0019]图2附图示出了钢限位板和钢模的俯视图;
[0020]图3附图为钢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附图示出了一种整体闸板的实施例;
[0022]图5附图示出了闸板分体的实施例;
[0023]图6附图为图5中的闸板、钢丝及钢管的俯视方向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7附图示出了钢丝缠绕固定的示意图;
[0025]图中:100-下料斗,200-钢模,201-第一侧板,202-第二侧板,203-第一封闭板,204-第二封闭板,300-闸板,301-第一闸板,302-第二闸板,303-钢丝,400-钢限位板,401-开口,500-钢管,600-海绵条,700-加强钢板,H-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H)通过下料斗(100)进入钢模(200),所述钢模(200)内设置有闸板(300),当所述闸板(300)上混凝土达到预定高度时,剪断所述闸板(300)使其和/或落于其上部的混凝土(H)沿所述钢模(200)空腔下落,当所述混凝土(H)落到地下连续墙底部时,由于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冲击力使地下连续墙底部的浮泥上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标高处设置有钢限位板(400),所述钢限位板(400)中部设置有贯穿所述钢模(200)的开口(40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小钗
申请(专利权)人:叶小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